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恋人失格 > 第2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4章(2 / 2)

于是我就只能像个守株待兔之徒,等待着有一天姜伶主动来跟我解释:

解释她为什么突然就变得不开心、冷淡我。

就像在那家ktv路口,她抛下我走开,事后来找我解释那样。

如果她不主动解释,我也坚决不会去追问。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已经无奈地接受了自己在这段感情里极端被动的处境。

那时我凭借自己对恋爱的浅薄认知,认为谈恋爱总是要给彼此留私人空间的。

如果姜伶不告诉我,那么她可能觉得我不应该知道,而我也应该尊重她的判断。

相反,如果我一直缠着她问,那便太幼稚太无理取闹了些,我不想变成情感bot投稿里那种太粘人不懂事的对象,那样太不体面。

只是这样一来,姜伶的冷淡之于我就很无妄之灾。我有点接受不了这个落差,心情变得很差很差。

如果我没见过姜伶粘人的样子,我或许可以骗自己说,姜伶本来就不是粘人的性格。

可我见过了,那我就连自欺欺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向外求无果,我只能向内求。

这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了。

回想起姜伶回避我的那*三天,我又开始患得患失。

我开始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让姜伶不那么喜欢我了?还是说,热恋时的新鲜感已经褪去了,而我并没有让姜伶对我保持新鲜感的能力?

在这段感情里我孱弱无力、温柔无用。

而像我这样的人,一旦开启了内耗模式,那便会陷在里面无止尽地滑下去。

姜伶不回我消息,我就守着社交软件等着她回。

唉……是的。就那么干等。

我宁愿每隔三分钟就戳进社交软件查看回复,也不敢在没得到回复之前,继续去“骚扰”姜伶。

听说有的人在恋爱里会夺命连环call,真羡慕那样的人——至少我做不到。

她们的情绪宣泄向外,而我总是向内,一度快把自己溺死。

每每姜伶回我一次消息,我才会紧跟着回复一.大堆,抓紧这点可怜的时间,报复性地进行虚假代偿;

姜伶不回我的时候,我就安安静静地躺列,像个扩列来的网友,有分寸感地和姜伶保持着体面的距离。

至于剩下的时间,我则是把自己架在热锅上,侥幸地煎熬着,绝望地等待着。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我才会在姜伶好几个小时都没有回复我的情况下,再发一条信息给她,开启一个新的什么话题。

这种时候姜伶就会回得很快,可同时我也会觉得自己面上有团火在烧——好像我是个出卖尊严的乞丐似的,姜伶的理会就是给我的施舍。

可我们不是在谈恋爱吗?

我希望我的女朋友理我,不是我最基础的权利吗?

有时候我会硬气地想,姜伶不理我,那我也不要理她了,也让她尝一尝收到隔夜消息的滋味!

想归想,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嘴硬心硬比赛中,我总是取得倒数第一的成绩。

不管姜伶弧我多久,只要她又重新理我了,我就会像溺水的人突然吸进一大口氧气一样,重新获得生的希望。

我会在一瞬间单方面冰释前嫌,把那些硬气决定抛之脑后,回复得比任何时候都快。

但当下一次姜伶弧我的时候,我又会被打回原形,重新陷入内耗。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我觉得我有病,在这么小一件事上钻牛角。

但纵使知道不应该,我也无法不内耗。

终于开学了。漫长的高考后的暑假终于结束,我和姜伶被不同的大学录取了。

姜伶去了苏市,而我去了京市。

一南一北,一千多公里的距离,意味着我和姜伶即将开始异地恋。我们见面的成本将从三十分钟的步行,变成三小时的航班、八小时的高铁。

异地恋之于我和姜伶是必然,这是我们刚在一起时就可以预见的困境——我和姜伶认识在六月底,那时候高考志愿填报就已经结束。

对于异地恋我并没有太惶恐。在那个真爱无敌的年纪,我天真地认为两人足够相爱就可抵万难。

怕的只是,不够相爱。

但从目前姜伶对我的态度来看,我也没底气坚持这个观点了。

去往京市之前,我约姜伶出来,姜伶却推脱说,她忙着帮家里打点生意,来不了。

我说不用她来,我去找她也行,也还是没得到应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