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 分卷阅读3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83(1 / 1)

云冉颔首,她靠在椅背上歇了一会儿,便继续做针线。 她让红袖搬来绣凳,跟她说着话。 红袖说:“娘娘的手艺比以前还要好了,这针脚真是整齐。” 姜云冉笑了一下,她说:“我时间多,想做便做,想歇就歇,自然做的好。” 的确是这个道理。 红袖就笑着说:“奴婢不行,奴婢老是静不下心来,手艺倒是退步了。” “以后不那么忙了,就能练回来,”姜云冉说,“你如今这么忙碌,还能不忘手艺,可见的确是真心喜爱。” 两个人正说着话,垂花门处忽然传来吱嘎一声。 姜云冉下意识往前方看去,就在窗户的缝隙里看到景华琰熟悉的身影。 隔着游廊花窗,隔着荷叶田田,两人却准确寻到了彼此的身影。 四目相对,温柔无言。 景华琰对姜云冉颔首,大步流星往回走。 人未至,声先行:“今日下午又睡足了?” 姜云冉笑着起身,站稳之后才往前行去。 景华琰踏入凉爽的寝殿,没有立即靠近姜云冉,先去隔间洗漱更衣。 “睡足了,左右无事,就等一等陛下。” 姜云冉站在隔间外,看着他干脆利落洗漱。 宫人都退下去,这会儿也不用伺候。 “等我做什么?” 景华琰仔细擦干净手脸,又把外衫换下,只穿着素白中衣同姜云冉回到寝殿。 “等着陛下回来,好暖一暖床。” 景华琰愣了一下,随即便笑出声来。 他握住姜云冉的手,低下头抵住她光洁的额头。 “边关暂时还稳得住,”景华琰说,“朕也稳得住。” “阿冉不用忧心我。”w?a?n?g?址?发?B?u?Y?e?ī????ǔ???ε?n?????????5????????? 第147章 晋封姜云冉为正一品皇贵妃。 七月初,九黎爆发大战。 西狄筹谋数月,集结了数万兵马,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里,忽然出现在九黎城门之外。 他们选择的时机非常巧妙,当时士兵们正在换班,疏于防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ⅰ????ü?ω?ě?n????〇?2?????c?o???则?为?山?寨?站?点 当夜,西狄一举攻入西城门。 西狄士兵进攻九黎,为的无非是粮草,一攻入城中便开始抢掠粮食财物,惹得百姓四处逃避,苦不堪言。 不过西狄的势头还没开始,就被打断,定国军先锋营振虎将军庞右率先赶到,立即回击,剧烈的战事一触即发。 这一场战事足足打了三日,从阴雨绵绵打到艳阳高照,最终以先锋营折损两千,西狄龙蛇骑兵折损三千为代价,弄了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眼看偷袭未成,西狄大将南院大王阿兀戍果断撤兵,当即撤出西城关。 以当时的情形和两边的兵力,久经沙场的庞右不应该追击,但他不知为何,竟率领五千先锋营直接出城,想要击杀阿兀戍。 结果可想而知。 阿兀戍即便在西城关一战败给庞右,不是因其用兵不力,只因城中地形狭窄,不便骑兵骑射回击,且西狄士兵不熟悉道路,这才败退。 可一出西城关,外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可就是阿兀戍的天地了。 第一封战报抵达东阳围场时,庞右不顾属下劝阻,已经出城。 景华琰震怒。 可事情已经发生,无力挽回,景华琰直接下令在礼泉、乌城和甘邑等地调遣军队,集结精锐部队立即开拔九黎。 这几日的鏖战,先锋营死伤惨重,若是没有先锋兵力,很难同西狄抗衡。 军令和粮草还没来得安排完善,第二道战报便抵达东阳围场。 庞右果然不敌阿兀戍,战败身亡,他带出的五千先锋营死伤过半,只剩两千人逃回九黎,多受伤未愈,无法再上战场。 这个结果,让定国公沈穆怒火中烧,当即便亲自调兵,准备迎战。 消息传回东阳围场,本来悠闲惬意的避暑岁月也戛然而止。 围绕东阳行宫设立的官驿气氛异常低迷,几位凌烟阁阁臣和兵部的老大人们皆面容整肃,看着军报久久不语。 姚文周看众人一言不发,叹了口气。 “陛下并非能忍让之人,如今只余一个西狄,若是放任不管,定要酿成大祸。” 兵部侍郎也开口:“西狄与鞑靼不同,近年来吞并数个草原部族,今已声势浩大,若不击溃,后果无法想象。” 九城兵马司都督冯季啐了一声,难得骂了一句:“干个球的,咱们大楚天朝上国,还怕它个异族不成?” 吏部尚书年铮海习惯性和稀泥:“几位大人莫要争执,还是听听姚相有什么说法。” “如今最重要的,是陛下的意思。” 姚文周看了看他,目光一转,落在了郑定国身上。 这位老大人,可是沉稳得很。 别看姚文周是阁首,但郑定国才是这几位阁臣中资历最老也最能揣摩上意的。 大多数时候,姚文周对他都很尊重。 没人会故意同好日子过不去。 郑定国捋了捋发白的胡须,眉目淡然:“陛下,怕是想要御驾亲征。” 这几个字说出口,班房中倏然一静。 过了片刻,枢密使牧锋淡淡道:“即便陛下要御驾亲征,如今也时机成熟,并无不妥。” 牧锋是景华琰一手提拔上来,对他忠心不二,也十分认可这位年轻皇帝的雄才大略。 出来反对的,居然是脾气最好的孝亲王。 “这可不成啊,”他愁眉苦脸,“陛下膝下单薄,两位小殿下还年幼,若御驾亲征,于国祚不利。” 有些话,他没往深里说。 大皇子那病歪歪的身体,能不能长大还不好说呢,若是陛下当成出了什么意外,这龙椅要换谁来坐? 虽然大公主健康,也不提大楚未曾有过女皇的先例,就光看她外祖姓姚,怕就与大统无缘。 倒是郑定国老神在在,甚至还吃了一口茶。 “这不是还有贵妃娘娘。” 贵妃娘娘腹中可还有个小殿下。 孝亲王顿了顿。 “的确是这个道理,可贵妃娘娘还没生呢……” 郑定国睨了他一眼,见他满脸愁苦,忧心忡忡,倒也是一心为国。 他安抚道:“咱们在这里揣摩上意都无用,为今之计,便是做好自己分内的差事,各司其职,准备兵马粮草,安抚百姓,督办好各州府的夏日防汛,才是重中之重。” “一旦打仗,粮草至关重要,今年的秋收一定要稳扎稳打,不能出一点疏漏。” 老大人不愧是多年老臣,就是沉稳。 他这样一说,姚文周也慢慢冷静下来。 他其实也很担心,怕景华琰一意孤行,非要御驾亲征。 “陛下年少英姿,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奇才,若他御驾亲征,必能士气大振,说不定能攻入西狄王庭,把西狄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