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入土为安
◎傅薇的灵柩终是在衣冠冢的侧旁入土为安。◎
载着灵柩的车,在吱呀作响间缓缓驶上了山崖。
在车后面,跟着的是傅薇幼时的玩伴故友,来送她这最后一程。
越往高处走,海涛声越大。山崖在海边开阔处,温润的海风吹起夏绫额前的碎发,她不知道,风中这种咸涩的味道,是否就是傅薇记忆深处的故乡。
海天在眼前渐渐融为碧蓝的一色,直到在海崖尽头,夏绫看见了那座坟墓。
这衣冠冢并不很大,用层层叠叠的礁石垒砌出一座约六尺见圆的墓冢,在墓埕上,还遗落着厚厚的香灰,证明着这里没有被人遗忘。
而唯一不寻常的是,这座坟冢的墓碑,却足有半丈宽,上面密密麻麻刻了许多小字,夏绫走近才看出,那竟是一个一个的名字。
夏绫蹲下身,认真且虔诚的一列列看去,上面的人多为陈姓、林姓、黄姓,有两个字的,也有三个字的,有男人的,也有女人的。
墓碑不会说话,可夏绫却冥冥之中有种强烈的信念,这些名字,都曾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灵魂,从不曾消散,依旧弥留在这世间,等待或保佑着他们所珍爱的人。
终于,夏绫在近百个人名中看到了两个她熟悉的姓氏,傅潮生,傅松。
她的眼眶霎时温热,这便是傅薇的父亲与兄长,是阿澈的外公与舅父。虽然夏绫与他们从未曾谋面过,却好像是已经认识了许久的长辈。他们一定很温和善良,可以教养出傅薇这样清澈如水的女儿。
夏绫想,若自己能与他们见面,傅薇一定会拉着她的手,坐在家中的小院子里,让外公泡一壶香茶,让舅舅煮一碗鱼羹,然后笑着对他们说,阿爹,阿哥,这是我的乔乔呀。
里长的声音适时从耳边响起:“我们迁居回来之后,曾经历经过那场劫难的人重新聚在一起,把能回忆起来的邻里相亲的名字都刻在了石碑上。”
不知是否因为高处的海浪声更大,里长的声音里包含了一丝沧桑:“咱们的同胞啊,不能做那些异族倭贼刀下的孤魂野鬼。好在这些年,朝廷对海防越来越重视,我儿子也到海防营中当兵去了。我们这些靠海过日子的渔民百姓,无非就图一个安稳太平,能吃口饱饭。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我们就心满意足啦。”
夏绫看向傅薇的棺木,心中忽而有了一种奇异的碰撞。
鲜有人会再知道,这个出身普通的渔家女,却是这个庞大帝国皇帝的娘亲。因为她曾经的到来,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这个帝国走向不同的历史轨迹,从而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这其中也包括夏绫的。
夏绫走到海崖边,面对着从东方广袤天地间吹来的飒飒海风,眼前的万顷波涛似乎已将她融化在这片蔚蓝的天海之间。
她知道,再往东走,在海的那一侧,还有一座岛国。那里是那群倭贼的老巢,也是秋鹤的家乡。
夏绫有一种感觉,在未来不知道的某一天,两个国家之间终会有一场战争。但她相信,我们一定不会是输的那一方,因为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是如此深沉的爱着他们的手足与故乡。
*
傅薇的灵柩终是在衣冠冢的侧旁入土为安。
在她的墓碑上,也没有再给她冠上多余的称号,而只是简简单单“傅薇之墓”这四个字。就如同衣冠冢中埋葬的上百个灵魂一样,永远与这片天海长眠。
夏绫在傅薇坟前磕了头,上过香,她心中最沉的一份担子,终于着实的落在了地上。
她终于践行了对傅薇的诺言,带她回了家。就让她好好长眠在这里,与家人团聚吧。
夏绫走下山崖时,见汪千户等一行锦衣卫皆已整装待发。
她前去询问道:“这是?”
汪千户对夏绫抱拳施了一礼道:“陛下有令,待棺木入土后,我等立即返京,不得逗留。所以同姑娘道个别,我们这就准备出发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