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11章(2 / 2)

“这……不如派人去询问韩王?”

韩王也没来。

韩王发现赵魏都不参加,楚国也说不参加之后,就蔫了。光他一国顶什么用?加上周天子也不够秦国打的。

所以韩王干脆假装没有合纵这回事,至于周天子怎么收场,他不管的。

天子的使者前来新郑质问情况,韩王就称病不见。反正周天子那巴掌大点地方,比韩国还小得多,军队战斗力更是不堪一击,得罪了周天子他一点都不怕。

周赧王:可恶!吾被骗了!

周赧王得到消息之后,只能灰溜溜地带兵回到西周公国。

公子政听着扶苏讲述这些事情,不由迷惑起来。

这个周天子也太好骗了吧?

公子政问道:

“那他拿什么还债呢?”

扶苏微笑:

“还不起,所以只能赖账不还了。”

周赧王躲到了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西周富户将之称为“逃债台”,后来有个典故就叫“债台高筑”。

周赧王已经年近八十了,说起来也是辛酸。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屡屡遭遇惨事,这个天子当得着实窝囊。

不过他的痛苦很快就会结束了。

毕竟他也差不多快死了。

孝文王听闻四国合纵失败的事情,并没有因为军队不曾拉起来就觉得高兴。区区韩王和周赧王居然敢带头针对大秦,真是给他们脸了。

孝文王询问群臣:

“近日这事,诸位怎么看?”

诸位早就习惯了昭襄王在位时的一言不合就开干,换昭襄王遇到这种情况,立刻就打上门去了,还和你废什么话。

所以群臣都武德充沛地表示:

“周天子与韩王实在不识好歹,还请大王发兵警告一番。”

扶苏则直接说道:

“周天子胆小,如今又欠债还不上,心中惴惴。若此时发兵攻周,天子恐会直接投降。”

孝文王闻言心中一动:

“周天子治下只剩一座王宫,封地也几近于无。他投不投降倒没什么,反而是西周公,治下还有些封邑。”

这次西周公也参与了讨伐大秦的活动,而西周公国拥有三十六邑、三万人口,蚊子再小也是肉呢。

孝文王很快拿定主意:

“打!”

于是派遣赵摎出马,务必攻下西周公国,俘获周赧王和西周公。

没多久,畏惧于秦军威势的二人就主动投降了。大秦果然接手了他们的封地,并轻而易举地从王宫中收取了九鼎和众多珍宝。

孝文王原还考虑是否要扶持一个新的周天子上位,被扶苏劝住了。现在再立天子也没那个必要,反而是立了之后容易被六国当筏子。

——韩王这次就是忽悠周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起兵的。

虽然不立天子也会被各国找到借口针对,但他们顶多拿这事出来指责秦国一回。下回还想说这个,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可如果有个天子一直杵在那儿,六国就可以一直试图忽悠对方出头。

扶苏还和阿父说:

“昭襄王早点死确实是个好事。”

始皇一听就知道他又要不说人话了:

“昭襄王看着呢。”

扶苏不管,继续往下说:

“阿父你看,孝文王多善良,西周公投降之后他就没有继续为难人家了。不像昭襄王,当初人家都主动投降了,他还把人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实在是缺德。”

始皇:……朕就知道。

第40章 嬴柱:孤与卿相见恨晚!始皇:……

人们在指责旁人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自己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

比如扶苏。

他吐槽完昭襄王之后,果不其然引起了秦稷的反击。秦稷开始一条条列举扶苏不干人事的证据,以此证明扶苏也是个缺德鬼,没有资格说他。

秦稷:“当初灭六国的时候,你忽悠和楚国有仇的齐王建说下一个就打楚国,帮他报仇。从齐国骗了一大堆粮草,结果转头去攻魏了,根本没动楚国。”

扶苏:“那我和阿父后来灭了魏后,不是信守承诺去灭楚了吗?”

秦稷:“你是又骗了一波粮草后才去灭的楚,空手套白狼!”

扶苏:“你就说大秦灭没灭楚吧。”

秦稷:“……”可恶,输了!

没关系,他还能翻旧别的账。

秦稷:“你明明知道荆轲要刺秦,故意不提前把人抓住,只悄悄调换了他的匕首。结果荆轲图穷匕见的时候,掏出来一看只有匕首的手柄,没有刀刃。”

“导致荆轲和燕太子为人耻笑,说他俩搞刺杀之前都不知道好好检查一下凶器,真是愚蠢至极。还有人说燕丹小气,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不知道花大价钱买个好的,居然买了个质量这么差的匕首,刀刃都脱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