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老二的奏本里多得是趁机浑水摸鱼,谁要借二皇子的事牵连方便,此刻正是机会。
皇帝神色平淡,并无为镇国公府平反的意思,只问其是何反应。
谢无行徐徐:“镇国公府尽力配合,并未有所不妥。陛下有所不知,数年前镇国公府的二小姐是同永安侯府说亲的。”
永安侯府从前也是镇守边疆,不过其夫人从前中过毒,膝下长子胎里不足,是个体弱病虚的,小女儿听说也差些夭折。
这门婚事险些因侯府长子的体虚而断开,斟酌间去年侯府又认回个世子。
瞧着是无碍,但那侯府承爵和同镇国公二小姐的婚约该落到谁头上,又成变数了。
“故镇国公府想借赏花宴,来请各方世家来访。”
“一来是为府上二小姐行及笄之力,二来也好看看,那永安候府的世子究竟是个什么境况。”
“奴才说句僭越的,镇国公已经是快死了活不长的人,膝下子孙并无建树。”
“这般仓促行事,无非是要抓住最后机会,攀附殿下在京中露面罢了。”
皇帝定定看向谢无行,笑起来:“你说话总是这么不中听。”
“罢了,如你所言镇国公仅这点要求,朕还有什么不答应此事的?”
“不过朕还是觉得心里不安啊,二皇子一事朝中沸沸扬扬热闹着,你说那些人私下都传些什么,也同快死了的镇国公一样,等着谋求点什么?”
烛火缭缭,角落里的宫女抖得更厉害,差些把手中浓茶泼了。
皇帝不耐挥手让其下去,眼珠隔珠帘落到弓着的谢无行身上。
谢无行阴阴神色浸在暗处,影子一动不动:
“陛下乃天子,仁善宽和,开明之治才有如今百姓欣欣向荣之景,但有人得了皇恩还不知足,自然是有逾矩想法的。”
“那些话没什么值得陛下费心去听,不该有的想法全杀了就好。”
“全杀了?”
“自然。奴才这条命全仰仗陛下才能捡回,有幸做陛下耳目,只求这条命能为陛下效忠,能有所用。”
“行了,起来吧。”
皇帝俨然心情不错:“你有这等忠心不错。”
“朝中若是都像你这般,朕是舒心不少。就是从前燕家儿郎学得你这一半,也不至于落得九族具无的下场。”
“燕将军从前屡屡在朕面前提及他那儿子,说来那孩子若还活着,大抵也到了娶妻生子,同你一般大的年纪了。”
谢无行没有表情。
“及笄礼是喜事,若是镇国公府真同永安候府互相看上…”
皇帝顿了顿,缓缓摩挲虎口:“也是一段佳话。”
“让他办,办得热闹风光。谢无行,届时你也去看看,镇国公是如何坐镇的。”
“奴才遵旨。”
谢无行从亮处退出去,宫道窄得发凉,侧边宫女远远见了绯色赐服便恭谨低下头去,无人敢同谢无行对视。
他神色嘲弄,这位从夺嫡争位血路里爬出来,平生最怕有人多看他位置一眼。
只怕心里早想大臣们明争暗斗自相残杀,盼他这条狗替他全咬死了才好。
德顺努力寻话头:“大人,这下应当是有的热闹了。”
“奴才这两日还听说了件奇事,先前纪家不是同沈家结亲了么?”
“那纪家嫡小姐还没嫁,原是说了尚书家的公子的。”
“近日有人弹劾户部尚书,奴才多留意了些,听到刑部尚书夫人私下抱怨,说是纪家忽然反悔了,说得想把嫡女也嫁到沈家去。”
“您瞧瞧,多贪心呢。”
谢无行转过头来:“这么热闹的事,你就一个人听?”
德顺一愣:“大人的意思是?”
是要他去传开吗?
但纪沈两家的家事,他们平白无故掺和一脚,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做什么。
德顺不解,而后想到谢无行同这两家的联系。
那日宴会上,谢无行因纪小姐的一张帕子,连带被悄悄议论过。
虽没人敢到他面前来说,但私下有几张嘴说了什么就未可知了。
太监与宫女对食都被视作腌臜之事,众人面前同世家小姐扯上关系,什么旖旎传言和不干净的揣测都会涌上来,议论猜他怎么跟纪清梨私会,偷情。
谢无行面上不显,同那事牵扯不多,德顺心里可清楚,他最是睚眦必报的人。
不同于他这种家里大小卖进宫的,谢无行是从掖庭爬上来的。
那里头官身罪隶可不少,他能一直爬到陛下跟前去,势必有自己的本事,有口没出尽的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