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蘅稍探了探身,心下一忖,道:“阿璨,过会儿三公主来了你可瞧上一瞧,若是中意三公主,自欢喜……”
“我不中意。”谢璨并未看向秋蘅,双目只死死盯着自己手中那盏。“我不会叫陛下有这机会。”
秋蘅瞧他模样,心中担忧。
萧郴这便去唤了宫人取来烈酒,待到谢璨饮罢半壶,薛无方台手便是一记手刀将其打晕。
秋蘅见此少不得要上前察看,萧郴却是未有松开手。
“蘅娘莫要担心,无方手下有分寸,必不会伤着璨侄儿。他此时昏睡过去,总好过待会儿酒劲上头殿前失仪要来得好。”
秋蘅这才稍稍宽下几分心。
未几,就听得宫人高呼明帝与何贵妃同至。
如此宫宴依礼当是帝后同坐才是,只是今日这宴虽有大皇子同在席中,明帝身侧却不见皇后殿下。
明帝才方坐下,三公主便瞧向左近那处,见得那处无人自将目光投至何贵妃处。
何贵妃明其意,对着明帝娇柔道:“陛下,臣妾听闻今科状元文采卓然,今日天朗气清,何不叫他过来赋诗一首?”
何贵妃所求,明帝素来不会拒绝,这便叫左右之人前去传谢璨前来。
不多时,未见谢璨,却是得见萧郴与秋蘅前来。
萧郴与秋蘅先行一礼,随后萧郴方道:“皇兄见谅,我今日得见状元郎这个侄儿,心下欢喜,便与他一道饮酒斗诗。”
“不曾想,璨侄儿虽文采出众,酒量却是甚浅,是臣弟之过,还请皇兄责罚。”
若说整个皇族之中何人最叫明帝放心的,那便是萧郴。
一个身残眼盲之辈,手下并无兵马实权,又无人脉往来,如此这般之人最是没有威胁。
他听得萧郴这话,自不会怪责。
“郴弟也是见了状元郎欢喜,朕怎会怪罪。”话毕,明旁瞧见了一旁立着的秋蘅。
秋蘅今日虽依旧只着了身青色衣裙,但容颜熠熠,如何能叫明帝不动心思?
何贵妃瞧着明帝神情不妥,忙道:“陛下,今日众多儿郎都要来比骑射,陛下还未定下彩头呢。”
明帝叫何氏这话拉回些许思绪,当即命人将彩头摆上,那上头摆着一条金玉带,便是此行彩头。
三公主本是想着叫谢璨过来,再由何贵妃提上一嘴,这事必定可成。
可如今谢璨叫萧郴灌醉了去,已是叫明帝心有不喜,此时提出明帝又怎会即刻就准?
三公主心中有气,自是瞧着萧郴愈发不顺眼。
她瞧着一旁内侍手中捧着的玉带,忽道:“谢三姑娘,今日这春日宴考校的是男子骑射,不单能得这条玉带,还能再求父皇允上一桩事。”
“只要这事不违国法,不违道义,父皇皆是允准的。”
“只是可惜了,皇叔是无法替三姑娘争来了。”
第141章 连珠箭“这事得我来。”萧郴未有听她……
“淑婉!”萧淑婉不经事,但何贵妃却很是明白明帝心意。
如萧郴这等不会影响朝局平衡,亦不会对帝位构成威胁之人,明帝素来都是高看几分,也免得史书言他不近亲情。
秋蘅听闻还能再叫明帝允下一个承诺,心中自然起了盘算。
她与萧郴的婚约是明帝所赐,故而不可和离。若她能得了这允诺,日后和离也是一个助益。
思及此,秋蘅自是上前一步,捧手施礼道:“陛下,世子是妾日后的夫君,既是夫妇一体,妾想替世子上场,去争一争这彩头。”
“蘅娘。”萧郴心下着急,萧淑婉所言的几句话并不能叫他摆入心里,但若秋蘅上场伤了自身,他可不准。“今日骑射,不单只考骑术。”
未待秋蘅言说,萧淑婉便道:“皇叔,你这未过门的新妇心疼你,要替你去争彩头,你怎还不信她?她既能当着父皇的面请面,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
“世子宽心,妾不会有事的。”
明帝瞧着秋蘅的模样,如此形容的她断不像是个能提枪上马之辈,加之她生得讨喜,明帝自也来了兴致。
“既然谢三姑娘想试,那就试一试吧。来人,引谢三姑娘更衣换装。”
“多谢陛下,臣女无需改易装束。”秋蘅出言相拒,“父亲曾有言,行军之时,无人会给你更衣换装的机会。是以,臣女这一身宫装亦无碍今日赛事。”
听得秋蘅此语,明帝兴致极高,当即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