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也不赞同道:“娘娘若对什么好奇,尽管吩咐学生,不可以身犯险。”
沈云萱不好意思道:“知道了,放心吧,太医都说了我身子极好。对了,还有本游记说他去了大海的另一边,那边有好多国家,有好多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这里的东西他们也没有,他去那边交换,还大赚了一笔。皇上,哥,你们听说过吗?在那么遥远的地方真的有很多别的国家吗?还说他们长的蓝眼睛、绿眼睛、黄头发,那不是妖怪吗?”
皇上和沈钧没见过外国人,隐约听说过,不知真假,只能确定北边有个红毛子国,若游记的记载是真的,难道远渡重洋真的能抵达很多其他国家?那里还有本朝没有的好东西?不过游记也可能是胡写的,毕竟一般人根本无法远渡重洋。
皇上心里把这件事记了下,历史上那么多朝代,沈云萱看到的记载说不定就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记下的,后来流失了,恰巧被沈云萱看到。若有机会,他希望能验证一下,那个番柿就有可能是外国流传过来的。
沈云萱又思索着说:“稀奇的东西,好像有个人说路面太颠簸了,想研究能让路面平坦不怕风雨的东西,推测什么水泥,但他没试验成功就病死了。还有说火枪应当可以连发,威力很大,猜测有厉害的人可以把造出射程很远杀伤力很大的火枪,那在战场上就无敌了!
不过好像从来没听谁造出来过,大概都是异想天开的设想吧。
对了!还有希望多一些农具的,说弯腰种地太累了,要是能站着就播种插秧就好了,还有说收割太累,要是能拉个车一走一过全收割就轻松多了。对了对了,还有人看羊身上那么厚的羊毛,说要是自己能把羊毛穿身上肯定保暖,还有说鸡鸭冬天也不怕冷,不知道它们的羽毛绒毛能不能穿身上……”
沈云萱自己说着说着都乐了,皇上和沈钧也觉得这些东西天马行空,真的是异想天开,如同每个人无聊做的梦一样,都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皇上倒是想到了火器,火枪和大炮都是有的,但没有沈云萱说的那样好,也无法大规模制造,给每个战士都配上,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走火。沈云萱的话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也许他可以找到这方面的人才,秘密研究更好的火器,若能研究成功,他这边的势力将大大增强。边疆也不会再经常战乱了。
沈钧则是想到了农具、鸡鸭绒和羊毛,这些他在乡下经常见,总觉得有点道理,值得研究。但如今毫无头绪,也只能找一些人在庄子上先研究着看看。
沈云萱见他们听进去了一点,垂下眼高兴地继续吃东西。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她正好说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让他们知道她看过的东西真的很杂,这样将来再拿出什么也不会太让人震惊。
至于那些杂书都是从哪来的,也好解释,她娘的嫁妆里有很多从方家带来的书,方家曾是将门世家,三代人上百年征战,搜罗到什么都不奇怪。而她的书又被沈钰毁掉许多,珍贵书本的消失就由沈钰背锅了,都能解释得通。
最主要的是,记忆之书是她一个人的秘密,任凭其他人想破头也想不到她有这样大的机缘,所以就算她一个人看到了许多杂书上的好东西,别人也只会归为她看的杂书太多,她记忆好,她运气好,仅此而已。毕竟真相是谁也猜不到的,别人能调查到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三人欢声笑语地用了晚膳,沈云萱连睡觉的时候都是笑着的。
之后沈钧就住到了皇庄,一边读书,一边和几位太医秘密试验牛痘。偶尔休息时,他便蹲在农具、鸡鸭和羊面前琢磨怎么能让它们更有用处。
沈家人找不到他,还以为他是因为和沈修远吵架,离家出走了。这可把沈修远吓坏了!
如今沈家因为沈云萱和沈钧备受关注,沈钧明显是下一代最出色的继承人,沈修远骂他是想压服他不是想让他走啊!再说要是让沈云萱知道他把沈钧骂走了,还不一定怎么对付沈家呢。
沈修远连忙派人去找沈钧,又不敢大张旗鼓地找,怕被外人知道。时不时有人登门拜访沈钧或送请帖邀沈钧小聚,沈修远都说沈钧外出了或读书不见人,把他们挡了回去。
直到沈修远愁得连觉都睡不着时,沈钧才叫人送了个口信回来,说自己在外面住了,免得读书被打扰。
沈修远又气得脸红脖子粗,在家还能被谁打扰?不就是和家里人不和吗?
想到这,他又怪上了刘氏,怪刘氏不容忍,太狠毒,害得沈钧、沈云萱和家里离心。刘氏则是对沈铭掩饰不住的失望,每次看到沈铭都长吁短叹,还叫小厮书童盯着他读书,让他三年后必须考上。
沈铭从前有多喜爱书本,如今就有多讨厌。他相信本来他是能考中的,就是因为刘氏一直唠叨让他起了逆反之心,不再苦读,之后沈云萱和沈钧的出色又影响了他的心态,他才没发挥好,落了榜。
结果父亲的注意力全在沈钧身上,母亲只会怪他没考上,他还要怪他们把他的生活搅得一团糟,连亲事都说不到什么好的了,他真的不明白,他们当初为什么要把沈钧接回来?
沈钰实在受不了家里压抑的气氛,更受不了母亲和他们兄弟姐妹都成了笑话,从前被他看不起的沈云萱、沈钧却风光无限。所以他求父母送他去战场拼军功,刘氏不同意,他就跪在祠堂不起来。
之后沈修远和刘氏只好答应了,给他一队护卫,还亲自去拜访谢家,让谢父给谢琨写了一封书信,沈钰到了边疆就去找谢琨,让谢琨安排。这样既能锻炼沈钰,又能保护沈钰。
也是因着谢父痛快地写了书信,刘氏才终于觉得沈云蓉嫁到谢家有些好处。而且沈云蓉出了事伤了身子,无论怎么说都是谢家美照顾好她,那谢家就是欠沈家的,将来在朝堂之上,谢家自然要帮扶沈家。
于是刘氏和沈云蓉又走动起来,几乎把她看成是目前唯一能帮自己的孩子了。沈钰也带人奔赴边疆,兴奋激动地准备上战场立功。
而沈云萱不清楚宫外这些事,也不在意。她上辈子该报的仇都报了,这辈子更多的是享受新的人生,对那些人是想起来顺手整治,平日里大多时候都想不起来。
这段时间她代理宫务,已经彻底摸清了宫里的情况,便开始动手整顿了。上辈子她把谢家管理得极好,记忆之书中还有开公司管理大企业的知识,她结合了两边的优势劣势,制定出最符合宫里的新规。
她也没自己拿主意,特意找来李妃和丽嫔商量,然后带着她们去向太后请示,经过太后同意才推行新规。
新规奖惩条款更清晰明确,上下级的职能也更清楚,还增加了培训与考核。表现优秀的可以学习精进技能,考核不通过的则调换岗位,挖掘天赋。总之就是不养闲人,别想偷奸耍滑,一切都看能力。
新
规一推行,宫里各处省去了很多繁文缛节,办事效率就拔高了一大截。上级苛待下级的事也减少了许多,且沈云萱增添了匿名投诉机制,也大大震慑了那些爱欺负别人的宫人。
刚开始很多宫人心里都不满,觉得沈云萱没事找事,但习惯了新规之后,才发现只要他们好好做事,新规对他们是极其有利的,他们能赚到得更多,爬得更快。尤其是小宫女、小太监,终于有了出路,对沈云萱都万分感激。
沈云萱更改宫内规矩,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负责采购的,突然要有明细价格,比市井贵的东西还要有采购理由,顿时寸步难行,缩减了好多油水。总管立即就去太后跟前哭穷了。
太后叫人去问问沈云萱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沈云萱亲自来了。太后忙说:“你怎么还过来了?外头下着雪呢!早知道就不叫人去说了。”
总管一听,心里就是一凉。太后居然这般疼爱贤妃?那今日怕是讨不到好了。
沈云萱笑说:“母后被人扰了清净,臣妾自然要来看看。”
总管脸色变了变,急忙请罪,沈云萱却没给他说话的机会,落座后似笑非笑地说:“皇宫之中,用些好物本是寻常,本宫也不是那不通情理之人。但几文钱一个的鸡蛋,宫里买的要三两银子,这是金鸡下的金蛋?”
总管愣了一下,额头冒出汗来,“娘娘有所不知,给宫里各位主子的吃食都要选最好的,鸡蛋自然也是特殊养大的鸡下的蛋,那鸡自小吃的就不同,乃是精心养育……”
“叫太医看过了吗?若吃五谷杂粮,十几文一个鸡蛋也够了吧?三两一个,怕是吃的昂贵药材。谁知道里头有什么药性,伤不伤身?哪里养的?谁养的?宣进宫,命太医验看。”沈云萱喝了口茶,淡淡道,“还是说,有人中饱私囊,吞了这差价?”
总管立马磕了几个头,“奴才冤枉!冤枉啊娘娘!”
沈云萱继续说:“边疆起了战事,皇上为国库之事忧心,我等后宫之人帮不了什么忙,只能想法子定些规矩,让皇上省心些,且俭省些,希望边疆的将士们能吃饱。这三两的鸡蛋,本宫吃着和几文钱的鸡蛋无甚差别,其他许多物件也是如此。
你竟跑到母后跟前哭诉,是对本宫不满?还是另有私心?”
“奴才不敢!奴才万万不敢啊……”总管已经满头大汗,后悔不迭。可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沈云萱直接叫人把他带下去,又叫庄嬷嬷、秦嬷嬷带人去查账,显然要杀鸡儆猴了。
等一众人退下去,太后先关心沈云萱累着没,又欣慰地拍拍她的手,“看你处理得这么好,哀家就放心了。皇上这个封号真是没取错,贤字最衬你!”
这总管是第一个撞在沈云萱手里的“大官”,沈云萱直接命人严查,搜集了他所有的罪证交给皇上。这次并没有牵出萝卜带出泥,毕竟变动太大容易出问题,要一点一点来,所以也没有引起其他人的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