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4节(2 / 2)

黑袍猛地一拍大腿,说道:“我明白了,一定是那武乙,为了自己的权威,为了鼓舞士气,搞什么射天仪式,这射天仪式除了伤到了鬼方的天神外,也伤到了这个邪天帝,他在一怒之下,就对武乙下手了!”

第5623章 四伯镇边商朝衰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黑袍尊者算是猜对了一半,这另一半就是,其实不说征伐,只说田猎,本身就是为了瞒过邪天帝的,这点甚至超过了对于将士们千里之外远征的瞒骗。”

黑袍突然说道:“我明白了,这个邪天帝,已经是融合了一些鬼方部落的天神,不完全是商人首领王亥了,你刚才就说过,这是一个混合体的天神,不是某个个体的意志,这回鬼方来袭,商王要亲征去再打鬼方,恐怕,这让那些鬼王天神会忿怒,之前一直阻止,也是因为不想再让同族受伤害吧。”

斗蓬跟着说道:“是的,一定就是这个原因,这个邪天帝一直让商王在武丁时代之后,四处征战,但想来他征战的对象,多是召方,方戎这些出身北狄的部落,并非鬼方部族,而鬼方在武丁时期被重创之后,也是转而去了西方,关陇一带,去和那里的周部落,崇国,西羌联盟这样的羌人为敌,这恐怕是这个邪天帝的驱虎吞狼之计,让鬼方消灭羌人,从此在西方立足,最后跟邪天帝是一个融合体一样,也让商朝去招安和融合掉鬼主主部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可是武乙并不这样想,在他看来,鬼方才是最可怕的敌人,而羌人才是可以招安和利用的,所以他可以册封周太王古公檀父为西伯,却没有给那些鬼方部落首领相应的封号,也许,这也是商王身为人间的君王,对于邪天帝这个天神祖先的一种反抗,不想事事受制于祖先。”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因为商朝的守护神可不止邪天帝这一个,虽然他的实力最为强大,但象成汤这些先祖也仍然存在,而且,也许他们非常警惕邪天帝身上融合的那些鬼方异神,这也让他们能在其他的祭祀仪式中,给武乙各种警告,虽然后世之人把武乙兴兵好战,射天见血这些事视为残暴而昏庸的行为,把武乙看成暴君,甚至是导致商朝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但历史的真相,就如同武乙被雷劈一样,是埋没在史书之后的,二位尊者,只有你们修仙成神,和我一样有了无上的法力,可以做到看清前世真相后,才会有更清楚的历史认知。”

黑袍和斗蓬面色严肃,正色道:“谨遵老祖教诲。”

老祖说到这里,继续沉声道:“邪天帝本身守护的地方,并不包括关中并州,他是被武乙召唤出来的,这里武乙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他以箭射天,伤害鬼方天神,破除了他们的法力,伤害了他们的神格的同时,也是伤害到了邪天帝身上的鬼方天神的那部分,几乎要了邪天帝的命,这是他疏忽之处,也是邪天帝在缓过来之后,干脆就一怒之下以天雷震死武乙的原因,因为如果鬼方诸部被消灭,那邪天帝体内的鬼方天神也会跟着死亡,邪天帝也很可能不复存在,一代商朝大王武乙,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给自己召唤出来的邪天帝所害。从这点上看,说是武乙射天惹怒天神,招致灾难,也不为过。”

黑袍的眉头一皱:“那为何武乙非要召唤出这个邪天帝来呢?之前他是瞒着邪天帝攻打鬼方的,而且前方已经取胜了,并不需要借助这个邪天帝的力量,来取得胜利啊。”

老祖摇了摇头,叹道:“因为武乙这回是想赶尽杀绝,不留后患了,他想超过他的祖先武丁,不止是打败和大破鬼方,而是要彻底消灭鬼方的残余势力,也就是说,他要追杀那些鬼方部落,斩草除根。”

“这样的做法,不仅是把一直以来不停进犯商朝的鬼方部落彻底消灭,不留后患,也能极大地震慑那些西羌与北狄的部落诸侯,让其不敢再起异心,消灭鬼方部落所得的战利品与俘虏,全部会归于商军之手,这样也会避免鬼方族人被其他的西羌与北狄部落所获,帮这些部落提升战争水平与技术。”

“鬼方战争之后,西羌和北狄部落因为获得了很多鬼方族人,军事水平提高得极快,打破了当地原有的平衡,然后在各种战争和兼并中,那些最强大的部落,慢慢地已经接近商军的战斗水平了,连以前一直弱小,不堪一击的周部落,在这个时候都能作为先锋,大破鬼方与犬戎,在战斗中的表现,并不弱于商军主力,这点让武乙也非常震惊,如果不能亲自取得追击消灭鬼方部落的大胜,而是让周伯季历取得这个功劳,那从此关西之地,恐怕已经不复为商所有。”

斗蓬叹了口气:“可结果却是武乙想放出邪天帝,保佑或者是帮助他击破鬼方诸部,却是先给这个邪神祖先给灭了,如此一来,商朝看起来才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输家,周国一战成名,俘鬼方首领十二,世人只知周国的强大,而嘲笑商王的愚蠢与自大。尤其是关中一带的诸侯,除了崇国和赢部落以外,只怕都已经在心里去商从周了。”

老祖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但商朝这里也只能吃个哑巴亏,商军带着武乙的尸体和一部分的俘虏回到了朝歌,迎来了武乙之子文丁的即位,而这个文丁,也在了解了父王之死的前因后果之后,只能先忍气吞声,授予周伯季历以牧师之职,允许其指挥和调动关中以西的各诸侯国兵马,以击鬼方和犬戎,这样一来,等于把关西的军政大权,全权委托给了周国处理。”

“与之同时,文丁还在幽州之地设了北伯,青州淮北之地设了东伯,荆楚之地设了南伯,各自分封了几位强大的诸侯首领来兼任,这就是商朝四方伯的由来,都是偏远之地,不便出动商朝大军的地方,干脆由当地的忠于商朝的诸侯首领全权处理军政之事,商朝的衰落,也真正就此开始了。”

第5624章 周师转战并州戎

黑袍的眉头一皱:“为何商朝开始变得衰落了呢?这邪天帝不是要商军四处征战,为他们捕获足够的人牲用于祭祀吗?为何在武乙之后,反而是邪天帝要这商王分封四方镇守方伯,不再征战扩张了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假手于人,早晚就会把这四方方伯给养肥了回来反咬商朝?”

老祖叹了口气,说道:“因为武乙射天,追杀消灭鬼方的举动,让邪天帝和商王之间离心了,商王觉得这个老祖宗太邪了,对商王都是说杀就杀,宁可保护鬼方部落,但因为其法力强大,别的祖先与神明不是对手,所以暂时只能忍让,至于邪天帝,也觉得商王作为人皇起了异心,对自己并不是那么地恭顺,甚至可能是想借着消灭鬼方来害自己,所以也不支持商军继续出去打仗,让商王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了,在他看来,只要有足够的人祭人殉,保证商朝诸神的法力,那些在边境坐大的诸侯,就算起了异心,也可以随时消灭,不用担心。”

“商朝的祖先与诸神们,要的只是不断的人牲祭品,要的是通过献祭让他们能维持存在,这些祭品,就是他们的口粮,不吃会死,但只要有的吃,那别的都好商量,邪天帝就是利用了这点,通过让别的部落去代行捕获人牲祭品,以取代商朝自己出去捕猎,这样可以把商王的权力,限制在不能挑战和威胁他的地步,因为如果不打仗,那商军就无法组建,商王就无法团结和联络上层贵族和中下层的国人,士族,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这个邪天帝了。”

斗蓬咬了咬牙:“可是这种把征伐之事,战争之权授与外人异姓的后果,难道商朝上下无人能看清楚吗?自古兵强马壮方为天子,如果天子都不能打了,那还怎么混呢?很快要给别人取代啊,比如这周国,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和威名,要超过商朝,就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老祖冷笑道:“所以从文丁开始,一连几十年的商王,都是俯首听命于邪天帝,几乎都是按他的旨意行事,谁也不想象武乙那样再给雷劈了,只能乖乖地成为他在人间发号施令的傀儡,商王文丁在邪天帝的指引下,不仅让周伯季历当了牧师,总领西方军政大权,还让季历开始不断地攻打,讨伐周围的各路犬戎部落,把已经进入关中之地的犬戎给驱逐出去,他们想靠这种驱虎搏狼的办法,制造周国和周围的其他戎狄部落的矛盾,让周国在关中陷入血战与仇杀,而无法把关中诸部统一起来。”

“可是邪天帝还是失算了,周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之后,尤其是在大破鬼方之后,战争的水平与能力进一步地提高,周国采取了与西羌部落联姻结好,被他们奉为首领,而集中力量攻打犬戎与鬼方这些来自北方草原的戎狄部落的政策,数年之内,就打得周原到关中西部的大片地区,几乎没有戎狄部落还能存在了。”

“这些被打败的犬戎和鬼方部落,要么被驱逐,要么被征服,俘杀其首领,兼并其族人,也同时把一部分的俘虏交给商朝作为祭品,另一部分则留下来成为周部落的子民,在得知了那些被商朝拿去献祭的族人们的可怕结局后,留在周部落的这些战俘奴隶们全都对周国死心踏地,宁可给周国拿去陪葬,也不愿意去给献于商朝,连魂魄都要成为商人祖先与鬼神的口粮。”

黑袍笑道:“原来如此,以前我们还一直以为周国是靠着捕获同族的羌人,献给商朝作为祭品的,现在才知道,他们对同族的西羌还是加以保护,真正交给商朝的,还是以鬼方与犬戎这些北狄部落族人居多。那么问题就来了,商朝的人祭中,有大量的羌人,甚至是数量最多的,这些羌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当时的关中,关西的诸部落,是互相攻击,互相捕猎献俘的,象赢部落更喜欢跟犬戎呆在一起,去攻打西羌部落,崇国也是打相对较弱的西羌部落较多,商朝这里的羌人俘虏,多是这些关西诸侯们捕捉的,当然,历代崇候每次借献俘的机会,也会跟商王暗中再提周国和羌人勾结一气,图谋不轨的事,但这时候的商军都不太可能出动了,这种话也只能听了当没听到一样,对于商王,对于邪天帝来说,只要有足够的人牲祭品,管他是怎么来的呢,很快,连平定并州诸戎狄的事,也要交给周伯季历了。”

黑袍瞪大了眼睛,讶道:“什么,连在并州打仗都要交给季历指挥了?这邪天帝和文丁是昏了头吗?给了周伯季历整个关中还不够,并州也要给他?”

老祖平静地说道:“在你看来这是让季历得到更大的收益和好处,但在商王文丁和邪天帝看来,在并州作战,周军要劳师远征,本地也没有西羌部落联盟这样的盟友,商军控制的晋西南城邑,可以选择应付了事地给周军一点补给,也可以选择不给,但不会出兵相助,这样一来,让周军在内无粮草,外无盟友的状态下,在晋中,晋北这些戎狄强大,连商军都不能轻易战胜的地方,与方戎,召戎这些强敌对拼,就算周军能取胜,也会脱一大层皮。”

斗蓬笑道:“这听起来就象是在商朝预设的艰难战场上,让周军去苦战,以削弱其实力,即使战胜,也无法在并州之地立足,占地,这是跟在关西之地不一样的,看来文丁是想借刀杀人,干脆让并州的蛮夷,灭了周伯季历啊。”

黑袍的眉头一皱:“可是最后也没把季历给灭了,史书上对此事只有很少的几句话纪录,就说季历后来大胜并州戎狄,俘虏数名戎狄首领,数千族人,还为此特地到朝歌去向商王文丁献俘呢,这中间,出了什么意外吗?”

第5625章 仁义大法平并州

老祖冷笑道:“其实,也不叫有什么意外,只不过,周国这次的出兵并州,得到了两股意外之力的相助,这第一股,是当年周太王古公檀父被犬戎所逼,被迫逃亡时,部落一分为二,他的长子和次子太伯与仲雍,到了晋西南的周部落起源封地一带,站稳了脚跟,建立了虞国,几十年没有见的三兄弟,这回再次重聚了,虽然虞国比起此时的周国来说,要小了很多,但可以在周军东征时,提供粮草与情报,毕竟,他们在晋南地区,也过了几十年,对并州的各路戎狄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和熟悉的。”

黑袍笑道:“差点忘了这一出了,原来还有个虞国亲戚在并州呢,而且跟周伯季历还是亲兄弟。”

老祖正色道:“太伯此时已经病逝,他没有儿子,这个虞国的国君之位,到了仲雍的手上,在史记里误记载的太伯仲雍奔吴,其实说的是这个虞国,到了后世商纣王时期,虞国有子孙随着商纣王的东征大军到了淮河一带与东夷作战,听说商纣王被周国所灭后,这些远征的虞国子孙回不去了,于是干脆南渡长江,到了江南,在这里建立的吴国,这两件事被后世史家混为一谈记录下来了,因为毕竟周国的亲戚没有支持周国灭商,这显得周国也并不是那么天下人皆支持呢。”

斗蓬叹了口气:“为尊者隐,为尊者讳,选择性地用史料,这也是史官的一大特色了,凡事立场先行,尤其是儒家一家独大后,对于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有利的史料则大书特写,对于自己的那套儒家价值观不利的事情则不纪录,就象三皇五帝的禅让之事,充满了血腥与阴谋,但在儒家史官的笔下,就成为一片祥和的古圣先王,这历史的真相,只有象老祖说的那样,我们成了神,飞升得道后,才能知道真正的本源啊。”

黑袍勾了勾嘴角:“所以,今天是难得的听老祖讲述我们天道盟来历和上古历史的机会,过了今天,还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老祖啊,你说助这周军打胜仗的,一个是虞国的亲戚,另一个又是谁呢?”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另一路,则是之前被商军痛击过的召方戎狄,他们是北狄的一个大部落,实力强大,在融合了一些鬼方部族之后,成为并州地区的一大势力,蟠踞在晋中一带,时而山居,时而出山在平原游牧,商军进剿过他们多次,劳师伤财,虽然重创过召戎,但是无法将之消灭,根除。”

“但另一方面,召方戎狄的日子也不好过,给商军经常打得逃进吕梁山中,无法在水草丰美的晋中平原游牧,这些游牧蛮夷,如果离了草场和水源,进了大山之中采集或者是打猎,那时间一长,族人自己都会受不了,离开部落。”

“于是召方的首领也很头疼这个问题,他们与商朝,商军打了几十年的仗,不少首领都落在商朝手中成为祭品,可谓血海深仇,就算钻进大山里吃土饿死,他们也不愿意向商朝投降,只是以当时的情况,他们再跟商朝正面对抗,已经没有这个实力,早晚要饿死在深山之中,于是当周军前来并州征剿之时,他们看到了希望,召戎的首领主动找到了周伯季历,表示愿意象那些西羌部落那样,主动归顺周部落,甚至愿意让他的子侄,未来的召戎首领,成为周部落首领的义子,所有的族人,也愿意加入周国成为周人,只要周国肯接纳他们,秘密将他们收留,带回关中周原之地,那召方部落愿意全体成为周部落的一员。”

斗蓬笑了起来:“这是降周不降商啊,不过,周部落给商朝叫来并州,就要消灭和对付象召方这样的部落的,这么一来,直接打都不打了,商朝恐怕也不会答应吧,他们要的是周军跟召方,方戎这些并州戎狄拼个你死我活,可不是要他们兵不血刃就收服召方这样的大部落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问题是这个时候的商军,已经失去了对周国的监控能力,周军之中没有商朝的监军或者是使者,周军一直在晋中,晋北作战,事后把战报向商朝这里一发,击破了多少蛮夷,俘虏了多少人牲,连带着这些俘虏,一起送到商朝这里,至于打下来的地盘,周伯季历自己不要,而是清空城邑与山寨,留下草原之地,等着商军自己来接受,做到这一步了,让商王文丁还怎么去指责周伯季历呢?”

“周人所谓的仁义,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形成的,他们打了很多仗,知道在军事上有优势的前提下,如果不给人活路,把人往死里逼,那只会让自己的损失更大,战争的结果如果收获的只是尸体,那就没有好处,但如果能打服敌人,让他们肯大规模地加入自己,这样一来,本方的力量就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这次并州之战中,周伯季历就坚决地执行了这套仁义之法,那就是主动投降,兵不血刃的部落,则加以收服和庇护,象召方这样的,直接收为义子,融入周国之中,成为周人,而其他不愿意这样整体加入的,只要肯投降,交出武器装备,交出人质,他们也愿意代为向商朝求情,为其请命归顺商朝,而那些一直不放下武器,抵抗到底的部落,则毫不留情地加以消灭,斩其首领,分其族人,一半给商朝当人牲,一半留给自己当成奴隶,带回周国。”

黑袍咬了咬牙:“这么一来,周国可以通过战争得到利益和好处,既宣扬了自己的威名,又让商朝得到了足够的好处,还给后世竖立了仁义法则的雏形,这周伯季历,还真是个厉害人物,商朝碰到这么个对手,也算是倒霉了。”

斗蓬冷笑道:“只不过这季历过于膨胀,过于飘了,大胜之后,居然不回周国,而是亲自带着俘虏去朝歌献俘,这一献,把他自己的命也给献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