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85章</h1>
【这一年五月,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州。他精神抖擞,准备走马上任,却在途中身患疾病,死于建康。】
【赵明诚临死前心心念念的只有收集的金石,临走前多次叮嘱李清照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珍藏,他们没有孩子,这些古籍文物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孩子。】
【南宋的建立并没有改变宋人的悲惨处境,反倒令局势更加混乱,当时赵明诚的大妹夫李擢担任兵部侍郎,护卫孟太后驻守在洪州(今江西南昌)。】
王安石:太后怎会在洪州?这不会是高宗为了逃跑做的准备吧!
【李清照为了保住手里的二万卷书,二千卷金石拓本,便将这些书籍都送去洪州保存。】
【不幸的是,当年十一月,金人攻陷了洪州,李清照送去的那些书再次被战火波及,李清照仅带着部分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
【为了保住仅有的这些珍藏,李清照想要将它们交给朝廷。但她再次低估了赵宋皇室的逃命速度。】
【赵构一路从淮河跑到了长江,从南京应天府跑到了扬州,又从扬州跑到了杭州,将杭州升为临安府,定为陪都,也就是实际上的首都。】
【金军也一路向南追,“搜山检海”抓捕赵构,赵构无路可逃,直接跑到了海上躲避,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
【不过金军不善水战,最终还是没有追上赵构。】
评论区
“太遗憾了!”
“金军搜山检海怎么就没搜个彻底呢?”
“如果赵构被抓到金国,那么南宋就得救了!”
“赵光义的基因真的太稳定了!”
“高梁河车神隔代遗传,被赵构完美继承。”
“……”赵构无能狂怒,天幕如此推崇一个女人,却将他踩在脚下,他才是大宋的皇帝,重开大宋的宋高宗!
赵匡胤对此已经无力斥责,他觉得赵构做出什么样离谱的事他都不会感到意外了。
【赵构在前面跑,李清照在后面追,却始终追不上朝廷的脚步。颠沛流离中,剩下的文物又散失了大半。】
……
【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在绍兴暂时居住,有一天,她的书画被人盗了,她十分伤心,宣称只要有人愿意将书画还回来,她愿意重金相报。结果她很快就发现,她的书画都是被邻居一户钟姓人家偷的……至此,李清照手中的所有图书文物大部分都散失了。】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散失殆尽的图书文物,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国破家亡、亲人离散的黍离之悲,让身心俱疲的李清照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
【孤独无依之中,一个名叫张汝舟的人走进了她的生活,张汝舟温柔体贴,对她照顾有加。在周围人的劝说下,李清照决定再嫁张汝舟,二人结为夫妻。】
【但“子系中山狼”,张汝舟接近李清照本就是觊觎她的珍藏。他们结婚后,张汝舟立刻暴露了真面目。他多次向李清照索要书画未果,开始对李清照拳打脚踢,实施家暴。】
天幕下的观众无不为李清照的遭遇而揪心,宋朝之前的女子都义愤填膺的在天幕唾弃张汝舟。
南宋之后的男子却在大骂李清照不贞,言辞之恶臭,让宋朝之前的男子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加入战局。
李清照心有丘壑,对这样的遭遇不为所动,张汝舟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她知道自己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张汝舟的野蛮行径,让李清照难以容忍。李清照可不是逆来顺受的小妇人,她立刻决定要与张汝舟和离。但宋朝的律法规定,妻子要离婚必须拿出丈夫的罪证。】
秦汉唐的帝王纷纷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宋朝:这是什么破规定!
【于是,李清照暗中收集张汝舟的罪证,最终以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名将他告上公堂。经过调查核实,张汝舟被判流放柳州。】
【李清照虽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还规定,妻告夫要判处2年徒刑,她自身也身陷囹圄。因为李清照的名声和朝中友人的帮助,她只在狱中呆了九天便被释放。】
【这场官司让李清照摆脱了张汝舟的束缚,却也让李清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