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婵点头道:“你若能了达此理,便不为外境所惑,不为执念所困,如今你金榜题名仕途亨通,过几日迎娶娇妻洞房花烛,人生四大喜你占了俩,如你所愿了,出甚么家、当甚么和尚!”
萧旻面无表情不言语,见她欲要离去,叫住道:“你别忙走,自你嫁了九叔,匆匆南下行商去,我一直如云雾里,稀里糊涂的,你要我放下执念,总要助我理清才是。”
林婵环顾四周道:“总不能站在老太太院门前说。”迈步往花园方向走,萧旻跟在侧,林婵道:“你想问甚么?”
萧旻问:“你为何要匆匆嫁给九叔?”
林婵心底好笑,这人读书读傻了,这也想不明白。她道:“那时老太太、大爷大夫人给我三条路选,一选回杭州,赠百银。二选嫁九叔。三选做你的妾。我不能回杭州,令爹爹为难。不甘做妾,令自己蒙羞;我孤立无援,无处可去,唯有嫁九叔一条路。”
萧旻问:“我全然不知,你为何不告我?”
林婵道:“我托人传信儿给你,传回你的话,说事以至此,不便私下见面,怕损了我的名节,还说男子志在仕途,不溺风月,请我成全。”
萧旻皱眉道:“你托了何人传信?我并未收到,更不会说那些混帐话。”
林婵平静道:“现在追究有何用!”
萧旻咬牙道:“我再问你,你何时知老太太她们合着伙骗我的?”
林婵坦承:“你爬墙头来找我那次。”
萧旻道:“你既知了,我也在面前,为何不说?你也骗我!”
林婵反问:“说了又如何?你能争得过老太太、大爷大夫人?她们让全府上下、瞒你跟铁桶似的,暗度陈仓一次,便能二次。旻少爷,你争不过的。”
萧旻道:“你不让我试试,怎就知我争不过?”
林婵笑了笑。萧旻见她不屑,怒从心头起,冷冷道:“你笑甚么,为了你,我连死也不怕,为何不让我争一争?”
林婵不笑了,说道:“旻少爷,十四年前,我随父母亲离京时,年纪五六岁,你那会儿不过十一二岁,历经数年再见,感情何至深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你官家子弟,众星捧月,事事顺遂,未历过人生波折,忽遭国公府内自上而下的欺骗,深受打击,你实非为我,是为被欺骗,过不去这个坎儿。”
萧旻道:“我在你心底,竟如此不堪?”
林婵叹气道:“你何苦哩!过些日便迎娶徐家女儿,热闹闹的!”
萧旻道:“见你时是隆冬腊月,自那后,我心覆冰雪,难以暖回了。”不再多说,转身朝石桥儿走,林婵怔怔看他背影,莫名觉得可怜,终是扬声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旻少爷,春色已满园,你看不见么?”萧旻没回头。
不远松墙后,李氏和雪鸾悄悄听觑,眼见林婵也没影了,李氏骂道:“好个贱妇,死了丈夫,一回来,先再老太太面前辱我,再撩拨我的旻儿,辱我我忍,敢动旻儿一根寒毛,我弄不死她,她方才满口甚么春,野猫儿发春哩。”雪鸾不敢言。
萧旻回至书房,萧书忙迎前伺候,脱去官服,摘了冠帽,系带蓝帻,见他坐了,面色不善,忙斟盏滚滚的茶来,摆他手边。萧旻沉默半天,问道:“书儿,你做我长随多久了?”
萧书回:“十多年哩!”
萧旻问:“我待你可好?”
萧书道:“胜似亲人的好。”
萧旻冷笑一声:“那你还与她们合起伙骗我。”
萧书慌得跪下道:“小的以后再不敢了。”
萧旻又问:“我当时进宫撰书前,你可收过林小姐托人送来的信儿。”萧书赌咒发誓未曾收到。萧画隔帘禀告:“惠春来了。”
萧旻让进来,命萧书退下。惠春来送鸡汤,舀了一碗儿递上,萧旻接过吃了口,似随意道:“我今儿去见老太太,路上遇见九婶,聊了两句,倒提及你。”
惠春笑问:“九奶奶提我做甚?”
萧旻道:“她说当年带嫁妆刚进府,你待她最好。”
惠春笑道:“正是年除夜,天寒地冻的,她房里火盆熄了,炭也用光了,我跑几个院子,才在九爷那儿借到半袋兽炭送过去,否则冻一夜,非死即伤。”
萧旻道:“你倒心善的很呢。”话锋一转:“她托你交我的信,你交哪去了?你告诉她,我说的,悔婚之事以至此,不便私下见面,怕损了小姐名节,还说男子志在仕途,不溺风月,请她成全。”惠春脸色苍白,双膝跪地。
萧旻淡道:“事过境迁,你不必害怕,我问问而已。她那封信去哪了?”
惠春低声道:“我给了老太太。那些话儿,也是她让我骗九奶奶的。”
萧旻道:“你为何要这么做?”
惠春道:“老太太让我去她房里伺候。”
萧旻讥嘲问:“毁人姻缘,如拆十座庙,你就不怕报应?”
惠春含泪道:“我不过是个丫头,命如草芥,报应就报应了。但毁旻少爷姻缘这顶大帽子,不该扣我一人头上。”
萧旻笑起来:“你说的极是!”
惠春听他笑得碜人,硬着头皮劝慰:“九奶奶都放下了,爷也放下罢,往事不可再追,往前看才是真,新奶奶不日进门,听闻十分美丽贤淑,才艺名动京城,爷该开心才是。”
萧旻笑道:“你们皆让我放下,煞费苦心。”命惠春退下,不再多看她一眼。
第130章 端倪
接上话。且说魏寅,到仁庆楼门首下马,穿廊过院,隐隐听得曲声,侍卫撩起帘子,内房灯火通明,伶人弹琴唱歌,只见太子朱宁煜边吃酒,边饶有兴致听着,他上前半跪见礼,朱宁煜赐坐,笑道:“这伶官喉若箫管,逸响回风,你也来听。”
魏寅称谢而坐,正唱一出《断密涧》,两个伶官戏声抑扬顿挫,唱念做打颇为圆稳 ,听得:贤弟把话错来讲,细听愚兄说比方,昔日里韩信某家邦,未央宫中一命亡,毒死平帝是王莽,千刀万剐无下场,李渊也是个臣某主,他本是真龙下天堂,说什么真龙下天堂,孤王看来也平常,此去借来兵和将,带领人马反大唐。
其中个伶官忽然跃起,腾空走步,剑指朱宁煜面门而来。朱宁煜端坐不动,魏寅甩一把绣春刀,自伶官穿胸而过,朱宁煜镇定吃酒,侍卫进来将尸首迅速抬走,台上伶人唬得战战兢兢,皆跪地求饶。
朱宁煜开嗓唱道:你好比人心不足蛇吞象,你好比困龙痴想上天堂,任你纵有千员将,雪霜焉能见太阳。他问:“我唱得如何?” 伶人不敢开言。他觉无趣,摆手命退下,待无闲杂,问魏寅:“萧云彰还活着?”魏寅点头称是。
朱宁煜笑道:“我就知他,表面清风明月,满腹阴谋诡计。当年在老师家读书,独不受我戏弄的,便是他,现又在何处?”
魏寅道:“往临清运灯油去了。萧尚书的人在盯他。”又问:“殿下可知这伶人受谁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