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媳赵氏教养良好,虽然心中也嘀咕,脸上却不露。
但那个嫁妆不错的二儿媳林氏,却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进来就笑:“祖母,母亲,新婚之夜三弟都在办公务。看来呀,将来拜将封侯也不在话下……”说完拿着帕子捂嘴笑。
她进门时,徐可才十三四岁,是个标致极了的少年郞。当时她就在想:他长大了,得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呀!
公主都尚得!
结果……嘿,却便宜了那么个穷嗖嗖的小家女,心里这个醋就别提了。
两位徐夫人看她一眼,还没说话,家中男子陆续进了门。
见徐老大人进来,连老夫人都得站起来迎。
家中老少男子,都是走科考入仕途的,一个个的老成持重,迈着四方步,衣饰也简捷大方。
脸上都没什么表情,应该也是知道了吧……
还没等说话……
有仆妇笑着来报:“老大人,老夫人。咱们三爷和三少奶奶来了!”
164情情爱爱
墨家,亲朋好友来了不少,很热闹。
但让王氏搞得,气氛都冷了不少。
自打墨达背上墨纹,她就开始呜呜的哭。
与她朝夕相伴,最贴心的女儿,出嫁了,从此,不能再每天见面了。
吃早饭时看不到,喝茶时看不到,晚饭时看不到……
欣赏不了她每天的装扮,不能拉着她在屋里低语。
那满腹的心事能与谁说?
谁还能那么理解她、宽慰她、给她出主意?
长子,都有了他自己儿子了,整天读书。墨宝天天想着功课和好吃的。墨青那丫头,除了好处,什么都不关心。
墨伊?
……呜呜,为什么这次嫁的不是她?把纹纹再给我留些日子啊!
越想越难过,谁劝都劝不住。
墨伊在女眷中穿行着,添茶和瓜子花生糖果。进去出来的,总能看到张得宝。他在男客那边,干着同自己一样的活……
瞧那没心没肺的笑,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
墨纹出嫁,他还添了十匹上好的布料,那成色,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皱了皱眉头:再这样下去可不成了!
其实,她学得张得宝没大家认为的那么傻。
比如,刚开始来家里的时候,就试探过大伯和三叔:表示有意于墨媛。
大伯私下问了三叔,三叔挺愿意的,但墨媛不!否定得挺坚决,还表示:“比他好的多得是”。
于是,大伯就委婉的告诉了张得宝。
从此,张得宝就再没提过这事儿。再到家里来,就是打着与墨帆交好的借口了。
可是,谁也不傻啊!
谁交朋友,会送那么多昂贵的礼物?
墨媛一个眼神,他就屁颠的跑来跑去?
三房,乐得合不拢嘴。三婶那个能闹腾的,那些礼,基本上都让她搬自己屋里去了。
也不想想,这些东西哪有那么好拿?
越想越着急生气,瞄着墨如山,见他送了客人走,就上去说找他有事。
指着进来出去的张得宝:“大伯,今天好几个人问他是谁了,伊伊该怎么回?”
墨如山看着那个家伙,脸上也有些尴尬,“我都跟张公子说了几遍了,也跟你三叔说过。可他们谁都不听……总不能把人赶走啊!”
“没让您赶走,但话还是要说清楚的。礼也不能再收了!”
“这话大伯也说过,可还是没人听。”他长叹一声:“其实,张公子为人豁达,做事体面,满心满眼都是墨媛。门楣也是咱们高攀的,我瞧着就不错。可墨媛那丫头,就是不吐口!”
“可她也没拒绝!”墨伊恼火的说:“他来咱们家什么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四姐有意,就应该让他回家跟家长说,请媒人上门。
如果不同意,明明白白的拒了。
而不是现在这样:拿着人家的东西,还使唤着人家。这样,别说对不起张公子的诚心。
四姐的名声也坏了呀!
如果被伯夫人知晓了,找到门上要个说法,那墨家多尴尬?四姐以后还能出门吗?!”
墨如山一听,也愁得慌,“得了……听你二哥说,张公子经常邀他去伯府。他父母,还很喜欢你二哥的!”
一听这个,墨伊便知道,大伯不跟张得宝说绝决的话,也是为了儿子着想。
二哥有这么个好朋友,哪方面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