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75章(2 / 2)

林小柔虽性格腼腆,但也喊了一声二伯,与长辈问好云云,才坐在一旁认真听长辈谈话。

贺山没呆一会儿,就去西街口,花了三十七文,从小摊上端了四碗热乎乎的羊杂汤。

林海见此不禁嗔怪一声:“唉,大山,费这钱做甚?”

“林叔,没事儿,路途远车上颠簸,窝头怎扛得住饿,喝碗热汤暖暖胃。”

林海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更认可了这个儿婿。

热汤下肚,在铺里歇息片刻,贺父便关了店门,领着人在镇子各处闲逛,直至贺渊散学,才返回上河村。

第63章

贺山家院门上贴着两张囍字, 院内人影走动。

于清将周夫郎送的桂花倒进簸箕里,均匀铺好放在架上晾晒,心里琢磨着, 正值桂花盛开时节, 后日贺渊休沐, 就叫他去村东头摇桂花, 回来发酵一坛桂花甜酒, 明日还能添一道桂花鱼。

周家就在隔壁, 靠着一门豆腐手艺, 平日里吃穿不愁。他家做生意大方,蝇头小利从不与人计较,大伙自然记得他家好,与村里众人关系融洽。

两家是妯娌,往来更是频繁。周家煮了一锅好菜,会让贺小云端一碗回家, 贺山闲暇时会去找周平喝茶或帮忙磨豆。

周平每日都会挑着箩筐去镇上走街串巷卖豆腐, 今早出发时特意嘱咐夫郎,有空就去贺家看看搭把手。

此时,贺母放下擦拭木桌的湿布对周夫郎说:“哪能劳烦你,别耽误了你生意。眼下大家伙忙完秋收,手里有闲钱,豆腐生意肯定更忙嘞。””再说明儿就置办六桌喜宴,我和清哥儿还忙得过来,这不云哥儿都帮着剥蒜呢。”

贺小云坐在泥巴墙处, 腿边摆着一口碗, 装了半碗剥好的蒜瓣。

他抬起头对周夫郎露出稚嫩的笑容:“周哥,现下忙得过来, 要是有啥事儿,我肯定去隔壁喊你一声。”

恰在这时,隔壁传来赵大丽的喊叫声:“周家的,大白天跑哪去了?莫不是趁公婆不在家,就想着偷懒了。”

周夫郎闻言不禁皱了皱眉。

贺母对赵大丽没什么好印象,早年就不喜这人,那张嘴跟淬了毒似的,仗着几分姿色,在村里勾三搭四。马家的莫不是眼瞎了,看上这等货色。

赵大丽隔三岔五去马仓家大闹,开头还能凑个热闹,听听八卦,但一段时间过去,难免吵得人心生厌烦,连带马仓家都无人交好。

贺母走到门口冲着隔壁喊道:“马家的,你嗓门忒太好了,镇上唱大戏的合该请你去当角儿。”

于清在一旁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赵婶子还是你有福气,嫁到马家不久,公婆就走了,没人立规矩不说,还能自己当家,瞧你头上簪的绢花,能值不少钱吧。”

赵大丽挎着篮子双手抱胸,眉毛上翘得意洋洋地回道:“还是清哥儿见识广,这东西可值七百文钱哩。”

除了于清以外,贺母、贺小云、周夫郎都愣住了,贺小云更是放下手中活计,跑到门口朝赵大丽头上簪着的绢花望去。

绢花栩栩如生,宛如娇艳欲滴的一朵牡丹花,不知是用什么布料做的,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格外光彩夺目。

赵大丽瞧见几人眼中的诧异以及贺小云满脸的羡慕,嘴角露出一抹不屑笑意,果然都是没见过世面的,也罢,今儿心情好,就让他们开开眼。

于清看了看三人发怔的目光,轻轻笑了笑,哥儿姐儿都爱俏,喜欢漂亮东西。镇上卖绢花的摊位不少,货郎也时常来村口卖杂货,其中就有绢花。

但价钱往往都是十文左右,再贵就没人要了。若非之前给贺母卖簪子,见过这种绢花,知道价格,今日听到七百文也会让他大吃一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