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也是天然的安慰剂,能够让人感觉到幸福的味道之一。
越是远古的时候,甜味越是难得,在没有红糖以前,想要吃点甜的,只能采摘蜂巢里的蜂蜜。而没有人工养殖蜂蜜的年代,从野外获得蜂蜜不仅要靠运气还要靠过人的勇气,毕竟蜂蜜的尾针可不是摆设。
腌制过的排骨放入油锅翻炒,变色之后,倒入一点酱汁,再将一壶开水倒下去,浸过排骨。灶火转小,让排骨慢慢炖烧。
趁着这个功夫再翻捡翻捡食材,赵苏揭开一层细棉布,看到一条条的年糕,洁白如雪,颗颗饱满的大枣嵌在年糕上,有一种质朴的喜庆感。
看赵苏拎起年糕,蒙梨得意道:“没见过吧,是从南边送过来的,用糯米做的年高。听说是个姓高的人制作出来的,每年正旦日必吃的美食。”
赵苏抽了抽嘴角,正好将年糕切片,猪肉切片和韭黄一起炒。送来的年货里,还有一大壶植物油,加上铁锅,大火快炒最为合适。
“年高是用来水煮的饭食。”蒙梨见他指挥下人切片,不由急了,指着韭黄道:“不做上回那种盒子吗?”
“麦粉不够精细,等我把石磨弄出来,细细磨过了再给你做。”吃到嘴里还带颗粒感的面粉算怎么回事,赵苏撇了撇嘴,什么都可以将就,唯有这张嘴没法糊弄。
要怪只能怪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宽裕,村子旁却有山有水,父母又有一手好厨艺,上山下水寻摸食材回来,变着花样做给他吃。所以别看他只是一个农村娃,却有一张十分挑剔的嘴。
年糕切片,猪肉切片和韭黄一起入锅快炒,只须放入酱汁,便是一道极具风味的家常菜。
芦菔也就是萝卜切成细丝,锅里的水一开,用勺子往水里一过,仅仅断生便沥干水份搁到盘子里。取的就是萝卜清脆的口感,至于调料,因陋就简选了黄芥末撒到萝卜丝上。
黄芥末和赵苏后世常用来蘸海鲜的绿芥末不同,黄芥末是中国原有的品种,比绿芥末要温和的多,是没有胡椒花椒辣椒时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最后取一勺植物油用铁锅烧热,浇到萝卜丝上再撒上一把葱花,便大功告成。
等这两个菜做好,另一个灶眼上的排骨也已经炖得酥软,赵苏将早就敲好的红糖扔下去,略一翻炒,融化后的红糖均匀的裹到排骨上,亮闪闪的酱红色,让人一看便食欲大增。
三个菜刚一摆上来,不请自到的蒙殊,已经扑进厨房抱住赵苏左看右看,“你真是扶苏?”
他和堂妹蒙梨一样,从小就认识扶苏,从来没听过他擅长厨艺。妹妹把这套厨具带回来,还顺带夸了一通扶苏的厨艺,但家里人从上到下,没有一个相信的。
这套厨具也因为没人会使用,被收到了柜子里。
他听下人说扶苏公子带着小姐去了厨房,带着看笑话的心情跑来,结果走到半路上,便闻到了一股特殊的香味。
一路奇怪着赶到厨房,正好看到扶苏将烧好的蜜汁排骨起锅,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和不断扑进鼻子里的香味,配合在一起,让他百般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扶苏还没推开蒙殊,蒙梨已经先出手了,将三个盘子护在怀里,一脸警惕的看着蒙殊,“都是我的,没你的份。”
蒙殊此时哪里还顾得了逼问扶苏,嘻皮笑脸的凑到堂妹跟前,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将神色一正,一脸痛心疾首道:“昨晚祖母只进了小半碗米粥,说是味同嚼蜡,吃什么都没滋味。如今你看到美食,只想着自己独吞,竟一丁点都没想到祖母吗?”
蒙梨的表情肉眼可见的转为愧疚,一脸不舍却又绝然的指派自己的丫头,“把这三道菜各分一半给祖母送去。”
说完还转过头,生怕自己眼睁睁看着,一个不舍得又抢回来。
蒙殊这才欣然点头,“这才对嘛,你和扶苏好好说话,别耍小性子。”摆出当哥哥的威严,说完跟着两个送菜的丫头走了出去。
蒙梨等他们走远了才反应过来,指着蒙殊的背影朝赵苏控诉道:“他,他骗我。”
孙子给祖母送吃的,祖母能让孙子眼巴巴的看着?再说了,一个老太太能吃多少,最后还不是进了他的肚子。
眼看蒙梨要追上去,赵苏一把将她拖了回来,真是个傻女子,“就算他陪着老太太一起吃,也是尽孝。”
再说他做的份量很大,就是一半的份量也保证能让她吃撑住。毕竟上回见识过蒙梨的饭量,让他印象深刻。
三道菜赵苏都只是略尝一口,现在的猪肉就算是焯过水,也有一股膻腥味挥之不去。没有辣椒胡椒花椒,更没有孜然,许多他喜欢的味道调不出来,吃什么都觉得略差那么一点意思。
蒙梨可不那么想,简直是一扫而光,吃完才盯着厨房里的下人,“你们谁学会了,谁就可以当厨娘。”
一时间,所有下人面面相觑,他们习惯性的低着头只听吩咐,哪里想得到去学。只有在灶台生火的小丫头,悄悄探出脑袋,跪到了蒙梨的身边,“小姐,请让奴婢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