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68章(1 / 2)

白皙修长的手指轻轻点了点贺渊脸颊,温声细语道:“阿渊,肉包子蒸好了,香菇馅的,快起来别睡懒觉嘞。”

贺渊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翻了个身,嘟囔道:“先放着,先放着吧,一会起来吃。”

于清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是呢,想来昨晚你吃得多,肯定不饿,既然这样,那就别吃了,空着肚子去上课,倒也是件美事,让你提提神儿。”

贺渊猛然睁开双眼,不可置信大声回应:“你怎就不能给我留着呢,非要我现在起床,多睡一会儿都不行吗?”

贺渊嘴里一边嘀咕一边爬起身胡乱套上书生统一长袍,款式中规中矩,湛蓝色的圆领长袍。

他气鼓鼓地说:“于清,你太过分了,动不动就不给吃饭,不知近来给我娘灌了什么迷魂汤,让她居然肯听你话儿了。”

于清站在床边,冷“哼”一声:“瞧你说的,要不是往日自己不争气,就知玩乐,让娘看清了你本性,她怎会我管着你。”

“今儿是书院开学之日,赶紧把自个收拾好,要是让我看到你邋里邋遢的样子,晌午就别吃了。”

言罢,于清就转身跨出门槛。此时,爹娘也已起床,正在院外漱口洗脸。贺母看到于清,本想责备几句,让他莫太苛刻。

可又想起于清说的,村里都传遍了,贺渊能考秀才,如不用功,真一事无成,不让人笑掉大牙,不说考秀才,起码中个童生也行啊。

都怪她嘴快,一高兴就忍不住与人说,话都说出去了,现下真让人左右为难。

贺母在木盆里搓了搓洗脸巾,语气冷淡道:“清哥儿,饭好了没?我去端饭,早点吃完赶紧去镇上,阿渊第一日上课,莫耽误了时辰。”

于清从木柜中取出两张油纸包,回道:“好了,娘,你去把饭舀出来晾着,咸鸭蛋装水瓢里吧,我装点包子去镇上留着晌午吃。”

两人一同走进灶屋,各自忙碌。于清掀开蒸笼的瞬间,冒出滚滚热气,小包子在雾中现出身形,一个个白嫩圆润,浓郁的鲜香也扑面而来。

于清拿起木筷,从笼屉中将包子一个个夹出来放入碗中,小部分则用油纸分别包好。

于清养的小郎君也已收拾妥当,洗了脸,漱了口,此时一身圆领长袍,长发高高束起,只留额间几缕散落鬓发,眉目如星,面容带着一股少年朝气,精神满满,尽显书生风度。

第57章

于清瞧见贺渊脚步轻快地走入灶屋, 红润的唇角不由微微上扬,知晓贺渊小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果不其然, 没一会儿贺渊就凑到于清身旁, 闻了闻:“清哥哥, 好香。”

于清捏起碗中温热的小包子塞进贺渊嘴里:“香就多吃点, 把那盘萝卜丝端过去, 咱们吃饭。”

一家四口围坐在陈旧的木桌旁, 一缕阳光照进屋内, 屋外不时传来鸟鸣声。桌上摆着四碗香甜的南瓜稀饭,搭配着小笼包、泡萝卜、咸鸭蛋,清脆爽口,十分下饭。

平日里贺家早饭并没这丰盛,也是因着贺渊第一日上学。

贺渊啃完包子,从水瓢里捞出一个咸鸭蛋在桌上轻轻一磕, 蛋壳破裂, 他剥掉一半蛋壳,露出光滑蛋白,用筷子将蛋白与蛋黄挖到于清碗里。

“夫郎,多吃你还是瘦了点。”

贺母喝了口米汤,反驳道:“瞧你说的,清哥儿从小就光吃不长肉,吃再多瞧着也是苗条,好儿子你多吃点肉, 吃完咱早点去镇上, 别耽搁了。”

贺渊将最后一个包子吞咽下肚后,才回屋将书本笔墨依次装进布袋, 这是小夫郎做的布包,款式简单,比箱箧方便多了。

收拾妥当,贺父驾着牛车,载着一家人缓缓驶上土路,夏日过去,秋收结束,农家人有了空闲去镇上,搭车的人增多。

村口老树下,悠闲的农家人端着碗聊得热火朝天。贺山一大早就在村口卖鱼,他家地少粮少,不需铜钱也能以物换物,秋收过后,家家粮食多,所以贺山鱼摊生意还不错,换了不少粮食。

虽大家伙觉得读书靠脑子,渊小子以前脑子不灵,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开蒙能读出什么名堂?

但也并不妨碍他们与贺渊聊天,毕竟渊小子和善有礼,比村里高傲的读书人亲切多了。

赵大牛带着一伙兄弟爬上牛车,乐呵呵地说:“哎呦,渊兄弟这身打扮,真像个俊朗书生。”

牛车上人多,贺渊往于清身边挪了挪,腾出位置:“大牛哥,你们去镇上干活?”

赵大牛一屁股坐到板车上:“渊小子,这几日你没出门,不知道吧?离松安镇二里地的长平山下,要建军营,虽说现在太平,可也有山贼,有军营在,他们就不敢来捣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