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这才返回去寻康和。 “没甚么不妥的罢?” “没有。” 康和舒了口气,转将车子往外头驾。 这朝却是进来容易出去难,折腾了一炷香有多的时间,方才回了大道上。 回去家里,范景把小福抱回屋中,脱了鞋袜又给重新塞回了被窝里头,天这时才见大亮。 两人上新铺那头去打了一趟,货架都给打好了,这头预备得其实都差不多了,只肖乡里的菜给供上,便就能开张生意。 不过康和翻了黄历看日子,还是往后挪了些时间,一来快三月间瓜菜种类能多些,二一则,这阵子大福考试,他们得接送,要是把事情都撞在一处上,难免有紧转不过来的时候。 且说进了贡院的大福,他按着得到的号牌寻见了自己考试的号房。 虽早听了范鑫大伯说过,号房窄小不如茅房大,真亲眼瞧见时,见四四方方小小的号房,不得不还是微微惊叹了一下。 不过胜在他现在个子还小,不曾成年,进了号房也没觉太过窄小。 他在面朝巡路,对着唯一有窗的一面坐下,浅将前后观看了一番,只见对面的号房坐着的是个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心头微微紧了紧,不由想科考场上老少皆有,可见得竞争何其大,中榜又是何其得难。 思及此,他不由得深深的吸了两口气,以此来让自己放松些,当觉心中平静了下来,这便开了书箱,将笔墨取出,研了些磨汁,以备考试。 也不过一炷香的时辰,就听得摇了铃,旋即便有监考官前来又复查了一遍考生携带的物品,以防舞弊。 查验罢了,唱考官嘹亮雄厚的声音便随之响了起来:“考生凝神,考题将揭!” 大福连忙端正了身子,两眼紧张的望向外头,唱考官唱罢,便响起了三声击锣的声音:“放题!” 只见两个辅考举架着考题徐步从远走近,待着更近了,大福未做任何的思考,连忙先提笔将考题录在纸上,待录罢,人且还未走到跟前,趁着这时间,他又复对了三遍题目,确认无误后,方才收回目光。 仔细再看题目,大福见是从《孟子》中摘的一句作为命题,写一篇格式文章,再便是做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 他微微一笑,这题目不仅不难,且还是他进考场前才温习过的一句。 大福提了笔便快速的答了起来,与之平日里头做练习一般。 只考试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他先做了一遍草稿,写完后通读三遍,简单做上一二修改,心中满意了,再行誊抄到新的白纸上,以供提交。 他写得用心,不曾分神丝毫,便没瞧见坐在对面的考生瞥见他答得十分从容,暗暗哀叹自己上不如老,下不如小,心中更是一片浮躁。 头一场考试,便在大福谨慎以待之中渡过了。 出去考场时,他老远就见着了等在外头的康和还有范景,大福心头很是欢喜,小跑着就奔了两人过去。 “可把手写累了?” 康和迎着人,见大福小脸儿上是轻松的神色,想是应当还不错。 大福难得撒娇:“是写得有些手累,我做了一回草稿,誊抄一回觉不够好,做了修改后又再誊抄了一次。” 说完,他又笑着道:“不过好在是这场考试的题目会。” 范景见状揉了揉他的手:“答上了便好,旁的都不要紧。” 如此,就只待着两日后出这头一场的成绩了。 第116章 大福考完头场,等出成绩的两日时间上,康和谢了客,不教人上门来询问考得如何,只教孩子有个安生的环境。 大福倒也颇沉得住气,这两日间不骄不躁的,一边等出成绩,一边还巩固着功课。 初八一早,一家子匆匆吃罢了早食,便一同前去贡院外头等着放榜。 贡院外的布榜栏前已等了些考生,但人数算不得多,且还不如考试那日热闹。 这般一大早就过来等榜的,多还是头回下场的考生,个个儿都顶着一张稚气的面庞,翘首以盼放榜官前来。 心头急切,一双脚都踏得发了热。 而那般下过场的,便没有这么积极了,要么等人快散了才慢悠悠儿的前去,要么家里来个仆从杂役看了带个口信儿回,都用不得自个儿走这一趟。 县试考罢,即便上榜那也得不了甚么功名,且一连还是五场,要出五回成绩,考生也便没那么热衷于头一时间就得出榜消息了。 康和范景却是头遭来给自家孩子观榜,且还新鲜热乎得很,这般感受,是从前都不曾有的。 “爹爹,小爹,放榜官过来了!” 大福眼儿尖,一下就瞅见打贡院里头出来手持红榜的官吏,一路行出至布告栏前,也没耽误,就那般张贴开了红榜。 头场上榜的考生多,一连足足张贴了三张红榜。 榜一出,人便蜂拥围了上去,康和见此,将大福抱起举做在自己肩头上:“我的儿,你眼睛明亮,瞧瞧可上了榜。” 大福放眼望去,眸子亮了亮,展了笑颜。 “爹爹,小爹!头一张榜上排第七个,范仲阳,是我的名字!” 听得是上了榜,康和神情一愉,连忙转头看向身侧的范景:“你可瞧见名字了?” 范景听见大福的声音,顺着便看了一回,他识得字并不多,可大福的名字却是认得的。 他同康和点了头:“嗯,是中了。” 话音虽是淡淡的,面上却也可见的喜悦。 既是上了榜,心中便已落定,康和挤着进去问了问人,那红榜上的名字可有顺序,分不分先后名次。 得一个老考生同他说,县试前四场考试都不标注名次在榜上,但由左至右,从上自下数,那便就是名次了。 康和闻言心头发喜,大福的名字不仅在第一页上,且还居于前十,这样好的名次,说不得第二场还有戏。 他将这消息告诉了大福,把孩子给夸奖鼓舞了一番,大福心中有些充盈,只却不敢得意,晓得这不过是开了个好头,后面且还长着。 回去家里,便立即又回屋看书去了。 康和跟范景把上榜的消息,说与了自家里的人听了一耳朵也便罢了,未曾四处张扬。 徐夫子那头,自不肖说他们也能晓得学塾的考生哪些上了榜。 如此,收拾一二心情,翌日大福便又前去考第二场。 一回生二回熟,此次前去贡院便轻车熟路得多了,他进了号房也没有了先前的紧张感,整个人都从容了许多。 他照旧将考题录在白纸上,初复考的是四书文一篇,经文一篇,外在与上一场中一样的,做试帖诗一首。 这回题量增多,难度也明显的比头一场大。 大福凝了凝神,虽是增加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