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蓬点了点头:“这点上我同意黑袍尊者的看法,食人之旧俗,在商朝时已经被淡化和抛弃,就象人祭人殉之风俗,在春秋之前的周朝时,也被天下人所不齿,纣王曾经想要做到而没有做到的事,在周朝成功地实现了,那些想要保住商朝旧风俗的贵族们,最后也是被各个击破,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消失不见。老祖,您跟我们说这些千万年前的旧事,有何意义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我是要你们知道,这邪道诸神,和正道修士的由来,本质上,他们都是人类在太古时期的先祖们,或是享用香火,吸取天地之间的精华灵气,或是直接靠吃人而取得了超过常人的力量,最后殊途同归,都能成为不死不灭,居于九天之上的神明,而这种修炼成神的方式不同,导致了正道与邪道这两派的差异,千万年过去,崇尚力量的邪道诸神,与顺其自然,无为清心的正道修士们,在周代商的这场封神大战之中,终于作了个大的了断。”
“商朝的灭亡,让邪天帝为首的大部分邪道诸神,死于战争之中,而正道诸仙们的损失,并不比邪道诸神来的小,可以说,八成以上的神明与祖先,就此灰飞烟灭,就连三清圣尊,十二金仙这些存活下来的正道至高神仙,也是法力大损,不得不进入长久的休眠与闭关之中,从此,天上的诸多正邪神明,祖先,已经有心无力,再也无法管这人间之事了。”
“以前的神明们,可以通过高强的潜力,让天地变色,发起大地动,大洪水,以这种天灾来惩罚对自己不敬的人类,可是封神之战中,大量在人间作战的神明,直接被有了各种附着法力,可以屠神的兵器所杀戮,人类第一次可以这样大规模地屠杀神明,这让已经失去了大规模惩罚人类能力的正邪双方的神明们,感到了极大的震惊与恐惧,战后,正邪双方的神明们,达成了协议,从此神明与祖先们,退出人间之事,天地之间,就是由人类自己所主宰,但是,再想象以前那样,靠着修行来吸取天地之间的精华与灵气,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成神升仙,也是不可能了。人类的大量繁衍,必然会让人口暴增,这就意味着天地间的灵气与精华,会大量地被人类所占有,若想再修炼成神,那除非让天下大乱,七成以上的人口死绝,才会让天地间再次充满了灵气。”
第5669章 商朝之亡细探因(三)
黑袍的眉头一皱,说道:“这么说来,纣王死后,正邪双方的神仙们都打不动了,于是只能和解,这就是那个什么封神协议,是不是?”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这个协议核心的部份就是,正邪双方的神仙们,从此退出人间,不得再直接象以前那样,进入人间,参与天地之间的事,正道的仙人们从此变成了雕像,被道教供奉,接收天下善男信女们的香火,可是,他们不能再直接给信众们什么好处和法力,想要修炼,就只有靠自己的修行了。”
“至于邪道诸神,也是有数个秘密的门派,仍然靠巫术,祭祀这些仪式,秘密地向邪神们献祭,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我们天道盟,当然,这些组织,全都是转入了地下,不再显露于世人面前,而神尊,门主之类的高层,有可能通过以前的古老仪式,自己升神得道成功,变成上天的祖先与神明,至于大多数的祖先与神明,则是几百年一次地大闭关,以延长自己的寿数,直到几百年后,由天道盟策划出天下大乱之时,到处会有战火和杀戮,而我们的献祭仪式,在这些战乱之中,会给巧妙地掩饰下来,因为天下死的人太多,即使是正道诸仙们,也不一定能察觉出这是我们天道盟所为。”
斗蓬沉声道:“若是如此,这些正道门派知道我们的存在吗?”
老祖平静地说道:“多数时候,他们是不知道的,所谓的正道修仙门派,其实也只是供奉这些正道的大仙们,顺便赚取香火钱,以供生存而已,真正想要成为大仙,那得靠自己的修炼,还要靠一些上古留下来的典籍,纪录各种吞气吐纳之术,导引之术,总之只有把天地间的精华与灵气吸进体内,为自己所用,他们才可能修仙成功,直上九天,不过,自封神之战后,神仙退出人间,天地间的人类数量大量地增加,比起上古之时,增加了有上百倍不止,因此天地间的灵力与精华,是越来越少,无论正邪两道,想要再修仙成功,是难上加难。”
说到这里,老祖勾了勾嘴角:“就象我,大概是千年以来第一个真正修行圆满,可以升为祖先的人了,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我到现在还没升上去,仍然要在这世间游荡,所以,我得尽量隐藏自己,不能让那些正道修士发现我,不然若是他们一起来追杀我,那我这千年修行,有毁于一旦的风险。”
黑袍笑道:“老祖你法力高强,普通的凡人修士,怎么会是你的对手?我看现在天道盟反正已经暴露了,不如您能现身这个世间,振臂一呼,召集大商的遗民子孙,说不定,可以再成就一番大业。”
老祖冷笑道:“大商的遗民子孙?你指的是谁?是武庚,还是微子启?还是箕子他们呢?”
黑袍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说道:“他们都是叛徒,大商的叛徒,在纣王身死之后,他们反而倒是有了不错的结局,真是老天不开眼哪。”
斗蓬点了点头,说道:“周武王姬发虽然灭了商,而且亲自领兵攻上了鹿台,对着纣王还没有化为灰烬的尸体,先是连射了三箭,然后以斧头斩下了纣王的首级,悬挂示众,当然,为了照顾到那些归顺的商朝遗民的感受,姬发没有如一些盟友诸侯所要求的那样,把纣王的尸体也剁成肉泥,祭祀祖先与战死的将士们,纣王的尸体,还是按天子之礼下葬了,这也是因为商朝虽败,但投降的几个诸侯的手中仍然有大量的兵力,加上商朝立国近六百年,根基颇深,周军无法长期地在中原的商朝故地投入大量兵力镇守,于是姬发引兵西归,回到了关中的岐山都城,而在中原之地,留下了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各率本部兵马,驻扎在洛邑附近,以作为震慑中原的周国部队。”
“至于数量众多的商朝遗民,姬发选择了将之分而治之的做法,一部分的遗民,主要是原来纣王手下的,归结到了微子启的手下,划分在了中原东部的地方,以商丘为都城,建立了宋国,这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宋国的由来。而另一部分商朝贵族的子民,则是按原来的约定,由武庚来统领,居于洛邑,仍然称之为商国,至于箕子,则是带了八百户商朝遗民,远远地向东北方向,商朝的起源之地,那肃慎大鲜卑山一带进发,最后他们没有找到祖先的曾居之地,而是到了海东的半岛,朝鲜之地,在当地征服了本地的土著,建立起了朝鲜国,一直到汉朝时,这个箕子朝鲜,才被中原的几支战败逃亡的兵马,先后打击,攻灭,直到高句丽和百济,新罗慢慢地崛起,在朝鲜半岛上也来了一次三国演义呢。”
老祖微微一笑:“斗蓬尊者说得很好,商朝的遗民,等于是给一分为三了,而留在中原的,则是被管叔和蔡叔的兵马严格地监视,但是,事情很快就有了变化,姬发在大战之中受了伤,又在治伤的时候,被纣王的魂魄附体,因为纣王在死前曾经立下了血誓,必要杀姬发为战死的商人,亡掉的商朝复仇,这也是纣王将修炼一生的法力,用于发血誓的一种极厉害的蛊法,姬发虽然灭了商朝,但也没活几年,就一命呜呼了,朝政由他的弟弟周公旦所领导,这突如其来的政权变更,让天下的野心家们,再次起了争夺天子之位的心思,只是谁也没想到,第一波起来造反的,居然是他父王留在中原,监视商朝再次崛起的管叔和蔡叔。”
黑袍平静地说道:“这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姬发还活着倒也罢了,但是他死后,幼天子年龄太小,要完全由周公旦来摄政,管叔和蔡叔以为周公旦实际成了周天子,这两个人肯定不服气,于是干脆勾结了被监视的对象武庚,发起了三监之乱!”
第5670章 三监之乱二灭商(一)
斗蓬点了点头:“是的,任谁也想不到,居然会有三监之乱这种事发生,周国在姬发刚死,新主年幼,周公旦辅政的情况下,管叔和蔡叔这两个亲弟弟,带着周国镇守中原的军队,发起了叛乱,而他们的盟友,居然是他们要监视和控制的武庚统领下的商朝遗民,后商国的军队。”
黑袍笑道:“不仅如此,微子启的那个宋国,在此次战争中,站在了周国一边,商国的两股遗民,也是刀兵相见,不仅是周国内战,也可以看成是老商国的一次内战,要是早点纣王肯狠下心,出兵消灭武庚和那些保守派的贵族,亲自统一他们封地的军队和资源,也许牧野之战就不会输呢。”
老祖淡然道:“这还是当年九世之乱时遗留下来的恶果,当年的商王仲丁是被前任商王,也是一代名王的太戊废长立幼,强推上位的,引发了诸多贵族和宗室成员的不满,所以仲丁在位十三年而死,这期间国家内乱不止,诸侯皆不来朝,连风夷,辛国等诸侯方国都开始想要造反了,仲丁在郁闷中死去,他的兄弟外壬上台后,为了保住王位,允许兄终弟及,也允许王弟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保留军队,保留祭司贞人集团,甚至可以允许有自己的单独的祖先崇拜,可以把自己的母亲一系也作为神明和祖先,这就让商朝的宗室亲王,尤其是王弟们有了非常强大的实力,即使是连商王,也未必有把握一定可以铲除某个弟弟呢。”
“其实这件事,有点类似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因为实封实地,王爷拥兵,所以最后会变成内战,商朝的九世之乱中,虽然没有象八王之乱这样打得天下皆是战区,但同室操戈,也不在少数,最后就是让外夷坐大,自己不得不退出象荆楚的金道锡行这种苦战百年才得到的地盘,而商朝的疆域,就在这种上层内乱之中,不断地收缩,乱个几十年,上百年,周边地方丢完,再出个利害的大王,然后再进行一次扩张,接下来又会因为继承人问题再次上演同样的剧情。”
“因为王位的继承权之争,很多时候是要以占卜的结果为准,执行祖先的意志,所以贞人,祭司集团会有非常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扭转商王想要传位给自己儿子的意志,最后就会形成在某个王子或者是王弟身边,会聚集一帮贞人祭司贵族,这些人有不少本身也是宗室贵族,他们会形成一个强大的,与商王意见不一的集团,纣王面对的比干,微子启,甚至包括自己的太子武庚,就是这样的集团,最后在牧野之战时,这个旧贵族集团倒戈,让纣王彻底失败。”
“不过,对于周国来说,武庚的这个集团也太过庞大,包括了数十万的商朝族人,军队数量也有两万以上,奴隶超过二十万,想要一下子把这个集团消灭,以当时周国的实力,也非易事,所以分裂了这个集团,变成商国和宋国两个国家,再设管叔和蔡叔以监视,以后徐图之,是最好的办法,为了将来消灭这个仍然包括了大半个中原与河北之地的商朝遗族,周武王姬发也是作了长远的布置,一方面自己率军回到关中,论功行赏,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关中和并州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让丞相姜子牙,率领大量西羌族人,去东边青州的封地,建立齐国,这样一来,不仅周国可以自己占据和兼并那些离开的西羌部落的地盘,也让自己的铁杆盟友西羌东迁,在东夷之地建立基业,当天下有事之时,齐军可以和西周的关中部队,两面夹击,这是一手非常厉害的布置。”
斗蓬笑道:“不仅如此,周国还把召公一族,封到了当年的有易氏部落的河北北部,幽燕之地,建立了燕国,这一招也非常厉害,让出身游牧一族的召公,在东北方向建立燕国,不仅可以和同为游牧的当地各种胡人打成一片,也可以从北方威胁和牵制商朝的龙兴之地,冀州河北一带,毕竟,这里是商朝的起源发家之地,人心向商,所以,周国的这三手布置,端地是非常厉害,摆明了就是有朝一日,要发起二次战争,彻底消灭商朝遗民在中原,河北的势力,不留后患呢。”
黑袍点了点头,说道:“南边的方向,荆楚一带,周国其实也是有些布置的,把一些姬姓宗室封到江汉一带,成为江汉诸姬国,而以庸国,楚国为异姓诸侯方国,消灭和驱逐了原来商朝留在这里的子姓诸侯和盟友,这样,在南边也暂时安排了亲周一方的自己人,当然,姬发还是有所失算,没有想到以后楚国会坐大,反过来消灭和吞并了江汉诸姬,成为南方的庞然大物,但是,这样的事情,又怎么可能预知呢?后面的整个西周中后期,都要为这个当年的决策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就当时来看,周国对于中原商国的包围之势已成,也许,三监之乱,是一场提前发生,但周国早有准备的二次灭商之战。”
老祖笑道:“黑袍尊者说得真不错,这是一场二次灭商之战,而且在经历了封神协议之后,正邪两道的诸神离开人间,不问世事,从此之后的战争,就是人类自己用兵法权谋,还有军制战策来决定了。这场三监之乱,双方就没有什么神仙打架之事,全是靠周商双方自己的军队作战。”
“当管叔和蔡叔声讨周公旦,指责其为篡位奸臣的檄文一出,并联合商国武庚响应时,周公旦在中原的情报眼线就迅速地把此消息同时传到了关中的周国和青州的齐国之地,而周公旦和姜子牙两大周国重臣,也几乎是同时,按原订的约定作出了反应,关中的周六师和青州的齐军,同时集结主力,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中原,先放着武庚不打,集中兵力,消灭管叔和蔡叔的军队!”
第5671章 三监之乱二灭商(二)
黑袍的眉头一皱,说道:“可是武庚的兵力应该是所有叛军之中最多,最强的,论战斗力来说,武庚所部的商军也是保守派贵族的兵马,是商朝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不在纣王的王师之下,牧野之战中,商朝王师中剩余的兵马,也多是归了武庚所有,周朝的六师和姜子牙的齐国兵马如果不是亲临战场,那中原一带,哪怕管叔和蔡叔的兵马,也不是武庚部队的对手,为什么武庚不与那管叔和蔡叔联手,先集中兵力击败周公的周国六师主力呢?”
斗蓬微微一笑:“管叔和蔡叔只是不满周公旦掌权辅政,他们再怎么也只是周国内乱而已,就算帮了管叔和蔡叔打败了周公部队,让他们西入关中取得了周国的权力,那反过来仍然会把商国当成最大的对手,一如管叔和蔡叔名义上是监视武庚的敌人,但现在有了共同的敌人,就可以暂时联手。”
“所以武庚想要的,是暂时和管叔与蔡叔不再为敌,利用这个机会,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至少把原来商朝一分为三的地盘给连成一片,然后再跟纣王一样,向东平定东夷,取得东方诸侯们的支持,回过头来再跟周国决战。他只是现在不想和周公的六师部队上来就打,想让管叔和蔡叔在身后抵挡,为自己争取时间而已,所以,武庚没有向西,也没有闲着,而是出兵东进,目标直指他的叔祖父,宋国的开国君主微子启。”
老祖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微子启的手下少部分是跟随他叛逃到周国的族人,大部分是纣王死后,分给他的原纣王的部属,这些人心向纣王,痛恨微子启这个叛徒,而且兵力颇多,在牧野之战中,这些人很多都有亲朋好友死在周军手上,也是最切齿痛恨周国的一帮人,武庚以为,在周国内乱兴起时,自己只要出兵讨伐微子启,打着为纣王复仇的旗号,这些人就会响应,站在自己的这一边,迅速地击灭微子启。然后,以这支兵力,向东击败姜齐军队,就可以打通和河北的联系,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就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只不过,他低估了微子启的号召力,更是忽视了自己同样是在牧野之战中,背叛了自己的父王,尽管他一再地跟那些商朝遗民解释,说自己在战场上见大势已去,不得已才只能临阵倒戈,为商朝保存一股血脉,以待时机,可是微子启也派人把当年武庚和自己秘密来往,约定一起讨伐纣王,事后保留封地的各种信件,使者,也都出示给了这些商朝遗民,告诉他们,真正的叛徒,是武庚本人,而微子启自己几乎是孤身逃到周国,只求活命,又哪有力量出卖纣王呢?”
“由于这些事铁证如山,知道这些内情,不仅是宋国的商朝旧部,就连武庚自己手下的不少商朝遗民,都是失望透顶,从此不再为武庚效力了,甚至是有些族人,据守自己的城邑,响应周军或者是宣誓效忠宋国,与武庚为敌。”
“于是武庚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本想着出兵迅速地灭掉微子启的宋国,然后向东联合东夷赢氏方国诸侯,打败齐军,联通河北的老商人,取得跟周军全面对抗的本钱,结果没想到反而自己先内乱了,等到武庚平定了国内的内乱之后,再兵出宋国,微子启却是固守都城,集中了全国的兵力,齐心守城,武庚兵虽多,但顿兵坚城睢阳之下,三个月也没有打下来,当他知道身后的管叔,蔡叔被周公旦的主力周军击败后,顿时慌了神,先是想撤回商丘与周军决战,后来又得知齐军也已经集结完毕,摆脱了东夷方国的纠缠,从东方压向中原时,他意识到不能受这两面夹击,要在周军合围之前,先撤到河北之地,他想着周军和齐军远来,目标是中原的商朝旧地,河北之地遥远,周军和齐军未必会渡河追击。”
“于是武庚集结了所有能从中原愿意跟他一起行动的族人,渡河逃向了河北,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周军和齐军这回是下定了决心要彻底消灭商国的残余反抗势力,虽然在中原一带被武庚掳掠一空,千里清野,但是宋国这边的微子启却是送上了大批的军粮与牛羊,供周师和齐师大军补给,于是周公旦和姜子牙亲自领兵追击,一直追到河北之地时,与赶来会师相助的燕国召公军队,把武庚的残部,团团围住。”
“最后这场在易水一带的大战,杀得天昏地暗,易水被无数战死者的鲜血,染得一片腥红,商国剩下的两万军队,还有十余万不肯投降的子民,全部死在周军,齐军和燕军的刀刃之下,还有数万商人,跳进易水之中,河水为之不流。剩余的商人,全体成为了奴隶,被三国所瓜分,说起来也是极为讽刺,当年商朝的兴旺,靠的正是在易水之战,消灭了有易氏部落,成为河北头号大国,而今天商朝的最终灭亡,仍然是在易水边上,也许,这也是一个轮回吧,冥冥中自有的天意,当年有多风光,今天就有多凄凉。”
黑袍叹了口气:“确实是个轮回,一千多年下来,夏亡商兴,商亡周兴,当年的商兴,靠的是鬼神与祖先的力量,而今天的商亡之时,人间不再有祖先与神明,这也是一个轮回啊。战后,武庚和那些保守派的商朝贵族一起战死,灭族,商朝算是真正地完了,微子启的那个宋国,算是他自己的开宗立业,与商国无关了,至于箕子,也是一样,带了八百户去了朝鲜半岛,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商国的正溯血统断绝,纣王父子这种反目相残,最后的结果就是同归于尽,国破族灭,这可真的是教训啊。黄泉之下,他们父子相见,不知道会有何想法呢?”
第5672章 人族天下分宗门
斗蓬平静地说道:“但这些事情与我们天道盟已经没有关系了,纣王死后,封神协议的签订,让天上诸神们退出人间的争斗,而人间的修仙者们,无论正邪,都留下了上古修炼的典籍,秘密地成立了宗派,继续自己的修仙之路,象这个二次灭商之战,恐怕我们天道盟都没有出手相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