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姜伶,是在七年前,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
那年我十八岁,玩一款叫作《侠缘》的古风网游,就是可以打副本也可以和人pk的那种传统网游。我沉迷于游戏里一个叫做竞技场的玩法,可那个玩法一定要和人组队才能进行。
有一天我又准备打竞技场,但暂时没有找到队友。
正好我当时刚进了个帮会,帮主拉我进帮的时候特地打了招呼,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在帮会频道嚎一嗓子。
我没把她的话当客套,真就在帮会频道里打了一段话发出去:
[有人一起竞技场翻滚吗?]
一开始,并没有人理会我。
我坚持不懈,又复制重发了几次。
几分钟后,终于有人点我组队,我怕人反悔,想都没想就给人放了进来。
放这人进来之后我才注意到,她的id还挺好听的——“折云笑”,很有韵味的id。
我一向是不信命运这个说法的,可现在想来,有时候你不得不信命。
比如后来我从其他人口中了解到,折云笑原来是我们区服的大神。这位大神高冷又拒撩,一般是不带人玩儿的。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偏点了我进组。
折云笑进组后,为了方便交流配合,我直接邀请她进入了语音房间,然后我率先跟她打起了招呼:“喂,能听见吗?”
这位叫做“折云笑”的玩家,自然便是姜伶了。
接着我看见姜伶id前面的小喇叭闪了闪,但我依旧没听到声音,就又问了一遍。
那边这才低低说了句,“嗯,能听见。”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那沉默的几秒钟,不是因为调试设备,也不是因为卡顿或没听清。
就只是因为某人,听见我的声音,然后害羞了。
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我还打趣姜伶,我说你知道别人怎么说你吗——高冷大神哎!结果你刚进语音房间没几秒就开始害羞了,这合适吗?
姜伶就露出有些羞赧的表情,说她本来也不是什么高冷大神,那都是人设,人设。
姜伶的声音很清爽又很有少年感,脆生生的。后来我得知了她“高冷大神”的人设,再回想起她的声音,总觉得应该更冷一点才是。
再说回那天的竞技场,我们打得很顺利,几乎赢了一路——天啊,难怪大家都想抱大腿呢。
——谁不喜欢赢到腻的感觉啊?
那天下线前,为了方便后面继续一起玩,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成为了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朋友圈刷多了,姜伶的形象在我这里逐渐丰满起来,我知道她喜欢看电影,喜欢玩游戏,时不时会在外面和朋友喝点小酒。
我甚至知道了她和我同龄,同样也在海市,同样也刚高考完。
后来我们就经常一起玩游戏。有一次一起挂着语音,在等待竞技场匹配的时候,我听到耳机里传来咔咔咔的声音,问她在吃什么,她说在吃草莓干,又顿了下说还挺好吃的。
我还没来得及问她是哪家的草莓干,她就问你想吃吗,我们一起出来吃个饭吧,我带给你,我这里还有好多。
敲定面基的时间地点后,我们就稀里糊涂地见面了。
姜伶的长相倒是挺符合“高冷大神”人设的,是那种很有少年感的女孩子,不笑时倒真有那么几分高冷气质,只是一笑起来就清爽得太柔软了。
她皮肤白皙,身形单薄,半马尾在我余光里轻轻晃着,构成了我对那次面基的主要记忆。
刚见面的那一刻姜伶就把手伸过来,手心朝上做出讨要的姿势。
我以为她是要牵我的手,虽然上一次和同性朋友牵手已经是小学的事了,但我还是爽快地把手放了上去。
结果手刚牵上呢,姜伶居然说她不是想牵我的手,她是想帮我拿包啊!有点尴尬。
但牵上了哪有再放开的道理,我不管,我反正牵住了,牵就牵了。
再说我也不需要别人帮我背包啊,又不重。而且姜伶也有自己的包要背呢。她帮我背了,那谁帮她背呢?
牵着手逛街,看电影,吃饭,拍流浪猫,像所有面基的网友一样,短暂地相聚,留下一段愉快的回忆,再分开。
不同的是,那次见过面之后,我和姜伶之间产生了一种很新鲜的氛围,我那时还形容不上来——那种感觉学校里没教,课本上也没写。
再登上游戏之后,我被姜伶叫去了一个游戏里风景很美的地方,我刚落地,姜伶就给我炸了游戏*里的烟花。
亮闪闪的特效铺满屏幕,我看见我和姜伶的id从系统黄字公告里滚动过去,是“两人一马”“仗剑同心”这样的誓词。
在一堆亲友的起哄下,我和姜伶绑定了侠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