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开国皇后升职记 >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6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65节(1 / 2)

“想当年,刚到军事学院时,我听说圣……先帝在西北御驾亲征那次,就是当今圣上负责为西北大营调集粮草物资,让西北大营的将士,从食不饱腹的状态,变得吃肉吃到腻,我还不信,也实在想像不到,咋有吃肉能吃到腻的时候呢,没想到,我们现在也体会到了,好在现在的条件更好了,圣上让人给准备的肉食品种多,可以换着口味吃,哈哈。”

旁边的小兵连连点头道,“就是、就是,在老家的时候,都说服兵役苦得很,俺听了可害怕了,谁知到了这儿才知道,原来是这种顿顿有肉吃,还有新衣服穿的苦法。”

此话一出,周围众人都大声笑了起来,哪怕他们身处军临时营地内,要面对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战斗,大家的心情也很好。

因为对手那边的将士,与他们大安的将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士气状态,双方一对上,士气如虹的大安将士,完全是压着对方打。

对面的将士,尤其是底层兵卒,都处于食不饱腹,衣衫破旧单薄的状态,根本不是大安将士的对手,有些人甚至愿意主动投降当俘虏。

因为当了俘虏,还能有机会分到一些旧衣服,吃的也比在自家军中好,哪怕需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例如当探路的炮灰等。

等到年后开印前,柳明月放先帝的妃嫔出宫,还让她们自选出路的消息,早已传遍京诚,不过由这个消息所引发的舆论还没来得及发酵,几处前线传回京中的捷报,所带来的影响,就将这个消息压了下去。

西北草原上的深冬,风大雪大,根本不好继续开战,那些夷族只是陈兵在双方的边境线上。

对方的目标,主要是为牵制住西北大营的战力,让他们无力去支援相近的西南边境。

而西南军即便没有得到西北大营的支持,也成功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与西南相邻的蛮族部落联盟。

只是民间被最新的捷报吸引了注意力,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可没忘记他们的女帝在过年封印期间干了一桩什么样的大事。

所以开印后的首次大朝议上,随即就有多位大臣出列,指责柳明月不该罔顾礼法,将先帝的妃嫔打发出宫,甚至还允许她们自行决定是否改嫁。

柳明月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不过还没等到她开口,那些有女儿或孙女在后宫,而且真正疼晚辈的大臣,就已跳了出来,高举仁义之旗,条更分明的驳斥那些质疑她的人。

对此,柳明月还是比较欣慰的,她虽做好了无人支持的准备,也能理解时下人对这一决定的反感与排斥,但她还是希望这些大臣中,能多些有人情味儿的开明之辈。

有这些人的带头,随即就有更多的大臣加入这场争论中,使得这场朝议变得热闹非凡。

直到听见双方就先帝的在天之灵是否愿意接受这一安排,重点产生争议,谁也说服不了谁,柳明月才开口道。

“当年天下初定,先帝也没有当皇帝的经验,所以他虽不重女色,但也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往后宫纳了不少年轻妃嫔,谁知天不假年,先帝因御驾亲征而身受重伤,为潜心养伤,只能搁置后宫多年,让后宫妃嫔虚度这些年的青春。”

既然都拿先帝的在天之灵说事,她也来,反正都知道逝去的人注定无法开口,还不是由着活人说。

“对此,先帝的心中一直抱愧,如今先帝驾崩,朕有责任为他料理好这些身后事,让他的在天之灵无后顾之忧,在朕看来,让这些宫妃可以重获新生,也算是为先帝积功德。”

不得不说,哪怕抛开身份地位,柳明月所说的这些,也更具说服力。

毕竟谁不知道她与先帝是相濡以沫,彼此相互信任到能以皇位相托付的关系呢。

有大臣坚持道,“陛下仁义,世人皆知,允娘娘们出宫修行或静养,乃至去慈幼堂任职,都可以,但是允娘娘们自行改嫁,臣等实在无法接受。”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许多附议,这是反对者们最无法接受的一点。

柳明月准备的理由也很充足。

“朕既然许了她们出宫后的自由,她们就少不了会与异性有所接触,与其定下禁止婚嫁的规矩,最后闹出什么不堪之事,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禁她们改嫁,咱们都大大方方、坦坦荡荡的,岂不更好?”

听到柳明月的话,众人发现,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除非不放那些宫妃自由,一直将她们拘在宫中,或是强行送到道观或寺庙去修行。

要不然,就免除不了某些宫妃会耐不住寂寞,从而做出什么丑事的可能,那样一来,只会给先帝的声誉带来更大的玷污。

倒不如像这般,直接大大方方的给人自行改嫁的权利,这样一来,就成了与先帝和离,或是守寡归家一样的性质。

这些宫妃们出宫后,若是闹出什么有伤名誉的事,也影响不到先帝,许多大臣也迅速对此表示赞成。

但是那些坚持认为允宫妃改嫁,有损先帝圣名的反对者,仍在坚持,其中不乏部分宫妃的亲长,不过在柳明月的坚持下,承中元年的第一次朝议,最终还是以她大获全胜而告终。

而这场朝议给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尤其是在女子改嫁的自由权方面,大安开国皇帝承天的妃嫔,都被承中帝放出宫,还给自行改嫁权,实在太具影响力,也具代表性。

【作者有话说】

233

第233章

女帝

政事堂中,有人难掩不甘的说道。

“依诸位所见,陛下所做出有些决定,对女子是否太过优容了些?”

不管是柳明以皇后的身份执政时,搞出大招募,允许女子参选,并入朝正式为官的政策,还是在后来新增或是改革的政令,乃至这次的放先帝妃嫔出宫改嫁的决定,都对女子颇为优容。

崔相等人当然早就发现了这点,但是有些事,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不能说,说开了,会给女帝带来质疑与非议。

毕竟他们虽然拥有一位女帝,但这终究是个由男人把持执行权的时代。

“陛下身为女子,会对女子多些怜悯,乃是人之常情,我们实在没必要太过计较,何况陛下考虑的也对,像这般大大方方的允未亡人改嫁,可为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何相点头附和道,“是啊,开国之初,为尽快提升人口增长,朝廷还曾鼓励,甚至是强制民间寡妇改嫁,陛下此举,也算是为民做表率,我们实在没必要揪着不放,前线战事,今年的各项规划,以及接下来的春耕,才是我等最该操心的大事。”

崔相迅速接过话道,“何公所言甚是,边境多端作战,乃是亘古少有的危急局势,虽说从目前的战报上看,我们大安占据着优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前线耗费极大,我等还要多想想该如何开源。”

至于节流,大家现在都知道,当今是位花钱毫不手软的主,又对军中特别重视,奉行的是穷了谁也不能让军中受穷的原则。

与此同时,当今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再怎么开源,也不准打底层老百姓的主意,增加他们的负担。

在这种局势下,他们这些朝廷官员想要开源,就不得不多费些脑子了。

想到边境各军每天的巨大消耗,在场众官员都被转移了注意力,没心思再去想当今待女子是不是太过优容的问题。

毕竟柳明月做得那些并不过分,也没有伤害到哪方势力的根本利益,持续往军中投入的大笔钱物,才是真正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