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2节(1 / 2)

黑袍的眉头一皱:“那这恶来一系,是中衍的子孙,还是那费昌的子孙呢?”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恶来一系是中衍的子孙,赢姓部落有养马的传统,子孙多在夷狄地区,这点从他们几代能拿诸侯的祖先都是给王者当御手,就可以看出来,那基本上是天下马术最好的人材有这个资格。这也说明了赢部落一直是在草原地区发展,在这次商鬼大战的时候,中衍的后人,赢部落的首领也率部参战,不过,他们大部分人马是在西陲陇右一带去防御鬼方的偏师和羌人,只有族长带着数十辆战车和几百战士来驰援了武丁,霍州峡谷一战中,他们也立有战功,而且通过俘虏和缴获,学到了鬼方一族先进的战车与骑兵技术,带着这些技术,他们回到部落之后,战车和马术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了关中地区比较强大的一个诸侯国。”

黑袍微微一笑:“既然这赢部落一直忠于商朝,而且军事实力强大,为何商朝却是对周部落更好,更加重用,而不是这个赢部落成为西方大国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因为赢部落本身还是游牧部落,跟羌人杂居混住,这点在商朝看来,就是不太可靠的,对赢部落,他们看成是类似九夷之师的这种外夷,可以召来打仗,但是不可以作为稳定一方的基石。”

“至于周部落,他们虽然之前也是混居在夷狄之中,但当周部落迁到了周原之后,重新捡回了农耕这套祖传手艺,于是迅速地可以立足,站稳脚跟,农耕能带来的稳定的粮食产量,更是可以让人口迅速地增加,而赢部落跟其他的游牧部落一样,因为四处游牧导致粮食产出极不稳定,一旦没有了水源草场,或者是遭遇了天灾,牛羊大批地死亡,那部落就会非常地虚弱,只能再次迁移,这让商朝甚至很多时候无法找到赢部落,只有每隔数年的朝贡大会上,赢部落派来使者,才能讲明现在部落的所在,可往往商朝再派使者过去时,这赢部落又再次迁移,不在原地了,而周部落却是守着周原,后来又到了岐山筑城,几百年不变,从这点上来说,在商王的心中,周部落肯定是比赢部落更加稳定,可靠的。”

斗蓬忽然说道:“是不是还有一点,那就是周部落对商朝派的主要任务,也就是抓捕羌人和鬼方族人,来作为人牲献祭,在这点上更加卖力呢?”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是的,斗蓬尊者说到实质了,商朝最终支持谁,重用谁,仍然是看这一点,防御边境只是第二重要的,因为这些诸侯国就算打不过夷狄,商朝也可以出动王师去作战,连强大的鬼方都给打败了,打些羌人,狄人更是不在话下,但这要消耗很大的国家资源,在那个年代,从中原出动上万大军,到陇右,漠南这些地方作战,成本是非常高的,劳师远征,又不象今天这样有粮仓,军库,辎重粮草要自己带着一路走,路上还要吃光沿途诸侯国的储存,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所以,一般来说,商朝还是希望这些诸侯国自己能打败四夷,不至于让商朝出动大军。”

“不过,即使是这些商朝的诸侯,比如周部落,赢部落这样的,战斗力也强过那些分散的羌狄部落,打起他们来,问题不大,只不过,象赢部落这样的,本身也是跟羌狄部落杂居在一起,关系错综复杂,未必愿意对羌人们下死手,反倒是周部落,因为给羌人,狄人欺负了上千年,有太多的血海深仇,在后面抱到了商朝这根大腿之后,总算有报仇的机会了。”

第5608章 周国立足缘捕牲

黑袍恍然大悟,说道:“这么说来,赢部落是把自己看成了夷狄,羌人的一员,只不过因为他们是正式的商朝诸侯,所以要效命于商朝,有的时候也要通过捕获一些敌对部落的羌人,作为贡赋交给商朝,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不忍心对同为游牧部落的羌人下死手的,可是周部落不一样,他们打心眼里就认为自己是农耕种族,与羌人,狄人不是一个种族,只不过因为当年在夏朝时遭遇了太康之乱,被迫逃到了羌人之中与之杂居,但上千年下来,他们一直被各路羌人,狄人欺负,甚至几乎要到了灭族的程度,因此,当他们回归商朝时,接到要捕获羌人的命令时,是非常兴奋的,视之为报仇。”

老祖点了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最主要的一点是,周部落是农耕文明,到了周原以后,有了立足之地,就可以养活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人口,而他们原来的部落人数,不过区区二三千人,这中间有着巨大的人口空间可以利用,于是,周部落也同样需要象以前羌人,狄人来攻击他们这样,反过来主动攻击别的非商朝诸侯的蛮夷部落,以获得人口。”

斗蓬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说来,周部落当年是利用了商朝的这个捕获人牲的政策,或者说借口,主动地挑起战争了?不过,他们原来不是打不过这些羌人狄人吗,怎么归顺了商朝后,就打得过了?”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以前打不过是因为他们只能靠本部落的力量啊,他们部落的实力在陇右河湟一带的数百个羌人部落里,只能算是中等,甚至是中等偏下,人口不过两三千,可战之兵撑死了数百人,这个实力是打不过大多数部落的,尤其是那些专事战争与掳掠的部落,周部落几次被打得灭族,就是因为在军事实力上,远不如一些羌族大部。”

黑袍冷笑道:“如果周部落是当年在石峁的那个镇守部落,按说不应该这么菜的啊,起码打打羌人的普通部落,也不至于打不过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就算周部落就是当年的石峁部落,也没什么强的,他们是引鬼方部落入侵罢了,并不是自己有本事攻破陶寺城,而且陶寺被灭后,那场鬼方军队遭遇的大洪水,同样冲垮了石峁部落的兵马,让其损失大半,后来在太康失国时,周部落站在太康仲康这一边,抵抗后羿的有穷氏部落,给打得大败亏输,几乎部落给灭族,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从并州一带逃跑到陇右,自蹿入戎狄之中的,从那个时候起,周部落的实力就谈不上强大了。”

“后稷作为周部落的老祖,其农耕方面有天赋,但在草原上,对于跟马,牛,羊这些牲畜打交道上,远非其所长,从一个农耕部落变成游牧部落,意味着一切要从头再学,跟着周部落逃到羌族之地的部落族人,很多在外部落的攻击中被掳走,也有不少是无法习惯或者说无法在草原上游牧生存,干脆主动去投奔了其他草原上的部落,这让周部落的实力再次大减,到了武丁的这个时期,周部落只能说是有个数千族人,平平无奇的西羌部族了。”

“可是投靠了商朝之后的周部落,却很快找到了靠山,商朝的王师远在中原,未必能出动,可是同属于商朝诸侯的其他在陇右一带的部落,比如赢部落这样的,却是有义务对于周部落的军事行动,加以援手,尤其是周部落受到攻击的时候,求援之时,这些诸侯是必需出动兵马救援的,当然,其他部落为了捕获人牲,发动对别的敌对羌人部落的战争时,周部落也会出兵相助,无论是自已出兵还是帮别人的忙,战后都能获得相应的战利品与俘虏。”

“如此一来,周部落就慢慢地增加了实力,打着打着,周原附近的敌对部落,那些不臣服于商朝的羌人部落,就给慢慢地驱逐和清除了,其部落族人,不是被斩杀,就是被当成了人牲,献给了商朝作为贡赋,剩下的人,则成为了周部落的子民,因为他们有着农耕的便利,可以养活远远多过游牧部落的人口,如此一来,百余年后,周部落就成为有着十余万人口,地方数百里的西方大诸侯了,也因为历来所完成的交纳人牲贡赋让商朝满意,其爵位也是一再地提升,到了纣王时期,周部落已经成了周国,而作为周国首领的文王姬昌,这时的正式爵位,已经成了候爵了。”

斗蓬叹了一口气:“这个候爵之位,不知道是以多少羌人的性命换来的,不过这么看来,周人跟羌人的关系,也算不得同族同种,只不过是在夏朝太康之乱后,沦落到羌人地区,一起生活或者说斗争了数百年而已。还一直是给各路羌人攻击,打得几乎要灭族,所以后来他们报复各路羌人时,恐怕也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没什么罪恶感吧。”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这个,也不完全是如此,周部落向商朝交纳俘虏的羌人时,开始也不知道是用于人祭,可能只是觉得这些俘虏会给当成普通的奴隶一样,从事劳作方面的工作,周部落自己抓到的奴隶,也是如此对待的,因为历代周部落首领,很少亲自去朝歌朝贡的,没有亲眼见识到这种人祭人殉的可怕与残忍。”

“周公后来所作的周礼,是基于仁义这个核心法则上的,仁义之道,不是周公一下子发明的东西,而是周部落上千年以来,经历了无数次部落之间的冲突,残杀,尤其是经历了商朝末年那可怕的人祭人殉之后,才制订出来的法则,其本质上是要尊重性命,因为在周部落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杀人以取悦上天,是正道诸神不能接受的,只有商朝这样的邪道神明才喜欢,从这点上看,周部落显然是一个正道的保护神,属于道仙一系。”

第5609章 神仙太多亦无用

斗蓬笑了起来,说道:“是啊,如果不是正道门派的守护神,又怎么可能灭我大商,逼得我们天道盟从此转入幕后呢。”

老祖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周部落的守护神是从神农一系延续下来的,是天地自然之神,也是正道的一位大神,靠了他的保佑,周部落才能多次在几乎灭族的边缘而保存下来,即使后来转了近千年的游牧部落,周部落仍然以这位大神作为主要的祭祀对象,而且周部落不象商朝这样,搞大规模的人祭人殉,以直接从守护神和祖先身上得到法术,用于人间,这是他们和商朝,和我们天道盟的主要区别。”

黑袍叹了口气:“大规模的杀人祭祀,有违人心,会搞得治下的百姓人人自危,即使是以战俘为主要的献祭对象,也会让敌人仇深似海,死战不降,如果打仗的目的只是得到死亡和尸体,那又有何益处呢?我现在倒是觉得,我们大商之所以会灭亡,不完全是因为周部落的背叛,而是我们这套完全以杀人祭祀,取得神力的方式,太过于凶残,不光是人间的商朝,就算是天上的诸神,邪天帝这样的大神,也会在诸多正道神明,甚至是邪道的其他分支的神明的联合围攻下,最后因为寡不敌众而失败。”

斗蓬的脸色一变,沉声道:“黑袍尊者,你的言行过界了,这些话要是给祖先们听到,恐怕你现在就会灰飞烟灭。”

黑袍冷冷地说道:“就算灰飞烟灭,难道这些事实就可以否认了吗?纣王倒是能用炮烙之刑让人灰飞烟灭,把人剁成肉泥让人说不出话来,难道这就挽回了大商的灭亡吗?实力不如你的人可以表面臣服恭顺,一旦有了机会就要你的命,比如这个周部落,相比之下,比干这样的忠臣肯发逆耳忠言,才是真正为了大商好的,当年大商拥有天下尚免不了人心尽失以后灭亡,现在天道盟只能被迫转入地下,又千年多来第一次暴露于世间,正是危急之时,再抱着老一套,只会是死路一条。”

老祖轻轻地叹了口气:“虽然这些话很难听,但黑袍尊者说的是正确的,人祭人殉,以获得上天神明与祖先们的法力回报,如果规模太大,次数太频繁,搞得天下人皆知,那就会天怒人怨,不仅是人间的百姓恐惧和反抗,就是天界的其他众神也会联手克制,大商的灭亡,就是最好的证明。”

斗蓬的脸色一变:“连老祖也是这样认为吗?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大规模的人祭人殉,诸神与祖先们的法力又如何能获得,那天道盟又有何存在的必要呢?”

老祖的眼中冷芒一闪:“斗蓬尊者啊,你可能有一件事没想明白,那就是这诸神也好,祖先也罢,他们可是跟人类一样,生生不息,源源不绝,死了的王和贵族,都能成为新的祖先,为了供养这些越来越多的祖先,神明,就得在人间杀越来越多的人,而那些新登的祖先和小神们,其实又没多少法力,未必能帮得上人间子孙的忙,或者说只能处理一些小事而已,那这些无用之神,留之何用呢?”

斗蓬以前没有听过或者说想过这样的事,乍闻之下,有些意外,瞪大了眼睛,喃喃道:“老祖你的意思,是这些神明和祖先,不需要这么多,应该象人的寿终正寝一样,让他们自然消散?”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邪道诸神,其实也跟草原部落一样,以力称雄,能者为上,强大的神明靠更多的祭品甚至是直接吞噬弱小神明而维持法力,得以永生,而小神小仙们,没那能力,要么为强神大神所吞,要么因为供奉不足,时间久了消散于天地之间,这跟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天道盟对于商朝的灭亡,需要吸取的一大教训,那就是不需要这么多的祖先与诸神,只需要保留最强大的几个就行了,维持他们的法力强大,神格永存,能一直保佑我们人间的子孙,就已足够。”

黑袍马上说道:“这点好像正道修仙的门派意识到了,自商以后,历朝历代的天子宗庙只立七庙,就是只认七代的祖先,其他的就不祭祀了,哪怕是用香火和陶甬之类的替代品,他们也不觉得有必要每代祖先都要祭祀,开国前三代的祖先和自己以上四代的祖父辈祭祀就可以了。”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就是正道门派的利害之处,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祖先太多的神,集中供奉几个重要的即可,而我们从商部落开始,就是每代先王乃至贵族的祖先都要祭祀,这就导致了天上的神明越来越多,受到的祭祀却是分的神明也越来越多,真正有能力,有本事帮到人间子孙的大神,反而分的不多,小神小仙们若是分不到祭品,反而会发怒降下各种灾异,这又逼得子孙们去再次奉献更多的祭品,来满足这些小神小仙的要求,他们满意了后最多能做到不扰乱子孙,却无法给他们过得更好的法力。”

斗蓬喃喃道:“这些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老祖您是从何知道的?在天道盟的纪录里,并没有说这些事啊。”

老祖冷笑道:“我可是半神,知道的事情自然要比你们多出不少,其实,不让我直接登仙成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天道盟成立后,因为不可能象商朝那样直接发动战争抓取俘虏,或者是指使周国这样抓羌人来献祭,能给上天诸神的资源少多了,少我一个,可以让上面的神明们多吃一点,多活更久。”

斗蓬一拍脑门:“原来是这样啊,这么说来,僧多粥少,神明祖先太多,才是商朝灭亡的原因啊,周国的背叛,反而是其次了。”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是的,跟着周国一起背叛的,可有八百诸侯,这些诸侯,部落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哦。”

第5610章 周国称雄起西陲

说到这里,老祖稍稍地缓了一下,继续开口道:“商朝建立后,邪派诸神的数量急剧增加,而随着一个个部落和方国的被消灭,正道诸仙和守护神们越来越少,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于是周部落,淮夷,巴方这些四方的强大诸侯,几乎都起了不臣之心,武丁之后的历代商王,又多是无能之辈,没了父祖辈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时的本事,却是贪图享乐,安逸舒适,连带着整个商朝贵族,都慢慢地堕落腐化,渐渐地失去了祖辈勇武进取之心,连从军战斗这个以前被视为光荣的事,都不愿意去做了。”

“商朝自己的地盘在中原一带,不向外扩张,而四方守边的,则是那些被他们封为诸侯的异族外人,比如周部落这样的,反正由他们来提供人牲祭品,如果一个诸侯部落打不过别的敌对蛮夷,就让周围的诸侯方国一起帮忙,如此一来,在没有出现大的外夷联盟,象上次鬼方入侵那样,由一个强大的蛮夷首领整合数十,甚至上百的蛮夷部落一起进攻商朝的属国,那一般边境是安宁的。”

“四夷平复其实看起来好,但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事,国无外患,就有内忧,商朝上层开始争权夺利,再次地为了王位互相争夺,而即位的诸王也是欲求无度,越来越贪婪残暴,整个商朝从大王到贵族再到平民,争相为了祭祀,而对人牲的需求越来越高,有了鬼方部落的那些归顺过来的守护神们所传授的驱鬼镇魂之法后,商朝就不再迁都,一直在朝歌这个地方,用人牲的数量和规模,也远远地高过前代祖先们,从伊尹开始,一直到傅说,几代贤相想要尽量避免的大规模人殉的劝谏,在那些上天祖先与鬼方系的神明的否定之下,被后续的商王否定了,他们把霍州峡谷之战的胜利,看成祖先保佑,更有大规模地人祭人殉,以取悦祖先的理由了。”

黑袍叹了口气:“商朝从开国到武丁,其实一直是想在大规模人祭和周礼儒家的仁义之间找个平衡,杀人太多,毕竟有干天和,同类相残,有违天道,这个道理,聪明人不会不明白,伊尹和傅说都是出身其他部族,很可能是正道修仙门派中人,入商为相,可能也有劝商王不要太过暴虐,涂炭生灵的意思,只可惜,武丁之后,再无商王相信此道,因为在他们看来,连强大的鬼方都打败了,这正是祖先神明之力,更是要好好地人祭以回报祖先,又怎么能缩小规模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