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 > 分卷阅读2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9(1 / 1)

,韩掌柜没有多留,下午就带着商队出发,往西边草原走了半个月,才在最西边的边城见到多力的商队。 快一年没见,多力的商队壮大了一倍,人手也多了许多,多力见到韩掌柜就说:“前几日有一支从宁夏过来的商队往西去。” 韩掌柜惊讶:“这么快就有商队敢西行了?” 多力连忙点头,他急道:“他们就不怕被劫杀在途中?” 他们现在所在的边城已经是草原最西边,以前这里不是大周朝的实控领土,也是去年才收归到大周朝手里,大周朝的驻军才到这儿来。 从这儿再往西去,就是别人的地盘了,从这儿往西去,生死难料。冒着性命之忧做买卖,也非常人啊。 韩掌柜也很佩服那些出关西行的商队,他道:“西行虽然艰难,但是就像我跟你说过的一般,只要穿过荒漠戈壁,西边就是肥沃的土地和草原,跟那边通商肯定有大把的银子可赚。” “韩掌柜,我也想去西边看看。” “现在?” 多力摇摇头:“明年吧,我要回东边草原跟家里人交代,做好准备再去。” 韩掌柜笑道:“那也好。” 答应给多力的货送到了,韩掌柜这就要回去了,走前韩掌柜告诉多力:“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你也别拿自己当外人看,需要什么货自己去买,不用通过我。” “韩掌柜,以后你不来草原了?” “近几年应该是不来了。” “那你去哪里做买卖?” 韩掌柜爬上马车,大笑道:“我去南方,出海去!” 第107章 完结庄周梦蝶 祈安二年,秋。 朝廷改商税,增海贸商税条例,选中泉州府为开海禁第一府,大周朝开海禁之壮举板上钉钉。 海军主将高金率兵驻守泉州府,太子太傅陈一直为泉州府总督,总管泉州府开海禁之事。 圣旨一下,大周朝大大小小的商人无不响应,朝廷各国营司,民间各行各业商会纷纷涌入泉州府。 与此同时,一艘艘崭新的海船接连下水,泉州府新扩建的海港外停满了大船,远道而来的掌柜们一看就知道朝廷为开海禁肯定准备多时了,并不是突然才有的旨意。 有些年纪了,虽还没老的走不动道,到底不愿意再吃走商的苦,已经把商队交给儿孙自己过舒坦养老日子的 一群松江城来的老掌柜们,他们对皇后娘娘的行事风格显然更加熟悉。 他们抓着韩掌柜问:“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泉州府要开海禁了?你这老小子,怎么不提前跟咱说一嘴。” 韩掌柜笑道:“说不说有什么要紧?你们的老巢在松江城,做的大都是药材、布匹生意,跟南方的海贸不挨着。” “话不能这么说,咱们就是不做买卖,抢先买几个码头的铺子搁着,赁出去收租子,那也是好事。” “别想了,泉州府码头位置最好的铺子都是朝廷的,商户们可以租,但是买卖就别想了。” “啧,怎么还跟东山港一样呢。” “这不是废话嘛,码头是朝廷出钱扩建的,头一批海船是从咱们松江城的船舶厂开过来的,那也是朝廷的,朝廷出钱出力,怎么可能叫咱们占便宜?” 皇后娘娘往年自己做买卖的时候,就不是会让自己吃亏的主儿,何况现在? 说到海船,今年才开海禁,估摸着许多中小商户买不起海船,朝廷出了新政。买不起船的小商户们可以加入商会,再以商会的名义租赁朝廷的海船出海做买卖,回来时候给朝廷两成的利算作租金。 知道泉州府开海禁并第一时间赶来的商户谁不知道出海获利颇丰?只要买卖顺利,两成的利也不算什么。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后,敲锣打鼓的先歇一歇,泉州府总督站在码头上搭起来的大台子上高声宣讲朝廷的开海国策,这边话才落地,小商户们已经三三两两凑一块儿,跟自家商会认识的人跑去衙门租赁海船了。 好事儿要赶早,码头一共才摆着二十来艘船,迟了就没他们的份了。 曹大当家的原是流放武将出身,长得身高体壮,就是现在老了那也比一众老熟人身量高,他环视一周后跟韩掌柜、何掌柜一群人说:“年轻小伙儿腿脚就是利索。” 何掌柜轻哼:“咱东山港开海的时候我比他们跑得还快。” 曹大当家的怂恿:“要不咱们也报个名儿,去南洋走一圈?” 南洋啊,他们还没去过呢。 他们这群老家伙虽把生意交给儿孙子,自己个身子骨都还行,再说,坐船出海比他们走商要轻松些吧,要不走一趟? 韩掌柜是他们这群人中年纪最小的,所有人都盯着韩掌柜,韩掌柜道:“南洋也不远,你们想走一趟也成。” 开海禁后,海军分了好几支在南海巡逻,倒也比以前安全许多。 “那赶紧的,咱们也去衙门报个名。” 韩掌柜拉住曹大当家的,说道:“不用跟他们抢,我家的船上还有位置,你们先去采购货物送上船,咱们明儿就走。” “哈哈哈,还是咱们自己人靠谱,韩掌柜,多谢了!” 因开海禁的缘故,海军从一万人已经扩到了三万人,分散在东山港、东辽城港口、泉州府港口。 按照朝廷的计划,等国库富裕些了,海军还要扩建,海军的要沿着惠州府、雷州府、琼州府的海岸线一路往南洋铺开,海上的小岛也要划到大周朝的领土范围内。 泉州府为开海禁正热闹时,海军一支小队已经在南海偏东的一处无人海岛上停了两日了。 随船的石匠敲敲打打一日,才刻了一座石碑,领头的袁千户光着膀子,带着手下的一群小兵把两人高的石碑立起来。 “张石匠,这石头硬不硬?可别风吹日晒几年就把石碑上的字儿给吹没了。” 张石匠说:“放心,这石头硬得很,字儿又刻得深,敲打出这一百多个字把我手都震麻了,就算风吹日晒,这上面的字儿几百年后肯定也在。” 袁千户对着朝廷给的文书逐字逐句检查,石碑上第一段书:祈安二年秋,大周朝海军驻扎于此,此岛为大周朝固有领土,如有入侵者,虽远必诛。 有识字儿的小兵看到这石碑上的字儿,忍不住挠挠脸:“千户,咱们真要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驻扎?” “朝廷说了,立个碑圈快地儿就成了,这地儿有什么好驻扎的?” “我就不明白了,这破荒地有什么好占领的?” “用你懂?你要是明白了你就是朝廷里的大官了。别废话,上面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就是了。” “碑立好了,收拾收拾,咱们去下一个地方。” 袁千户年纪轻轻能当上千户,除了他自己有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