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后,帝车自飞云阁启程,向北渊回返。同时,圣人的云舟也启动,目的地是微茫山。
“若能以商促和,把利益捆绑在一起, 可以避免战争吗?”殷无极再看了一眼在云端成为一个小点的云舟,再放下车帘,倚在帝车内的软枕上,却忽然想起昨日师尊的发问。
他似乎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欲从他口中得到确定的答案。
因为对于谢衍来说,仙门坐拥三洲,正是鼎盛之时,而北渊洲如今弱的多。他若只是单纯想要灭除仙门隐患,大可以对魔洲极力打压,教魔道永远爬不起来。
而圣人之眼界,却远非如此狭隘。他在寻找一条天下各道统与族群,能够和平共处,共同繁盛的路径,实现他的“天下大同”愿景。
“……圣人啊圣人,这样的野心,天道容的下吗?”殷无极支颐,帝车内琉璃灯光芒柔柔,他看向临别之前,谢衍赠予他的一封密信。
他也不拆,而是自言自语道:“本以为他变幻莫测,连本座也是直到今日,才能看出他的部分真意。无论是在魔洲起步时扶持我,不但同意私下资助我,更是允许商队隐蔽出入中洲……非是为了控制我,而是早就在为今日布局了。”
“千年之战的起源,本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么优势互补,从根本上消弭对立的根源,这条路行不行得通呢……”
帝尊眨了眨眼睛,想到了自己搞成了大事,回到北渊后会面临多大的工作量,又笑着叹了口气。“就让我们,去开辟和平的时代吧。”
他这才裁开信件,取出里面的一封密信。
是有关他们后续的讨论细节,即是仙门技术如何进入北渊。
“……兹事体大,仙门部分炼器、炼丹技术为宗门绝密,不得传入北渊。而部分民生、农林、纺织、冶炼技术,交流可逐步加深。有部分炼器技术的实际应用,还需帝尊亲至。亲眼所见,最有成效,同时,交流访学也可逐步开展……”
具体而扎实的对策,谢衍写了许多,殷无极看的专注。
而他的顾忌与保留,也跃然于纸上。
“只愿开放民生相关与部分基础丹方吗?”殷无极自己虽是炼器大师,把基础可复制的炼器传入了北渊,让局限于铜铁等冷兵器的北渊,有了火器的影子。
但他在仙门的学习,也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
比起他孤身一人,作为他炼器技术的来源,仙门的进步肯定比专注于征战与政事的他要多得多。现在的仙门到底是什么样,他心里也没底。
更何况,对于农、林、牧等知识,他也只停留在书本,哪里敢轻易改革?他为求谨慎,必须得真正见识一下墨家之器大规模应用于凡世民间是什么样。
这也是他不骄傲自大,愿意低头来敲开大门的原因。人的知识是有极限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