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轻声问:“可确定了?”
王熙凤道:“这种事情,都不会在明面上说,一般走的联姻的路子,旁的人谨慎一点的,不会这么直白。”
徐乐点头,是这个道理,只接了一句:“宁安伯还是太着急了。”沉不住气的人,最终的结果,不会太好。
王熙凤打出一张牌,来了个杠上花,脸上的笑,就没落下来过。
徐乐听众人闲聊,从她们的谈资里,听出了不少的事情,太子之位久久未定,京城里的这些勋贵也坐不住了。
赏花宴结束,徐乐又组织了一次赏花宴,这次请的是来往的清流人家。
廿四日,兕姐儿便要入宫,因着兕姐儿是皇帝下旨召入宫的,一应待遇,按才人、赞善走,内廷派了马车来接,按才人、赞善的待遇,兕姐儿还能带一个丫头进宫。
兕姐儿想了想,选了一个年纪稍长的丫头,名唤锦心的,这丫头老实不爱说话,容貌也寻常,胜在听话。
兕姐儿觉得,在宫里,不需要太伶俐的丫头,听话本分的,才是首选。
徐乐与青娘并三个孩子,在门前送兕姐儿,煜哥儿与猊姐儿眼泪不住的落,但想着姐姐往日里的叮嘱,都只哭,不曾言语一句半句,怕自己说错了话,冒犯了圣意。
徐乐素日里虽然宠孩子,但不骄纵,教导过他们,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
兕姐儿红着眼,上了马车。
木棉在一旁,打点宫人。
锦心背着包,手里抱着一个匣子,匣子里放的是面额不等的银票,在宫里不管做什么,都少不了银钱的打点,徐乐给了不少的银钱,现如今她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马车的车轮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看着远去的马车,徐乐有两分不舍。
回府后,便对木棉道:“你给温淑仪那边传信,就说上次的信我收到了,叫她在宫中一切小心。还有,司琪、星罗她们,也安排妥当了,叫她放心。再安排我们的人,到温淑仪身边伺候。”
“是。”
第17章 女官陈煊
“你叫什么?”皇帝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小姑娘虽然长得比同龄人高些,但怎么看,都是一副稚气的模样。
“下官陈煊,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兕姐儿按照礼仪,对皇帝行叩拜大礼。
“煊,意为人才出众,谋职可居官,谋商可发财,有光明灿烂之意,你的母亲对你的期望很高。”皇帝道。
兕姐儿直起身子回道:“母亲说,希望下官做个有用之人,为臣就忠君爱国,为皇尽忠,为商就广施仁义,为百姓谋福,通过商业,让百姓受益。说臣虽是女子,但也要有志气。”
皇帝听了此话,十分的满意,便道:“你的母亲,将你教导得很好。起身吧。”
兕姐儿便磕头谢恩:“陛下万福!”
起身后,皇帝就对夏守忠道:“她年纪还小,叫楚嬷嬷带她。”
“是。”夏守忠领命,他是御前的总管,要一直伺候在皇帝身边,就叫徒弟进宝带兕姐儿去见楚嬷嬷。
楚嬷嬷是御前资历最老的一个女官,是太后当初拨到皇帝身边伺候的女使,后来皇帝登基了,她就成了御前一品女官。
楚嬷嬷冗长的脸,年岁比皇帝还大好几岁,瞧着已经有了老态。她神色严肃,不苟言笑,瞧着不是很好相处。
兕姐儿仗着自己年岁小,就在她跟前撒娇卖痴,浑然不惧她的冷脸,不到半个月,楚嬷嬷就冷不下脸了。
兕姐儿在御前,御前的宫人待她都比较好,一是她身份不同,是皇帝亲自下旨召进来的女官,二是她家世好,有个得用的母亲,徐乐在兕姐儿进宫后,打点了御前上下,大家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这打点,皇帝是知晓的,徐乐又不是为了什么御前消息,只是为了女儿在御前能好过一点,这点子面子,皇帝还是给的,还问过陈守礼,他得了多少打点的银子。
陈守礼竖了两根手指,皇帝感叹道:“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恭夫人倒是一番慈母心,出手够大方的。”心里想的是,这御前上下打点,只怕抛洒出去小几万,还不如“打点”一番自己,自己作为皇帝,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皇帝心里的想法,徐乐是不知道,不然高低得砸钱,让皇帝给兕姐儿开个小灶。
兕姐儿在御前,主要做的就是给皇帝泡茶、端茶的工作,除了锦心外,她手底下还有三个奉茶宫女。
皇帝身边的奉茶宫女,容貌都不差,这个职位也是竞争力最大,好些宫女就想着奉茶的时候,皇帝能看上自己,做第二个齐昭仪。
齐昭仪当初就是皇帝身边的奉茶宫女,那时候还是在王府,她生得小巧玲珑,长了一张无害的包子脸,总是笑脸迎人,一来二去,当时还是王爷的皇帝就注意到她,成就了好事,也是她有福气,就伺候了三五次,有了身孕,就成了王爷的侍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