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1章(1 / 2)

忙到晌午过后,于清剥完笋衣,看向贺渊甜甜笑道:“饿了吧,想吃啥?”

贺渊破完竹,拿刀划篾条:”无所谓随便煮点。”

于清点头,见贺渊手上动作熟练又麻利,才放心地转身进入灶屋,从橱柜中挖小半碗米。

舀瓢水淘米,再把米和清水倒入锅中,灶膛用火折子点火,加几根木材,又去菜地掐把苋菜。

回来见贺渊脸颊有汗,想都没想拿手帕帮着擦擦。

贺渊别扭:“没事,等晚上洗洗,忙你的。”

于清拉他手:“不着急,歇会儿,一会儿炒菜,忙不过来,帮我烧火呗。”

贺渊回答:“行,既然你这么说,听你一次。”

他才不承认自己是真的累了,忙一上午,赚钱真不容易。

锅里倒油,油热苋菜倒进去,抓把油渣扔一起翻炒,不忘拍几个蒜头放锅里,很快就出锅了。

两人吃完午饭后

于清将笋切成条,加适量盐焯水,倒木桶泡一晚,明日拿出来晒干,如此干竹笋能保存一年。

于清忙完想去院子帮贺渊,院子没人,原来躲在堂屋编竹瓶。

于清过去,轻声问道:“渊哥哥,你教教我呗。咱一起干。”

贺渊抬头看于清,这黑心花脸皮厚,比自己大三岁,还叫他哥,打趣道:“于清,你喜欢叫哥,以后都如此叫吧。”

于清伸手抓贺渊手臂摩挲。

贺渊要骂人时,于清又缩回手,肉麻地说道:“想得美。我以后要叫你相公。”

贺渊直翻白眼:“于清,你真不要脸。”

于清欢快点头:“是是是,你说啥都对。好哥哥,快教教我。”

“行行,编好这个教你。”

贺渊教于清时,发现于清就嘴巴厉害,干活笨得要命。学一下午,才勉强编出能看的。

贺渊拿过于清的丑瓶子,捡起地上五个精致形状各异的竹瓶,一起放入了自己房间。

天快黑时,屋外传来牛车嘎吱声,一家人坐堂屋木桌吃晚饭,贺渊把明日想去镇上看摆摊的地儿与贺父说了一声。

贺父不管贺渊干啥都支持,只有贺母忧心,怕贺渊累,但她拿贺渊没办法,也没说啥。

第11章

次日,浓雾里一辆牛车停在贺山家路口。贺渊从牛车上跳下,提木桶快步走向贺山家,敲门,没多久门就开了。

贺小云见来人,欢喜说:“阿哥,你咋来了。”

贺渊拍贺小云的头:“今日,我们要去镇上,昨日竹笋刚焯好水,你在家帮我晒晒,回来哥给你带好吃的。”

贺渊把木桶放院中一隅,然后快步出门,贺小云在身后喊:“阿哥,别忘了给我带糖水。”

贺渊坐上牛车,朝贺小云点头。一旁的贺母不停念叨:“真是,晒个笋还要带糖水,亏你爹往日给他那么多吃的。”

“还有你,清哥儿,不在家好好看家晒笋,去镇上你又没事,非要跟着,真是。”

“咱家门前那两块地,你也没种,也不知平日偷啥懒。”

在贺母唠叨中,贺父驾牛车,走在官道上,半柱香后,牛车缓缓停在高大围墙下。

贺父拉着牛车缰绳说道:“你们先去铺里,我去停好牛车,一会儿就来。”

贺渊站官道边:“行,我带他俩先走。”

贺父驾着牛车,摆摆手让他们走。

此时,镇门入口陆续有人拉板车,背背篓,挑扁担,匆匆走进松安镇。

太阳升起,镇上门铺老板也开门,路边包子铺吆喝:“包子,大包子香得很嘞,哎,婶子买俩包子回去吃,刚出炉,热乎着呢。”

镇上人不差钱,没吆喝几声就卖出好几个大肉包。馄饨摊长木凳也陆续坐人,皮薄肉多,味道香,等自己赚钱也要来吃几碗。

几人到西街,贺母用钥匙开锁,贺渊机灵推开铺门,等贺父到时,东街也热闹起来,大船靠岸声,汉子喊号声,食摊吆喝声,行人说话声。

街道熙熙攘攘,虽不如东街繁华,但世上穷人多,西街人流量一向比东街多,也更喧闹。

贺父在松安镇开六七年铺子,熟悉街道,拉住贺渊说道:“阿渊,你和清哥儿不常来镇上,我知道几个地方,去看看咋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