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每天都有古董在向我爆料 > 分卷阅读8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1(1 / 1)

好有时间特意过来向你当面道谢。”陆君安放桌上放了几份礼盒,算是谢礼,“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你之前你询问的图腾文字,我们翻遍家里的古籍都没找到消息,抱歉。” 谢景附和:“我们家也帮忙寻找了,并没找到,是不是图腾有误?” 那时从折瞻身上拓印下来的,不可能画错,江溪无奈叹息:“没有就算了。” 谢景微微低头:“抱歉,没帮上忙。” “没事,我再想想其他办法。”江溪余光看向李秋白,他正伸手去拿玉娘画好的古画,“江姐姐,我买回去送我爷爷,我爷爷喜欢山水画,多少钱一幅,我全都要了。” “你这小老外怎么抢我的画呢?这幅画是我看好的。”退休老大爷立即上前阻拦。 总是在寻求认同的李秋白不喜欢被人叫老外,“我不是老外,我是老内,你看我字正腔圆的就知道我是自己人了。” “你长得就是老外,还说自己不是,我又不是老眼昏花。”退休大爷拍开他的手,让他一边儿去,这是他先看好的。 “我.....”李秋白还想辩解,但被江溪拦下,“好了好了,先让大家买吧,一会儿等玉娘得空了再给你画。” “那我要五幅。”李秋白财大气粗的直接就要付款,“对了江姐姐,最近店里可有稀罕的古玩?” 正在看最后一套粉彩癞瓜纹碗的陆君安听到这句话,立即凑过来,“江老板,有画吗?” 江溪摊手:“没有,店里就瓷器、陶瓷和一些钱币。” “那您去淘一些?有了通知我?”陆君安本想自己去淘的,但余光看到玉娘的身影,又PSTD了。 为了表示感激,谢景也说请江溪帮忙淘一淘稀罕好物件,“下个月我爷爷也要过生日了,我需要买一件不错的古玩送他。” “既然你们都想要,不如晚上一起去鬼市上看看?”江溪记得古玩市场后半夜也有鬼市,应该可以淘到一点开门好物。 陆君安本来就爱收集这些,倒是跃跃欲试:“我们可以一起去吗?” 江溪颔首:“可以。” “你们捡大便宜了,能跟着江姐姐去鬼市,保准没你们空手而归的。”李秋白摸了摸钱包里,嗯,他也带钱足钱的,两百万应该够了。 “前提是鬼市上有好物。”江溪让他们先回去,等夜里再碰头去古玩市场。 谢景和陆君安应好,两人将店里最后一套粉彩癞瓜纹碗带走,李秋白倒是留了下来,搬着凳子坐在乌木长桌旁,目光灼灼的望着玉娘画画。 玉娘蹙眉看向他,像是画中想复仇的玉娘一般,语气极冷淡:“不要打扰我画画。” “画得很好。”李秋白指着水墨淡彩的画卷,结结巴巴的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极好极好。” 玉娘冷淡的看他一眼,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总是像读书人一样念诗,不是个好人。 站在不远处擦拭博古架的江溪回头看了看,无声的笑了笑,擦好回后院继续凿剑托,等到晚上天黑后叫上折瞻、阿酒以及想出去凑热闹的八宝一起去鬼市。 这次去的鬼市就在古玩市场里,径直走路前去便是,走到入口外时谢景和陆君安已经等了一会儿,几人一道朝鬼市里走去。 夜晚的街道安静极了,鬼市里却极为热闹,人来人往很热闹,都是来捡漏的人。 “江姐姐,这里会有开门好货吗?”李秋白左瞅瞅右看看,都挺逼真的,但他现在绝对相信江溪,江溪说好才买。 “一般。”都是工艺品,偶尔掺杂着几间年代小的老物件,不值什么钱,江溪觉得比不上木兰寺那次鬼市,但那个鬼市怎么一直没通知这个月的地点呢?不会是端了吧? 她正想着时,一旁的折瞻轻声提醒她,“那里有一只笔筒。” 江溪顺着折瞻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一个摊位上看到一只黑漆漆的老山檀香笔筒,木质坚硬、纹理细腻,色泽瞧着沉稳宁静,“挺漂亮的,有一些年代了。” 老板乐呵呵的看着江溪:“老板好眼光,这是清早期的老紫檀木鸟纹笔筒,曾经有一只类似的拍卖了几千万,这只只需要100万你就能带走。” “若是皇帝用的肯定值,但这个又不是。”江溪觉得一般,虽然自己最近小发达了,但也要勤俭节约,“十万。” 老板气闷,哪有这样砍价的,“老板,你提提价,太便宜实在卖不了。” “黑心老登,旁边有一个一样的人家才卖二十万,你卖这么贵!”从前面这回来的阿酒冲着老板做了个鬼脸,拉着江溪去前面,“江江,我和八宝看到前面还有呢。” “好,去看看。”江溪跟着阿酒八宝往前走,没走几个摊儿就看到李秋白三人蹲在一个小摊前,他们手中拿着一张票据争得面红耳赤,“我感觉像是真的。” “太假了,清朝哪有彩票的?又不是搞穿越。”李秋白盯着票据上的内容一直摇头,信誓旦旦的说:“虽然纸张做得很旧,但名称内容明显不对,我们建国初才有彩票的吧?” 老板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他,“这是我们国家最早发行的彩票,叫做江南义赈票,是光绪25年印发的。” 第40章 李秋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什么江南义赈票,一脸傻白甜的望向谢景和陆君安,两人上网搜了搜,好像还真有。 老板拿着扇子扇了扇风:“搜到了是不是?这是第一期的彩票,你们看编号就知道了,这是我从一票据收藏家那儿买来的,独独只有一张,你们遇到是撞大运了。” “我问问江姐姐。”李秋白真假价值,但他知道帮助,扭头看向江溪,“江姐姐你看看这个。” 江溪已经听到老板的话,拿起来看了看,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的确是真的,“最初的彩票是吕宋传来的,独领风骚40年后才出现了这种江南义赈票,是当时本土以筹赈灾银为目的发行的第一种彩票,以义赈、善举的名义募捐,每月销售一次,一年十二次,一年能筹集近百万银两,但最终用在灾民身上并没多少。” “看来小姑娘懂这个,的确是这样,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奏办湖北签捐彩票,是为了辛丑条约赔偿、洋务运动募捐,陆续延伸到全国,之后又出现了香槟票,就是跑马bo彩,那时缺少监管,都是资本游戏,资本取暴利,钱财装满了腰包,惨的都是倾家荡产的老百姓,那时候因买彩票输掉钱财最终跳江、喝毒药自杀的数不胜数。”老老板唏嘘的摇了摇头。 李秋白几人都出自有钱人家,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套路的,“普通老百姓还是别碰这些为好。” 老板耸了耸肩,不置可否:“那时很流行一句话,叫做哪晓得他时来运来,偶然买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