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命人抄了总管的家,判斩立决。
自此宫内风气为之一清,沈云萱也正式立了威,在宫人心中比皇后都有威信,所有人都老实做事,不敢动小心思。宫里一下子安生了起来,连皇上都感觉到舒服了。
而且不久后,皇上就发现皇宫的支出变少了两倍,这说明从前都是那帮中饱私囊的奴才贪污,一直在吸皇宫的血。他让李德福去打听了一圈,还发现宫里上到太后、下到小太监,用例并没有缩减,还都按规矩领了充足的衣食炭火等等,过得比从前更好了。
皇上在惊奇之余,莫名地生出些骄傲来,他长这么大,只有沈云萱一个女子将后宫打理得这般好。他特意看了那些新规,想法新奇又实用,真不知道沈云萱是怎么想出来的。
正好得了空闲,皇上就到安和宫看望沈云萱。如今沈云萱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宫人们都非常小心地照顾她,但她真的身体极好,除了肚子大,都看不出和孕前的区别,还能每天处理宫务呢。
皇上没让人通报,走到沈云萱身边就看她在记录什么,册子上是一些奇怪的表格和数字,似乎是在记账。他有些疑惑,“这是什么?”
沈云萱抬头看见他,拉着他坐下,笑道:“是账本啊。原来是账本太复杂了,看着累,我就把账本精简了一下,记账和盘账都快多了。皇上你看。”
本朝是有数字的,只是很少用,沈云萱给皇上讲解了表格的每一行每一列代表什么,收入和支出也很明显,数字记录和物品用处更明显,一目了然,每一页记录的东西还变多了。如此记账省力省事,确实更实用。
皇上立马想到了这表格更广泛的用处,惊奇道:“这都是你自己想的?”
沈云萱忙道:“我哪有这么本事?是以前看书的时候,上头列举一些物品和价格什么的用了表格和数字,我看账看得眼睛疼的时候就想起来了,按照账本的内容重新弄了这个表格。这是别人先想出来的,我只是拿来用罢了。”
皇上没想到这又和她看的那些杂书有关,赞道:“你能将看来的东西学以致用,就是你的本事,爱妃聪敏过人,不必谦虚。”
沈云萱笑道:“依我看,天下百姓才是聪敏过人。杂书中记载的那些人,不是官员、不是豪绅,好些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们只是发现了东西、有了想法也无法让大家知道罢了。群众的智慧才是最强大的。”
“群众的智慧?”皇上细品这几个字,颇有几分感悟。
这时他也终于知道他为何如此喜欢沈云萱,因为沈云萱的想法从不默守陈规,好似带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充满了新奇和机遇。这样的沈云萱,谁会不喜欢?
第66章 宠妃vs宠妻23
皇上从沈云萱这仔细学了新记账法,回去琢磨到半夜,第二日便召集几位大臣研究,命各部将账本换成新记账法,并将表格活学活用到更多地方。
梁丞相觉得女儿被禁足许久了,应该给皇上个台阶把女儿放出来了,便难得赞同道:“皇上英明,表格和数字的用处当真广泛,新记账法一出,全天下记账之人都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好啊!”
各部尚书也纷纷跟着夸赞了几句,都以为这是皇上琢磨出来的呢。皇上等他们夸完,嘴角一勾,“能得几位爱卿夸赞,贤妃必定十分欢喜。”
梁丞相面色一僵,“贤妃?”
皇上笑道:“是啊,此乃贤妃打理宫务时完善的记账法。贤妃聪慧无双,又做出一大贡献,朕心甚慰。不如,就将此记账法命名为‘贤式记账法’,众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大臣都有很吃惊,在他们眼中,世间女子多是贤良淑德,打理家事,从未有日常用到的东西是女子研究出来的,如今却说这么好的新记账法是贤妃研究的?他们一时之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还是沈修远最快反应过来,惊喜地热泪盈眶,“贤妃娘娘自幼聪慧过人,入宫得皇上看重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臣代娘娘多谢皇上隆恩,这贤式记账法当真是造福天下的好东西啊!”
梁丞相瞥他一眼,这点东西就称得上“造福天下”?真会给贤妃脸上贴金!他立刻开口道:“皇上,自古以来,后宫与前朝都不宜关联。贤妃娘娘的记账法好用,大可以推广出去,但以贤妃的封号命名大大不妥。到时岂不是三教九流都会将娘娘的封号挂在嘴边?
且皇后娘娘称病已久,贤妃娘娘代掌宫权,若是再声名远扬,压过国母,对皇家名声也是大大不利啊,还望皇上三思!”
皇上似笑非笑,“什么时候好名声还能对人不利了?既是好事,就该传扬,让天下人都知道贤妃的功劳。否则众爱卿让谁顶了这功劳?各位饱读诗书,总不好做出抢功之事吧?”
梁丞相忙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好。皇后身体不适,无法打理宫务,贤妃身怀六甲代掌宫务,不但令宫内上下风气一正,还缩减开支,捉出了贪赃枉法的蛀虫,这正显示出了她的贤德。
众爱卿读书为官,做了好事就是政绩,就能升官,怎么到了贤妃
这,就让她隐姓埋名,这是什么道理?”
皇上摆摆手,“贤式记账法就这么定了,还有,贤妃制定的新规也颇为实用,各部尚书都拿回去仔细阅览学习,为各部调整更合适的新规,少些繁琐无用的东西,提高办事效率。”
沈修远大声应是,其他大臣见皇上心意已定,自然也跟着应了。在他们看来,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没必要跟皇上对着来。只有梁丞相面无表情,很不痛快。
皇上把贤妃当个宝一样,就越发显得将梁妃当根草。更何况贤妃掌宫权、怀双胎,还有个十分出众的哥哥,若再美名远扬,在后宫的势力就更大了,势必压得梁妃喘不过气,这绝不是梁丞相愿意看到的局势。
皇上才登基三年,梁丞相已经隐隐感觉拿捏不住皇上了,若梁妃再倒下,恐怕梁家危矣。梁丞相离开皇宫上了马车,掀开帘子瞥了皇宫一眼。
他纵横官场几十年,皇上从前不过是个不受宠的皇子,他自是没将皇上放在眼里,在皇上登基之初,行事张狂了些。没想到皇上胸有沟壑,飞快成了气候,他们丞相府就成了皇上的眼中钉。
如今他已不能退,否则等待梁家的就是万劫不复。除非梁妃诞下皇子,他便可以告老还乡,做出退让,给梁妃的皇子换一个太子之位。那样皇上能彻底掌控皇权,梁家后代的安危也有了保障,可谓是双赢。
原本一切都发展顺利,可恨竟冒出个贤妃独得圣宠。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收拾贤妃兄妹给梁妃扫清障碍,也算给皇上的一次敲打,只有他们梁家,才最适合做未来太子的母族!
贤式记账法一经推出,沈云萱的名声就传扬了出去。还有那些新规,虽然部门不同、职能不同,但有些东西一通百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管理,新规中许多管理的妙处都值得借鉴。所以考核、培训、投诉等等规则便传开了,连铺子庄子都在用。
从前众人只知贤妃乃是当朝宠妃,如今再提起贤妃却都夸赞她聪慧无双,极是贤德。
年夜宴上,皇后、梁妃和众妃嫔都参加了,沈云萱打扮得中规中矩,完全没抢皇后的风头,就连梁妃的头面瞧着都比她名贵两分。但众命妇就是觉得沈云萱最有威信、最有气势。
而且往年的宫中大宴上,大伙吃的菜多是凉的,一场宴席下来又冷又饿又累。今年也不知沈云萱是如何做的,菜竟全是现做的,冷盘热盘都有,相当好吃,且周围暖炉很多,有人甚至微微有些热,一场宴席下来舒坦极了。
这就让大家不得不佩服沈云萱了,宫里各个方面肉眼可见地变好,传言说贤妃聪慧无双竟是真的,难怪皇上要将宫务交给贤妃打理,她确实比皇后做得好多了啊!
皇后本以为过年解了禁足便能翻身,没想到只年夜宴一个对比,她就输得彻底,沈云萱的能力竟是人尽皆知。不但那些宫人对沈云萱毕恭毕敬,就连外头的命妇都对沈云萱钦佩不已,她这个皇后当得实在是窝囊,连拿回宫权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许多人都私下议论,觉得沈云萱是位奇女子。在家不受宠,又耽搁了婚期,二十岁大龄入宫,却一入宫就独宠后宫,还美名远扬、怀有皇嗣,最重要的是,她公然与家族撕破脸,这一切都是靠她自己,也只有“奇”之一字最适合形容她了吧!
沈云萱怀胎月份大了,皇上和太后都交代她不必陪完全程,露个面就可以回去休息了。于是沈云萱在宴会过半的时候,见一切如常,众人都很满意,便打算回安和宫休息。
谁知刚离开宴客厅不远,就被一位命妇拦下了。
沈云萱见那命妇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打量了几眼,一怔,“你是……”
命妇磕了个头,“臣妇苏氏,夫君是御史李肃,求贤妃娘娘救救臣妇,那李肃道貌岸然,宠妾灭妻,为了妾室之子亲手杀了臣妇所出的儿子,求娘娘给臣妇做主啊。”
庄嬷嬷怕她吓着沈云萱,沉声道:“夫人可击鼓鸣冤,状告李大人,这等事我们娘娘……”
没等庄嬷嬷说完,苏氏便哭着撸起了袖子,露出伤痕累累的手臂,“臣妇、臣妇被他关在家中,只有今日入宫参宴才得以出门,臣妇快被李肃和那秦氏折磨死了,求娘娘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