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虎,好哇。”
贺渊在屋里听见夫郎的声音,赶忙把想偷钱的手缩回来,从屋里跑出来,笑着说:“清哥,今儿咋回来这么晚咧?”
于清擦了擦额上的汗,说:“咱西街码头又新开了一家甜水小摊,这甜水生意是越来越难做喽。我这甜水才卖两文钱一大勺子,本来就挣不了几钱儿,真是,居然还来跟我抢生意了。”
贺渊心疼地说:“清哥,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也别卖了。娘一人带着两娃,忙不过来。咱家虽说不富裕,可不差那点钱儿,犯不着让你这么劳累。”
于清瞪了贺渊一眼,说:“你说得倒轻巧,咱家的田地都租出去了,眼下吃个菜都得花钱买。光靠咱爹一人挣钱,哪够一家子花销呢?”
贺渊被于清这么一瞪,委屈地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着:“我这不是心疼你嘛。”
于清叹了口气,说:“可日子总得往下过,咱们能挣一点是一点嘛。”
贺渊沉默了一会儿,说:“那要不我寻思寻思别的法子挣钱?”
第91章
于清直勾勾地瞅着贺渊, 眼里头带着些期盼,开口问道:“你能想出啥好法子不?”
贺渊把眉头皱得死紧,在小院里来回地晃悠, 没一会儿, 猛地站定, 说:“清哥, 我饿哩, 要不先做饭?夏天热得很, 我觉得没啥比糖水更好卖咯。”
这话一出口, 两人都不吭声了。
贺渊会弄的小吃不少,可到了夏天,最招人稀罕的还得是那些冰凉爽口的玩意儿。
但他也清楚,在码头这地界儿,卖冰沙、冰果汁或者冰酒,都不太现实。
且不说得花多少本钱, 单说码头那些卖苦力的汉子, 挣的都是血汗钱,平日里花钱可抠搜了,就连三文钱的肉包子,都觉得贵巴巴的。
贺渊心里暗忖,要是能在东街或者南街有个铺子就美气了。在那富贵地方,多花些钱弄些精致吃食,生意指定差不了,赚头也大。
可惜啊, 兜里没银子, 想都别想。自家的木匠铺在不起眼的西街,那些有钱的老爷少爷们, 压根儿就瞧不上,都不来这溜达。
于清先打破了沉默,说:“罢了,先做饭。再过一阵儿,爹收拾完铺子就该回来了。”
说完,他转身进了灶屋,麻溜地生起火,舀水淘米。接着,从角落里抱出南瓜,切成小块丢进锅里,打算煮一锅甜甜的南瓜稀饭。
贺渊坐在门口,手里攥着把空心菜,仔细地把老叶子择掉,再折成一小截一小截的。
于清拿着蒜头,靠在门框上剥着,边剥边说:“明儿我就熬两桶甜酒拿去卖。咱家这甜酒,别人不知道方子,做不出来,还能卖动,别的就不弄了,费工夫。”
贺母把剥好的豌豆装进布袋,说:“清哥儿,明儿我带着俩小的跟你去铺里,晌午也能帮衬着。”
“没事儿,娘,你看好小崽子就行,钱的事儿,你甭操心。”于清说完,转身进厨房,把蒜头拍扁剁碎。“阿渊,别磨蹭了,赶紧把菜洗了。”
贺渊应了一声,手上的动作加快了。
于清从泡菜坛子里捞出红萝卜,切成细丝,淋上辣椒油拌匀。
等贺渊洗好青菜,于清接过来,“刺啦”一声倒进锅里,大火翻炒几下,空心菜的香味立马就飘出来了。
于清一手拿着炒勺,一手扶着锅把,熟练地翻搅着。
这时,贺父抱着熙小宝,走进灶屋问:“清儿,饭快好了吧?”
于清回答:“爹,快了,再等会儿。”
说着,他又往锅里添了蒜末和盐,翻炒均匀,盛出来装盘。
南瓜稀饭煮得软糯香甜,配上泡酸萝卜,吃着可开胃了。贺母给每人盛了一碗稀饭,又端着一小碗金黄的南瓜粥,追着大孙子满屋子喂。
于清可不惯着孩子,熙小宝就乖乖地坐在儿童座椅上,吃着软乎乎的南瓜饭。
吃完饭,贺渊主动收拾碗筷,于清帮忙擦桌子。收拾完,天还没完全黑透,一家人就坐在院里乘风凉,微风一吹,凉丝丝的。
夜色越来越深,贺渊好些日子没沾荤腥了,早就按捺不住,躺在床上一点点凑到于清身边,压着嗓子说:“清哥,他们都睡了,你想不想……”
七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了,床上铺着竹席。贺渊像个火炉似的靠过来,让于清皱了皱眉:“不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