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之后,她又为贾母擦梳头,为贾母戴上她生前最喜欢的金冠……
听到荣庆堂丫鬟传来的消息后,贾赦、贾政、贾璋、黛玉等人全都心神一震,眼睛瞬间酸楚起来。
他们全都匆匆穿了衣裳,飞奔至荣庆堂,见到贾母身体僵直、眼睛紧闭的模样后,贾赦、贾政、贾璋、黛玉、湘霓他们更是心里憋闷,忍不住哭泣起来。
一时之间,荣庆堂内哭声大作。
至于那些并不想为贾母离世哭泣的人,见到这副场景后,也伪装出难过的样子。拿着帕子擦着他们莫须有的眼泪。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贾母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
即便去世,也是喜丧。
无论是贾赦、贾政,还是贾璋、黛玉,亦或是其他人,他们早都做好了贾母可能在某一天突然离世的准备。
因此他们虽然悲恸,但还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情悲伤到大病一场。
除此之外,贾母是在梦中去世的。
离世的时候,也没有经历过任何痛苦。
从这一方面来看,贾母她的的确确是一个福深之人。
第225章 贾母安排王氏去世,贾族治丧贾璋丁忧
贾母在梦中撒手人寰, 享年九十六岁。
在得知贾母离世的消息后,荣国府内响起通传白事丧讯的云板声。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蒙着脸, 穿着黑衣裳,把自己完美掩藏在夜色中的婆子, 悄悄地走进西大院小佛堂。
而这个人, 就是贾母提前安排好的、专门用来处置王夫人的后手。
没错, 贾母她已经老了。
但贾母她不是老糊涂,她的头脑依旧很清醒。
她当然会担心,失去她压制的王氏, 会抬着孝道的大旗, 在二房内外搅风弄雨。
所以, 贾母早就拿定了主意。
在她离世时,王氏也要跟着她一起去见阎王。
否则, 她就算走了, 也难以安心。
既然拿定了主意, 贾母自然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并且要提前做好准备。
她当然考虑到了自己可能因为疾病等原因突然逝世,来不及带走王氏的情况。
所以,听到云板声后,沈婆子就潜入西大院小佛堂, 预备着要送王夫人上路。
沈婆子年轻时,是贾母的大丫鬟。
不但如此, 她还是贾母身边历任鸳鸯中的一位。
不过,与其他鸳鸯不一样的是, 沈婆子不是荣国府与史侯府的家生子。
她是因洪灾流窜到京师的灾民。
在她即将饿死时,出门施粥的贾母给了她一口饭吃。
在得知她父母离世后, 又花银子买了她,给她丧葬银子,让她发送死去的爹娘。
后来,贾母很喜欢这个机灵的丫鬟,遂把鸳鸯这个名字赐给了她,提拔她做大丫鬟。
在沈婆子年岁到了后,贾母将其嫁给荣国府的铺子管事。
除此之外,还陪送了沈婆子一份体面嫁妆。
因为这些往事,沈婆子一直都对贾母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在贾母叫她来府里,交代她送王氏上路的事情时,沈婆子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答允了贾母的请求。
老太太待她恩重如山,她自然要报答老太太的恩情。
只要能解决老太太心中忧虑,即便粉身碎骨,亦然在所不惜。
更何况老太太还答应她,事成之后,就把提前存在汇通钱庄的千两黄金送给她。
汇通钱庄的票据,老太太已经已经提前交给她了。
而去汇通钱庄取钱的信物,则在老太太的心腹大丫鬟琥珀手中。
待到事成后,琥珀就会按照老太太的吩咐,把信物交给她。
沈婆子年纪一大把,早就不怕死了。
所以,她还是很愿意冒着丢掉性命的风险,给儿孙后代换来更好的前程,顺便报答老太太的恩情的。
于是,在王夫人听到云板声,忖度着死了的人是不是老太太时,一双隐藏在暗处的手伸了出来。
沈婆子手中的白绸缚住王夫人的脖颈。
身为管事媳妇,沈婆子的生活条件很不错。
与这些年来顿顿吃素且经常生病的王夫人相比,沈婆子的身体健康得要命,力气更是简直大得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