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平康王为人不错。连羽林卫也买他的帐。”
玉姑立刻接道:“我也这么觉得。自古再能干的主君,都少不得助力的臂膀。城内的饥荒全靠他平息,打开王府的库存接济贫户。他们府上的女人已斋戒十来天,逢双日必入佛堂听经,从清明跪拜至黑夜,祈求永昌之难化解,新君能尽快回都。如今京都的女人们都跟着大妃去佛堂斋戒,心心念念只愿国泰民安。”
我抬起头,窗外叮咚的雨声连同遥远的哀伤渐渐模糊,脑中却清晰出现一群在俗世中诵经念佛的女人。
“真感人。我要快些回去,这样的好事如何能少了我。”
第50章 京都斜影(二) 新年过得真闹心。大伯……
新年过得真闹心。大伯又在矿场与人打架, 叫人用铁铲捶了脑袋。爷爷在除夕前几天坐车走了。他一把年纪,佝偻着背,上马车后直喘气, 我看着都心疼。家中的小辈们聚着也无趣, 当家的走了, 几位婶婶无事可做, 难免聚在一处嚼舌。碰上今年细粳米收得少, 各房不够分,母亲又说国丧未过,将裁衣香料两项银钱免了,众人越发怨怼。到了祭祖那夜吵闹起来,说母亲委屈活人就罢了,连祖宗的供给都吝啬。
只是听说去年田庄的收成很差。入秋季节冰雹连雨,牧场遭了殃, 牛羊自然也送得少。母亲已经尽量周全,祭祖的供品按分列一样未少。可女人对女人的不满是不需要理由的。母亲主家多年, 家中一分一厘的花销都听她摆布,趁祖父不在家,众人的嫉恨都发作起来。
“大伯在矿场生出多少事,家里赔掉多少银两去救他。北边的牧场也给收走了。可家里人都不说什么。”我看着母亲微垂的眼皮, “阿娘这些年早起晚睡,连下人马夫都笑脸相迎, 如今只是节省一年的日常用度,他们凭什么给我们脸色瞧。”
我把梳子扔掉, 气呼呼鼓起腮帮子。
“我早说过,阿娘以后不要管家了。自己担着那样重的责任,在旁人看来, 非但不说你的好,还觉得你卖弄才干。”
尤其是女人,太能干不是好事。有一天连枕边人都忌惮你,这样更糟糕。
“这些天阿爹也不回家。婶婶们这样吵闹,他应该来帮你说说理。”
母亲拨着算盘珠子,压根没听清我的话。
“我是天生劳碌命。”她只是叹气,“将来给你寻个好人家,不要这样累才好。”
老管家敲了敲门,说宫里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