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买活 > 买活 第38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买活 第386节(1 / 2)

<h1>买活 第386节</h1>

要说绕路走,这是不可能的,北非毗邻沙漠,绕路就意味着渴饿而死,道路都是完全固定,由绿洲在其中连缀的,而绿洲一般都有部落把持,没有苏丹的使者伴护向导,想要安然无恙的通过道路去往邻国这是天方夜谭。

胡三吉一行人进入埃及之后,就没有离开过各地总督土司派来的向导,埃及总督虽然没有打消他们的念头,也无法把他们直接送去马里帝国,但却还是派人把他们送到了边境,并且给了他们一封文书,这样他们可以递交给邻国阿尔及尔的官员。

就这样,胡三吉一行人一路披荆斩棘,遇难斩难,一边跋涉,一边学习当地语言,一路上险象环生,好几次差点被各地苏丹扣押,又分别在多处(包括埃及),宣讲了知识教的教义,渲染了六姐的神威,又出示了很多珍奇宝物——传音法螺没有带去,但是,镜子和彩印压膜的照片,成了一大利器。各地的总督苏丹,对此无不如获至宝,央求他们能留下一张,又愿意听他们讲解知识教的教义,算是接受过一次传教——一般来说,统治者对于宗教的态度往往还比较开明,不管他对自己臣民的态度如何,他自己反正是很愿意听听新的东西。

船队带去的几千张彩画,分给胡三吉等人一百张,胡三吉就靠着这一百张彩画走过了千里长路,进入了马里帝国境内。众人听到这里,都是好一阵唏嘘感叹,张秀才也道,“玄奘大师取西经,只怕也莫过于如此了!这路真可谓是我买地的新西游!若能把一路见闻结集出版,必定脍炙人口!争相流传!”

众人也都是如此附和,又有人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胡三吉等人在马里帝国内的境遇如何,胡三吉摇头道,“也是障碍重重,马里帝国的情况很不好!”

马里帝国,这是非洲历史上罕见的强盛帝国,按照买地这里的所知,也是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他们虽然也信仰星月教,但此时,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已经貌合神离了,对于从埃及一路走来的汉人,他们本来非常的防备,但也是靠着彩画,他们没有被抓捕起来,送给弗朗机人,而是在康加巴见到了马里帝国最后的国王巴巴杜三世——

“他们的衰弱,也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了,但是帝王的出走,这还是第一次,很多人都说,马里帝国实际上已经灭亡了,但无论如何,现在老国王还活着,而各地的诸侯也没有推举出新的共主,于是我们还是见到了他,我们代表朱立安和那些从黄金海岸被卖走的黑奴,问了他一个问题——黄金海岸有没有希望摆脱奴隶贸易,能不能让这样邪恶残忍的事情停止下来……”

胡三吉说到这里,也是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老国王却反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奴隶贸易,并不是帝国主动开始的,外来的客人,把帝国拉进了奴隶贸易的圈子里,开始了毁掉帝国的旋风,强大的客人离马里很近……远方的客人,你们光是来到这里,就历经了千辛万苦,你们距离马里这么远,又能依靠着什么,对马里提出这样的要求呢?”

第798章 棉花、黄金和贸易市场

“依靠着什么, 对马里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句话,成功地让敞轩内欢快的气氛暂停了下来,客人们个个面露深思触动之色, 而坐在主位上的占城国王,也和手下的心腹大臣窃窃私语了起来, 不停地点着头,一副深有同感的样子——同样是大国周边的小国国主, 他自然是最有感触的, 哪怕不知道马里帝国和欧罗巴的航海距离,但也能吃透这句话的意思。

占城和买地的对比,实在是过于巨大,以至于他们根本兴不起反抗的心思,就不知道马里帝国是因为什么开启奴隶贸易, 和欧罗巴的对比又是如何了。但仔细想想,如果买地要求购买土人奴隶的话,他作为国王又怎会拒绝呢?从前敏朝所用的昆仑奴,不就有很多是从南洋贩回来的矮黑人吗?

“这么说的话, 难怪朱立安决定绕过好望角, 航行到马里的港口去了!”

黄小翠也敛去了笑容,有些郑重地说, “如果没有这样的魄力,证明自己的能力, 那么,你们这些使节表达的观点,也就显得孱弱了。”

别看她外表五大三粗,但此刻说起政治,却也是出口成章、头头是道, 令众人都不由得点头称是。乌感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从这里开始接过叙述的节奏,因为在胡三吉一行人,原路返回了麻林地之后,是由朱立安率领乌感恩,拨出两艘船去探索的好望角航线。

“三吉兄弟对老国王说,‘如果你只能听得见带着风帆的话,那我们就乘着风帆来见你’,随后,他们就原路返回,一路受到了礼遇,他们来回用时十个月功夫,在路上不算太过耽搁,回到麻林地之后,我们同时在做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传授麻林地的土著百姓造船技术,让他们帮着打造船坞,对受损的顺利号进行修缮——”

“第二件事,则是在本地试着改进棉花的种植技术,教导当地的百姓制造最原始的轧车来压去棉籽,顺便教他们压榨棉籽油——本地虽然是棉花的原产地,但棉布却依然贵重,主要是因为当地一直采用最原始的手剥、敲打去籽法。如果东非能成为稳定优质的棉花产地,那么,从鸡笼岛到满剌加城,一切顺利大概是半个月的功夫,越过满剌加海峡,往西面走,顺风满帆的话,其实到麻林地也并不远,多半个月、一个月准能到,也就是一个多月的功夫就足够的了。这样,一条商路就算是建立起来了。”

难怪信使船这两人的底气这么足,他们这一行可谓是硕果累累啊!郑芝凤听得更入神了,不自觉地半倾了身子,“好呀,听地理书上说,非洲最适合种植棉花了,这条航线一建立起来,买地这里的棉花价格立刻就能得到控制——这些年来,各地总是不停闹旱涝减产,有了高产稻,不至于出饥荒,但这些经济作物的价格,波动太大,真是让人操心!”

乌感恩唇角也出现了一丝笑意,点头说,“话虽如此,但麻林地也有麻林地的局限,当地人烟比较稀少,作物的产量也不怎么丰饶,虽然土地肥沃,但病虫害相应的也很多,有时候用心耕作还不如进丛林采食,我们停留在麻林地期间门,做了田野调查,还为麻林地做了第一次人口普查,麻林地港口乃至整个小国,有能力和意愿耕种的开化国民才六千多人,再加上一些海港的工人,以及附近臣服于城邦的游猎部落,麻林地所有影响力辐射出去能算得上的人口不过是十几万人而已。”

十几万人中,还有九成以上是游猎采集为主,只是会和城邦贸易的部落民,非洲的情况和南洋其实是非常类似的,占城这里其实也差不多,要不是这几年知识教信仰大行,土人百姓不断开化,主动下山,从刀耕火种的游耕制转为精细耕种的开化农——用他们的土话来说,就是‘吃白米’的,土人下山主要是受到这个诱惑,他们在山里虽然也种水稻,但受限于技术,吃的都是粗磨的发黄糙米——若不然的话,占城港内的开化市民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一两万人,这还要算上一些华人的血脉。

东非这里,麻林地的情况不是特例,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如此,甚至再往南走,在地图的下半部分,城邦的规模会更小,绝大多数部落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居于密林之中,和本地城邦都是语言不通,更不要说和华人交流、贸易了,想要建立起常年的大体量商路,目前来说,唯一的解决方案只能从黄金海岸找——黄金海岸这块区域,得天独厚,在欧罗巴的航运技术发展起来之前,这里就是整个非洲最开化、最先进也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先后崛起了马里帝国、桑海帝国等等这些国度,乌感恩很客观地说,“除了六姐提到的,埃及人自己都遗忘了的黑人王朝历史,马里帝国大概就是我们黑人在政治上的最高峰了。”

别的不说,开化,就意味着技术能够传播,意味着有人可以来学习种田,并且能学得会,意味着有贸易的需求,不论是胡三吉带回的信息,还是麻林地的现状,都指向了一个结论:为了断绝黑奴贸易的情怀,为了建设商路的利益,买地的船只有必要往马里帝国一行,如果他们能冒着被洋番船只阻击的风险,航行到达马里,那么,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华人的势力,在马里落下了自己的颜色,虽然很浅淡,但这就是一切的开端。

当然,他们也可以按兵不动,回航后请示六姐,但敢于远航的人都是冒险家,朱立安、连闽清两个队长,以及船长、大副们在麻林地开会商议过后,一致投票同意冒险,派出了两艘船况最好、火力最足的大船,搭载着最机灵、最勇敢、最坚毅,语言天分最好的水手,从麻林地启航南下,随他们一起南下的还有六百个小臂大小的马口铁罐头——这也是买地远航舰队的秘密法宝了,他们带上了罐头压盖机!有了罐头机,别的不说,在开拓新航路时,对于迷途、补给不足的恐惧就大大地降低了。

“……真是个好东西,这么久的航行,就没人得败血症,嘴唇也不干裂,嘴里也不起燎泡……”

乌感恩对于罐头赞不绝口,同时也赞美买地的药物,在这一点上,占城国王也是不断地点头,跟着一起赞颂知识教,和知识教伟大的发明罐头压盖机——有了罐头压盖机,以及占城这里开始出产的甘蔗田,南洋的水果罐头已经返销回华夏本土了,为他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蔬菜罐头卖给北方过冬,水果罐头则不论何地都非常好卖,山竹、龙眼、荔枝,这些在产地都很容易腐坏的水果,现在也让百姓们有了大规模种植的动力了,甚至就是榴莲,也有人把它制成了果泥罐头,试着往北方贩卖了过去。

只要有能够煮开消毒的高压锅,足量的马口铁皮,再配合一台人力压盖机,以及一个相对无菌干净的环境,罐头是完全可以循环制作的,这一点在非洲探索航行时帮了大忙,当然,同样帮了大忙的还有弗朗机水手,他们有跨洲航行的经验,不时指点船长风向的变化,推算合适的出航时间门——风帆船的航行当然是非常看重风向的了,别看从满剌加到麻林地只要一个月,但那是风向合适,并不意味着一年能来回跑五六趟,一年来回一次才是合理的间门隔,只有近海短途航行才能做到频繁往来,因为短途的风向是比较多变的,总有可利用的地方。

“我们南下北上,绕过好望角的航行,要比三吉兄弟他们走陆路更磕绊一些,每一次上岸补给都要提心吊胆,因为不清楚港口城邦的态度,是否已经被弗朗机人扶持的当地势力上位,成为独占城邦,对于弗朗机之外的船只都不友好,还是依旧由本地的王公把持,有钱就能停靠补给,和他们做生意,甚至还可以传播知识教……”

除了弗朗机之外,当然还有他国的船只也想来掺合,扶持当地的势力,又或者是在当地的城邦抢一把,非洲的局势错综复杂,要比东亚险恶得多,虽然买地的两艘船,在单对单的碰撞上是不畏惧任何海商(海盗)的,但进出港时就要尤为小心了,因为有些海盗,见到了这样形制特别的海船,心生好奇,会跟踪他们而行,遇到同行就联手上来交战。

所以,这一路上,朱立安、乌感恩只能把速度抢在所有人前头:仗着罐头,少补给,甚至不补给,去到下一个港口,把后头的追兵甩掉,不让海盗们有合围的机会。如果追在身后的船只派出船身轻便,航速快的信使船,想要抢在他们前头靠港的话,那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先击毁了再说。

“我们的射程很远,这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而且,被击沉之后,他们无法把经验传递给下一站的海盗,这样,下一艘快船还是不会吸取教训,甚至有些船只会故意开得和我们很靠近,派出压力好的水手,想要瞭望船只的情况,那就更方便我们开炮了。”

就这样,一路上起码粉碎了三四艘信使快船,他们有惊无险地到达了黄金海岸,但还不敢停靠,而是做出了往北继续远航,要折道去新大陆的架势,同时在洛美大量补给了一批水食之后,便从洛美北上,在一处隐蔽而无水的小岛港湾中匿藏了起来——

这里没有淡水,大多数海盗都不会来此藏身,但又距离洛美很近,朱立安委任了乌感恩来做两艘船的主,在小岛上耐心等待,随时注意洛美港是否会形成针对他们的海船联合队,自己带上了曾经隶属于移鼠教的传教士瞿纱微,扮作他的侍从,从阿比让登岛,准备去往帝国的边陲康加巴拜见皇帝,同时观察如今马里帝国上林立的诸侯,有没有哪一个拥有一统帝国的潜力,为买地提供棉花和黄金的贸易市场——

“如果从麻林地到洛美港的航程在两个月之内,那就是来得及的,反正满剌加的船乘着信风来到麻林地之后,也要等季节过去,信风转向再返航。”

郑芝凤立刻就计算出了马里帝国的贸易意义,他听得更聚精会神了,而驴子修女马丽雅,这是打断了乌感恩的叙述,“等等,之前你说,朱立安做了非洲的国王……难道,他不是被麻林地的苏丹封为小酋长,而是……”

她的语气中充满了诧异,“而是得到了黄金王座的传承,成为了非洲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帝国之地的主宰,成为了马里、桑海那无穷无尽的黄金矿藏的国王?!”

第799章 黄金面具的新主人

“黄金海岸的黑苏丹有多富庶?在华夏历第十六世纪, 也就是格里高利历的第十四世纪,当时的黑苏丹通过开罗,前往圣地朝拜, 他和他的随从携带了大量的黄金,让途径之地的市场陷入了狂欢和困惑之中,在他们经过的最繁华城市开罗,金价甚至用了整整十二年才恢复正常。黑苏丹甚至不曾炫耀他们的财富, 只是他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奢侈——在帝国的最高法院开庭时,从国王、审判长再到周围的侍卫,他们的身上全都披挂满了黄金,侍卫们甚至把黄金编缀在自己的头发里作为装饰。”

“代代相传,在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崛起之前,曾经有一个信奉非洲本地多神教的国度, 也在黄金海岸称霸,那时候,他们的船只垄断了整个北非和地中海的贸易, 和他们相比, 欧罗巴只是一片蛮族居住的野地,日子要穷困得多,在和非洲人的贸易里,欧罗巴得不到什么优势,我们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换取他们的黄金,周围所有的好商品都向黄金海岸汇集——那是一段非常久远的历史了, 科学在上,曾经我在修道院学习的时候,有幸翻阅过一本古籍,上头曾经提到这段隐秘的过去。”

历史学在如今的欧罗巴, 显然不是什么显学,对于绝大多数大字不识一个的欧罗巴百姓来说,他们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搞不清楚,更不说遥远的非洲邻居了,甚至有很多贵族都非常的粗野,只能说是勉强识文断字,却缺少历史、文学上的造诣。也就只有传教士阶层,才能对数百年前的历史有一定认知,乃至娓娓道来。

马丽雅提到的传说,是买地的活死人们也不知道的,因为地理课本上,对于马里帝国只是简单地提了几句,而买地也暂时没有开放世界历史这个课程,只有欧罗巴的上层阶级,才流传着对于黄金海岸的富庶传说,马丽雅所说的,正是那本典籍记载的原话:“据说,在丛林深处,马里的国王居住的隐秘宫殿之中,他的宫室从台阶开始,就镶嵌着黄金,还有他们从各地收集而来的宝石,他的王座上方镶嵌着人头大小的金钢钻石,王座后方,是一条密道,通往王室多年来的珍藏——一座无穷无尽,全由黄金组成的矿藏山洞!”

即便只是几句话,占城国王也已经露出垂涎之色,神往地咽了咽口水,而乌感恩则沉着地点了点头,“瞿丝微也说过,教会对于黄金海岸一向垂涎三尺,有很多让人想入非非的传说,他们是很想在黄金海岸传教的,可惜,那里一直都是星月教的地盘。随着弗朗机人逐渐往南面开拓,他们就更加见识到了黄金海岸的富饶……”

的确,哪怕不识字,黄金海岸的富庶和开化,这一点的确是欧罗巴水手的共识,即便现在,马里帝国分裂成了数十个小诸侯国,但城邦中仍然处处可见富庶的遗痕:高大的石制建筑物,星月教的寺庙,这些建筑都是国力曾经旺盛的象征,除此之外,还有寺庙上方斑驳的金迹,暗示着在帝国的全盛时期,这些圆顶全都是被金箔给覆盖——这个地方本来就产金,用金箔装饰寺庙,在内部用金粉调和颜料进行彩绘,对他们来说不算是什么大的开销。

当然,现在,时移世易,日子已经大不如前了,金箔被穷困的暴民们刮走了,或者被诸侯们防患于未然地取了下来,壁画也因为缺少颜料和人手定期修复,逐渐显得模糊。现在,各个诸侯国的行动非常的混乱,他们互相攻打,掠夺财富和战俘,卖给港口的西方顾客,换取他们带来的布料、药材、工具和武器,同时,移鼠教的传教士也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了黄金海岸内陆,在以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黄金海岸被星月教帝国征服已经是近乎一千年前的事情了,近一千年来,此处一直是星月教诸贤云集的圣地之一,除了丛林原始部落崇信的当地神之外,根本没有别的外来宗教生存的土壤。

“我就是在洛美被选拔成为战兵,离开港口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