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551章(1 / 2)

<h1>第551章</h1>

【击败盛庸后,朱棣进军真定,与南军守将吴杰、平安在藳城遭遇,两军在藳城大战一场,此战大量燕军被南军的火枪和弓弩所伤,朱棣的帅旗被射得像刺猬一样。】

【但是碍于朱允炆的“禁杀”之令,朱棣本人反倒完好无损。】

李世民:“这样的护身符朕也想要啊!”

【第二天,两军再次交战,结果又有一场大风恰逢其会,南军还是处于逆风之位。燕军趁机四面围攻,斩首六万多人,吴杰、平安逃回真定,坚守不出。】

【从白沟河、夹河到藳城,燕军三次得大风相助而胜,朱棣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将此当做自己得天应命的象征,大肆宣扬!】

这下子天幕下的观众都有些心惊,难道朱棣当真能呼风唤雨?

朱棣对着儿孙实话实说:“朕当然不能呼风唤雨,只不过在北平多年,熟知北平的天气变化罢了。”

朱高炽也在教育儿子朱瞻基:“你爷爷有今日的地位,那都是在战场上拼死血战得来的,那个被射成刺猬的军旗还在宫中存着,你多去看看,牢记父祖创业之不易!”

朱瞻基:“父亲,我记住了!”

【眼看着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北方郡县对燕王望风而降,建文君臣只能利用利用谈判、反间、偷袭等方法阻挡燕军南下。】

【于是,盛庸、吴杰、平安分兵骚扰燕军粮道,朱棣也以牙还牙,袭击南军粮道。】

【朱棣命部下换上南军的甲胄,从南军的防线中穿插而下,瞒天过海,到达南军后方沛县,成功烧毁了大量南军粮船,南军损失粮食数百万石,一时间京师大震,朝廷军队陷入窘境。】

【北方战局越发糜烂,为了破解困局,方孝孺给朱允炆出了个主意:利用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矛盾,暗中许诺朱高炽燕王之位,然后再将此事告知朱棣和朱高煦,离间父子关系,迫使朱棣回师北平。】

朱元璋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这个方孝孺读书读傻了吧!

朱高炽本就是燕王世子,用得着你来许诺!

【方孝孺自视甚高,也小看了朱高炽,身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根本没有拆开信件,直接将使者和信件一起送给了朱棣,方孝孺的反间计失败。】

朱高炽心想,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相信你的计策。

若是父亲胜了,我就是当朝太子,若是父亲败了,朝廷也不可能白给我一个燕王之位。若是我当真相信了你,一个不孝的罪名就能将我压死,要知道,湘王叔府中的大火可还没有完全熄灭呢!

第521章 靖难之役

【自建文元年起兵,燕军靖难已有两年多。虽然朱棣屡战屡胜,但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巩固扩张的地盘,只能放弃新取之地,朱棣实际掌控的依旧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朱棣知道,他不能继续与朝廷耗下去了,这样的损耗仅靠北平之地是支撑不起的,朱棣必须另辟蹊径。】

【建文三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不与盛庸、平安等人的军队纠缠,直取京师!只要能得到南京,取得正统地位,凭借自己的身份,北方大地自然会传檄而定!】

【燕军顺着如今的京广路与京九路之间长驱直入,甩掉了盛庸和平安的追击,直插大明腹地!】

【而此时的黄淮流域根本没有任何防守,朱棣一路横扫直插徐州,击败了徐州的守军,徐州闭城死守。】

【朱棣没有理会像个王八壳一样的徐州城,他继续南下,逼近安徽宿州。】

朱标:“这是完全不要后方的打法啊。”

朱元璋:“如此战法,只能胜不能败,一旦失败了就是万劫不复!”

【平安见燕军一路南下,就跟在燕军身后一路追击,却中了朱棣的埋伏。】

【虽然整个天下都是朝廷的,但在朱棣军的骚扰下,朝廷的粮道被朱棣截断,粮草无法运送到前线,南军陷入了缺粮的困境。】

【朱棣趁着南军弹尽粮绝之际想要偷袭,却恰好遇到了徐辉祖的援军,在生力军的加入下,南军取得了胜利,燕军损兵折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