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80章(2 / 2)

在李倩身上,他能看到延续大唐繁盛的希望。

李亨在家害怕极了。

他抄起扫帚就开始找儿子。

儿子,儿子,究竟是哪个小瘪犊子弃城而逃了?!

到底是哪一个,该揍谁?

李亨是又担心自己父亲李隆基因为他争权对他猜忌更重,又气愤收回来的长安毁在了自己儿子手里。

李亨怒气冲冲想着:都揍一遍吧,他不偏心,每个儿子的屁股都得挨两下子。

【想着“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杜甫不仅仅忽略了路途上可能面临的颠簸,也忽略了他一身的病痛。他觉得自己尚且年轻,可他这一生四处颠沛流离,他的身子已经不再硬朗了。】

【他无依无靠,一无所有。肺病,糖尿病,风痹等各种病状都一股脑往杜甫身上跑。两年后的杜甫已经几乎抬不起他的胳膊,连左耳也已经聋了。】

[呜呜呜我的子美,才五十岁啊。]

[是啊,按理说五十几岁应该不能有这样多的病的。]

[可见杜甫这么多年过的是什么日子。]

韩休叹了口气:“漂泊流离在我们看来普普通通的,但确是诗圣真实经历的。”

“这么说,杜甫这一生几乎就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啊?”

宇文融唏嘘着。

李林甫淡淡道:“没有这些经历,想必也成就不了一个诗圣。”

颜季明道:“可我总还是希望他能过的好一些的,他至纯至善,心怀家国天下,不该落的一身的病痛。”

【也幸好这时候的吐蕃战乱逐渐不再激烈,杜甫的弟弟杜观得以联系上杜甫,于是多番写信邀请杜甫回家。杜甫的弟弟想让杜甫来回家养病,至少在人生之后的岁月里,能过的舒服一些。】

【接到家书的杜甫想到了很多,他想起了年少之时跟弟弟的嬉笑玩乐的时光,想起了家中的亭亭如盖的大树。人至年老,大多都会怀念家人间的温情。】

【在外地辗转多年而只能感受到寒冷的杜甫,在此时】

【杜甫思乡之心也非常迫切,他在公元768年的正月出发,下了江陵后又去了湖南。杜甫这一生都没攒下什么积蓄,这也让他这一路的反乡之程过的非常艰难。】

【路上登高远眺,杜甫一时间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高》。】

滚滚江水奔涌着,疾驰着,山上萧萧落叶被狂风打下,拍进江水中,被卷进不见底的江水之中。

哀转久绝的高风长啸,成群飞鸟迎风回旋。

白色的鸟这是片景的唯一颜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能读懂诗的官员几乎落泪。

如是给他们笔,让他们写出这样的诗句,就是再让他们多活百年都是不能的。

这景中就带着无尽的悲哀。

无边无尽的孤寂袭上众人心头。

“这诗的后一半究竟是什么?”

张九龄往前走了两步,这诗实在是千古难得的佳作,仅是上半部分的描景就已经到了让所有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音律感节奏感,杜甫把诗对仗地严丝合缝。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写不来的诗句。

“果真是诗圣!我生平倒从未见过这样高度的诗作!”

“他对音律的把控实在是到了圆通之境啊。”

“七律之冠,这一定是七律之冠!”

“他是圣人,所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可他也是诗人,能写出这首诗的诗人,除了杜甫,别无他人!”

“杜甫之后,再无诗圣,这诗圣之名一定是杜甫的。”

所有人都在期待,期待这首绝世佳作的下半部分。

【作者有话要说】

啊总有事情跑来打乱我的八爪鱼码字计划tvt,明天可能更不了很多,但是有基本的六千,明天是杜甫的终结篇,之后就是李白了。

第131章 千年后,人人皆读杜甫

【杜甫沉浮人世间五十几年, 没有一身的功名利禄,更没有等身的荣耀,他拥有的只是一身的病痛, 和满腹的忧愁。】

【大家之所以认为杜甫从来没有年轻过也大多是因为如此,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老人实在是深入人心。】

【我们所有人都会背这首诗,我们读杜甫的沉郁顿挫, 读杜甫的满腹哀愁, 所以那个满头白发, 穷困潦倒的老人就伴随着这首诗, 存放在了我们的脑海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