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547章</h1>
李世民:“除非能将北地边军打散迁徙,不然他们定会心向朱棣。”
朱元璋发现一个问题,若是藩王不干人事,就会造成地方混乱,但只要藩王有一些底线,定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这岂不是一个个国中之国!
难道分封制度当真不能存在?
【北平局势发展之快超出了建文君臣的预料,但在洪武朝的大逃杀之后,朝廷却面临无将可用的窘境。】
【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号称百万大军,数路并进,欲将燕军包围于北平地区歼灭之!】
耿炳文心中忐忑,已知燕王是将来的永乐帝,那自己到底是怎么输的?他绞尽脑汁,却理不出任何头绪……
第517章 靖难之役
【耿炳文的父亲耿君用是跟着朱元璋起事的元老,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因战功累升至管军总管,最终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
【耿君用死后,耿炳文承袭父职,率领父亲的军队,多次击败张士诚的军队。】
【其中的长兴之战,让耿炳文名留青史!】
【耿炳文攻取广德,进攻长兴,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余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攻克长兴。】
【长兴地处太湖口,是江、浙的门户,张士诚不可能放弃长兴。耿炳文坚守长兴十年之久,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得张士诚的目的不能得逞。】
【在此期间,耿炳文还曾击败张士诚派来争夺永兴的大军,以及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率领的围城大军,在历史上留下了守城名将的名号,创造了一个个历史第一!】
【张士诚被灭后,耿炳文随大军征讨中原,攻克山东沂、峄等州,攻下汴梁,巡视河南,又随常遇春攻占大同,攻克晋、冀。随大将军徐达征讨陕西,打败李思齐、张思道。】
【耿炳文因功被封为长兴侯,功劳之大甚至与徐达并列!此后,耿炳文还随徐达出塞,在北黄河打败元朝平章乃儿不花;随颍国公傅友德征讨云南,平定曲靖蛮;从永昌侯蓝玉北征,到达捕鱼儿海。】
【他参与了洪武年间所有的大战,也成功躲过了洪武末年的混乱,或许是因为他谨慎自守,或许是因为他长于守城。】
【建文元年,开国功臣大部分都已经去世,幸存的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二人,面对燕王的进攻,建文君臣只能启用老将,六十五岁的耿炳文再次披挂上阵!】
洪武朝,年富力强的耿炳文被朱元璋召到跟前,在舆图上探讨他将来的用兵策略,耿炳文与对面年轻的燕王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些不自在。
不得不说,论如何让人下不来台,朱元璋是各种高手。
看看他周围围着舆图的一圈人吧,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燕王的岳父徐达,太子的外家蓝玉,再加上可能参与此战的李景隆之父李文忠,还有耿炳文!
李景隆若是知道,定会庆幸自己年仅八岁,没有参与朝会的资格,不然被公开处刑的就要加一个他了。
【八月十二日,耿炳文率军进驻真定,都督徐凯领兵10万人扎营河间,都督潘忠驻莫州,都督杨松率军9000人为先锋扼雄县,大军沿着滹沱河的南北两岸分营扎寨。】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朱棣乘北伐军部署未定,率军主动出击。八月十五日,朱棣趁着中秋节突然发难,对着没有多少准备的先锋军发动进攻,雄县被破,先锋九千人全军覆没,潘中派来救援的军队也遭到伏击,朱棣首战告胜,掌握了一定的战场主动权。】
【而此时耿炳文的部将张保向朱棣投降,并向朱棣报告南岸部队的虚实情况。朱棣放张保回去,让他大肆宣扬雄县、莫州惨败的情景,就说燕军将要攻打真定。诱使耿炳文将南岸的军队调集到北岸,以便一举歼灭!】
【为了消灭燕军,保住真定,耿炳文果然下令将南岸的军队都转移到了北岸。待耿炳文军队转移之际,朱棣军突然来临,沿城攻击。】
【耿炳文的部队不能成列,溃败入城。军队都拥挤在城门里,造成堵塞,自相践踏,被踩死的不可数计。】
徐达有些疑惑,耿炳文在战场摸爬滚打多年,怎么会被燕王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