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待在这种地方,眼睛瞧不见,耳朵却是一下子会变得清明了起来,站在这里,她能清晰的听见隔壁屋中钓鱼人同陈季元说的话。
不等周昭说话,苏长缨已经掏出了火折子,将这屋中的火把点亮了起来。
眼前的世界陡然一亮,缩在墙角的一老一小二人,齐刷刷地抬手遮挡住了自己的眼睛。
周昭看向了眼前的王巡同他孙儿王昌。
“你们二人都听见了吧?方才成瑛的证词。”
摘星楼的顶梁柱有问题,这绝非寻常人可以做到。大柱这种东西,必定是由浸润在此道多年老匠人亲自挑选方才可行。就连画图的楚柚,那都不过是个初入行的新人,需要向老师傅讨教。
周昭在瞧见那“靠皮大柱”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楚杭手底下那么多人,究竟有谁能够做到不声不响地“偷梁换柱”?
成瑛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选在摘星楼开张的那一日当众毒杀成壬。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知晓摘星楼要出事。
他怎么会知道呢?
周昭当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为什么会想到我们呢?就因为我是摘星楼里有些威望的老木匠?”
王巡认真的看着周昭,他的目光里藏着哀伤,眼神里却又带着几分希翼。
周昭摇了摇头,“因为你说你妻子重病,需要很多银钱,所以才闹出了各种事情被王六抓住了把柄。很奇怪不是么?若你妻子当真病重等着银钱救命,你一早就应该问楚杭支取了大笔银钱去救她。”
“哪里还有那么多钱,去交给勒索你的王六?”
“你们都承认了王昌杀人,但却在这种事上撒谎,是因为你们在等,等着你们的谋算得逞,等着摘星楼出事。”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即便没有成瑛这个意外的目击证人,在摘星楼倒塌之后,你们也会主动认罪,且让廷尉寺派捞尸人下东水,去将那具藏在大柱里的干尸找出来……”
“那大柱里的干尸,究竟是谁?”
第113章 干尸过往
周昭虽然面上笃定,但是心里却是敲起了边鼓。
她有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倘若王家祖孙二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廷尉寺来查大柱里的干尸,那有何必要摧毁摘星楼,害死那么多条无辜性命?
若非是有告亡妻书的预示,就连她都会死在这场灾难当中。
王巡同王昌完全可以扛着那具干尸,径直地冲到廷尉寺来告状。
这干尸往廷尉寺门前一摆,她就不信没有哪位廷史还坐得住,李有刀除外。
王巡要说话,王昌却是打断了他,“阿爷,让昌来说吧。”
王昌看向了周昭,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吾名孙菡昌,家父乃是临江楼的孙屹阳。临江楼被烧毁之后,家中产业叫族中抢了去,叔伯们犹如中山饿狼,恨不得食吾血,啖我肉。”
“我走投无路,亏得我阿娘从前的乳母收留。”
王巡闻言,叹了一口气,“那人便是家中老妻,阿昌原本出身富贵,当是这临江楼的主人。临了跟着老夫,却是做了一名无用的木匠。”
孙菡昌听着,轻轻地握住了王巡的手,因为常年做活计的原因,他的手格外的粗糙,上头都生出了好些深深浅浅的斑点。
“阿爷不要这般说,若是没有阿爷,我早就被他们坑杀了。这三年我跟着阿爷走南闯北,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日子。骑坐在脚手架上,看着白云从天边飘过,吹直接吹在脸上,亭台楼阁都伏在脚下……”
“我就像是一只从笼中被救出来了的鸟……真好,在人生的最后,遇到了阿爷。”
孙菡昌说着,看向了王巡的目光格外的柔软。
“应该说对不住的,应该是我才对,是我害你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下了这般恶事。”
“外人皆道我父亲孙屹阳同那名妓毓娘乃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但这段佳话里,谁也没有提过原配夫人。我阿娘姓金,名叫金淑兰,阿娘乃是南地人士,远嫁来的长安。”
“阿娘乃是商户出身,擅长经营,孙屹阳的才名便是她花了许多银钱打点出来的。她没有读过什么书,为了赚取银钱,更是常在外行走。年幼的时候,我时常闻见阿娘身上带着酒气。”
“她很喜欢我同阿爹,但凡长安城中时兴什么,她都会巴巴地带回来。阿娘常说,旁人有的,我们阿昌也会有。日后在阿昌要像阿爹一样,做一个读书人,做真正的大家雅士。”
孙菡昌说着,脸上露出了后悔之色。
“我那时候跟着孙屹阳做学问,对于目不识丁的阿娘亦是日渐不喜。我可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我阿娘最大的不幸,便是遇见了我阿爹,还生下了我这只不孝顺的白眼狼。”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
a href="https:///zuozhe/fantuantaozikong.html" title="饭团桃子控"target="_blank"gt饭团桃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