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第13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第138节(2 / 2)

沈福张了张嘴,很大声地喊了一声,“姑!”

王杏花也急忙跟着改口叫人,沈云萱则挽住吴老太的手,“姑奶也要安康喜乐,长命百岁。走吧,咱们回家修房子,我再琢磨琢磨能卖啥。”

“好,咱们回家!”

“家”这个字让几人心里都很激动,明明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人还是这几个人,但再次回到吴家小院,感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一家人了!

沈福、王杏花修房子更起劲了,吴老太给他们送水拿吃的也笑得更开心,沈云萱则是一直在灶房试着做东西。

没多久,有乡亲忐忑地送了孩子过来,沈云萱都笑着留下了,叫他们中午来接。

其实村子不大,孩子们整天到处乱跑,没人接来送去的,但沈云萱让他们接,是想和大家有多交流的机会。

这是乡下,最崇拜敬畏的就是读书人,只沈家耀在县里读书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们对沈家敬畏。而吴老太就算人再好,大家平日里再不议论,心里也难免会嘀咕两句,觉得吴老太命硬,把娘家婆家两家人都克死了。

沈云萱还要在村里住一阵子,必须改变这种形势才能住得舒心,才能让鼓起最大勇气过继的爹娘挺直脊梁,真正地“站起来”!

再说,和乡亲们打交道多了,大家互相照应,有什么事喊一嗓子就能有人帮忙。在乡下人缘好才能得到最多的好处。沈云萱上辈子在乡下时还小,没人教过她这些,去了李家吃尽苦头才学会人情世故,学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换取最大的利益。以后这些乡亲就会是他们在乡下最好的保护。

王杏花不知道闺女有这么多想法,只是看她才十四岁就能和乡亲长辈们说笑到一处,心里挺佩服的,也很欣慰。幸亏是从那个家出来了,不然闺女这性子还不知道要被压到什么时候。

沈云萱带着七八个孩子在院子外的空地上,有小孩问:“二丫姐,你没拿书咋教我们?”

沈云萱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都记在脑袋里了,教你们简单的字不用拿书。看,这是我给自己取的名字,沈云萱。记住了,以后叫我云萱姐。”

“云萱姐!”几个孩子喊得很大声,又趴在地上睁大眼看那三个字,拿手在地上比比划划的。很快就有小孩记住了,嚷嚷道,“云萱姐,你教教我的名字呗,不对,狗剩太难听了,云萱姐你给我取个名字吧!”

“云萱姐你给我也取一个,我也要新名字!”

“还有我还有我,我不想叫牛蛋,我想要高大威猛很凶很凶的名字!”

几个孩子拉着沈云萱的手,期盼地围着她。沈云萱就带着他们坐到地上,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名字,不如这样,我教你们背书。不管你们记不记得住,都要认真听,听明白是什么意思,然后从里面选自己喜欢的字当名字怎么样?我的名字就是这样起的。”

“好哦!背书喽!”

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坐在沈云萱身边。沈云萱就慢声细语地背起了《三字经》,她背一句,他们一起跟着背一句。吴家旁边很快就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有人在不远处路过,只觉得这些稚嫩的声音比什么声音都动听,惊诧沈云萱真的会读书,心里突然冒出希望的嫩芽,他们村子也许能出现好些认字的孩子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有人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里正,到处帮沈云萱宣扬,很快又有好几家把孩子送了过来。守家在地就能读书,不读白不读啊!

刚开始还有人猜疑沈云萱是不是忽悠大伙,直到中午接孩子的时候,最机灵的狗剩缠着他娘说:“娘!娘!我已经会写我和你的名字了,我还给自己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张礼山,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知礼的人,如大山一样可靠的人,好不好听?好不好?”

狗剩和他娘秦氏相依为命,家里没别人了,日子过得也苦。现在秦氏一看儿子读书第一天就学会了他们娘俩的名字,还给自己取了新名字,高兴坏了,“真好听!你让云萱帮你取的吗?”

沈云萱笑道:“不是,是他自己取的。我教他们学三字经,让他们自己冲里面选喜欢的字,狗剩选得最快。其他人还没想好。”

狗剩拉着他娘的手,挺起胸膛道:“娘,你听我给你背!人之初,性本善……”

秦氏激动得满眼含泪,“好!好好好!我们就改你喜欢的名字,叫礼山,娘带你去里正那改,以后你就是张礼山。”说完对着沈云萱就鞠躬,“谢谢云萱,谢谢你教礼山背书!谢谢你让我知道这孩子这么会读书,我、我……”

沈云萱急忙扶住激动得语无伦次的秦氏,其他乡亲也反应过来,“二丫,不是,云萱,我家孩子咋样?学得会不?”

“你看我家孩子取个啥名?他自己想不出来。”

“云萱丫头,我孙女说想叫赵春宜,你看行不行?好听不?”

“云萱,我闺女想叫夏音音,你看行吗?”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表达自己的想法,乡亲们也跟着着急忙慌地问,沈云萱一一给他们解释字的意思,帮着出主意,最后几个孩子都有了喜欢的新名字,一帮乡亲高兴地直接带他们去里正那了。

里正听说乡亲们带着孩子过来,心里一咯噔,还以为沈云萱教孩子教出事了,没想到一出来看见的都是笑脸,竟然都取了新名字。

这是好事,里正二话不说就把他们的新名字都记了下来,问起孩子们学得咋样,乡亲们还都把孩子推出来让他们背了一段。虽说有人背得磕磕绊绊,但因为都很认真,最少也记住了七八句。

这足以让所有人激动了,连里正都笑着大声赞了句“好”!

接着由秦氏领头,几家乡亲都回去拿了吃食送去吴家。有拿鸡蛋的、有拿糙米的、有拿糖的,沈云萱很快就收了满满一桌子“束脩”,可把沈福和王杏花高兴坏了,吴老太也觉得倍感骄傲。

中午他们就用乡亲送来的吃食做的饭,感觉饭菜都比平时好吃,吃得他们心满意足、心花怒放。

到处都在说沈云萱

教孩子读书的事,沈家人干完活回家,气压低得可怕,沈云莲往桌上摆碗筷都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惹了沈老头。

沈老头黑着脸听周氏说完沈云萱的事,冷哼一声,“丑人多作怪,我咋不知道她会读书认字?也就骗骗那些无知蠢货。等日子久了,被人发现她四六不懂,她必定遭殃。我就看她什么时候摊事儿!”

沈栋嘀咕,“肯定是家耀读书的时候被她听见了,一个丫头片子心眼儿还挺多。”

沈老头听到沈家耀的名字,终于气顺了,“不提那小畜生了,他们三房过继出去就和我们没关系。你们也记得划清界限,别以后他们出事还找到咱们头上。今日家耀进了李家做书童,我们就要谨言慎行,别给家耀添乱,决不能给家耀拖后腿,直到吗?”

沈栋道:“爹你放心,我们肯定跟沈福一家划清界限。要我说他们就是最大的蠢材,这时候过继,坑了咱家那些银子,还在那洋洋得意,就没算过将来家耀飞黄腾达,他们沾不上边亏了多少。”

周氏嗤笑道:“他们就没享福的命,活该一辈子吃苦受罪。”

沈老太的视线扫过来,周氏立马闭嘴,这才发现为了咒骂沈云萱,把自家也骂进去了,这话不就是说三房以前在家里也吃苦受罪了吗?

周氏连忙低头吃饭,又皱眉嫌弃,“大丫你做饭咋这么难吃?啥味没有跟猪食似的。”

沈云莲低着头脸涨得通红,“二婶,我做饭做得少,以后好好学。还有我、我改名叫云莲了。”

周氏不在意地道:“改啥名啊,还不如大丫顺口,那些孩子被二丫忽悠的一个个都改了名,还不是村里的泥腿子?以为改个名就成啥人物啦?”

沈云莲脸色难看,但没法说啥。刘氏想帮女儿说话,但一想沈家耀攀上了李家少爷,往后大房还要靠沈家耀,也就没说啥。

周氏勾起嘴角,像终于赢了所有人。在这个家里,她终于是最能挺直腰杆的了,那个有本事的孩子是她生的!她是沈家最大的功臣!之前被压着给沈云萱道歉的委屈终于烟消云散,她只等着儿子给她挣诰命,让她当老封君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