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恋人失格 > 第2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8章(1 / 2)

我看着那把伞被渐渐推远,突然觉得它也很可怜。

无端无故,遭人遗弃。

大雨中我终于不再呆站在原地。我几步过去,弯腰捡起了那把伞。

再看向屋檐底下,那女生已经没了影子。

我对着空荡荡的屋檐鞠了一躬,然后转身。

雨还在下。两个可怜的东西结伴返程。

回到火车站,我买了当晚回京市的票,又在洗手间里找了个隔间,把湿透的衣服换了下来。

发烧也好感冒也好,都是要花钱的。来这一趟,已经是增添经济负担了。

然而回到学校之后,我还是大烧了一场。

人总要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

这以后才会知道什么是可以、什么是不可以。什么是值得、什么又是不值得。

道理看过千万遍,不如被事教一遍。

距离上一次发烧不过才过去两个月,而这一次*没有人再照顾我,没有人喂我吃药或是给我擦身子。但我很争气地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烧了几天,假期最后一天的早晨,我病愈了。

躺在床上睁开眼,我感到心平气和,感到病痛离身后的清明与舒畅。

也是在这时,我给姜伶发去消息:

[我们分手吧]

第22章 长相是人心的面具

我一直觉得,长相是人心的面具。

对着镜子,尽量客观地描述这张脸:窄脸,细眉,单眼皮,眼型细长,鼻梁高挺直顺,中庭略长,下颌线分明得像裁纸刀,不笑时有些冷淡,笑起来时就显得清爽了些。

我不是2g网,会刷社媒,知道这张脸在社交平台上会被刷屏“不一定斩男但一定斩女”“姐姐你是不是忘打tag了我帮你打#le”“姐姐给个姬会”。

因为这张脸的缘故,我从小就被人说高冷。也不对,她们原话不是这样的,但大体是这么个意思——在“高冷”这个概念还没流行起来的年代,她们说的是“刚认识你的时候感觉你好难接近哦,熟了之后才发现你还挺好说话的”。

我家庭条件不算差,很早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在玩过几个gal,并发现自己很享受和游戏里的女孩们谈恋爱时,我的性取向就初现端倪。

后来看百合漫、百合电影,为女孩们的情谊打动时,我进一步确信自己确实是喜欢女生的。

我性启蒙得早——后来和斯然交流,我意识到在斯然还在为自己喜欢女生是否算是异类而纠结的时候,我已经坦然接受自己喜欢女生这个事实了。

于是我早早地就开始谈恋爱,这似乎也符合人们对“差生”的刻板印象——说来惭愧,在学校里,我算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那种学生。

我天生不爱学习,对这玩意感到头疼。后面想想,可能是有家庭托底的缘故,我很早就知道,我不需要很努力,就可以拥有很多人很努力才能拥有的东西。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这种鸡汤在我这里简直形同摆设,学习对我而言天然就不在“必做清单”上而毫无吸引力。

第一次听到“你要是个男的,我就跟你谈恋爱了”这句话,是在十二岁那年。

后来我无数次听到过一模一样的话。那时候我因为年纪太小,而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涵义,自然也没有对此感到不适。

一直到十四岁的时候,我不再听到这种话。取而代之的是,女孩子们开始径直对我表白,我也糊涂地谈起了恋爱。

早些时候我很爱玩,对感情也懵懵懂懂,秉持着谈一天是一天的态度,并不算特别认真,主打一个体验至上,不和就分。

一直到十六岁,我已经谈过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的恋爱。

因为这张脸的缘故,又加上在花钱方面很大方,谈恋爱对我来说并不困难。

但也正是因为这张脸的缘故,女孩子们总是默认我在恋爱里扮演“男方”:

出去玩的时候,女孩子们总是爱把她们的可爱包包给我让我帮忙背;

闹矛盾的时候,女孩子们总是矜持着等我低下头主动去道歉示好;

约会的时候,我也总是自觉负责买单的那一方。

在那个tpl划分还没广为人知的年代,就连荧幕上的女同电影也多是一寸头配一长发的组合,如果我把过肩的长发剃短——变成碎盖头甚至是寸头,那就会更符合女孩子们对我的期待。

但是我也终于开始意识到些什么——就是说,有没有搞错,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我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