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明明 > 第10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07章(2 / 2)

第84章

◎正文完结◎

威尼斯的颁奖礼之后,陈楚又率领主创马不停蹄转战多伦多。

多伦多电影节一向被视作奥斯卡的“风向标”,在这里大热的电影往往能一路高歌挺进奥斯卡,明星和片商都爱用它来造势。

《浮生三事》首映结束时,观众席的掌声持续了整整八分钟。次日,北美媒体纷纷用惊艳来形容这部影片,并预测影片冲奥的可能性。甚至陈楚在记者会上那句“我们只是来分享故事”,都被媒体解读为低调的野心。

明岚舒在接受《variety》杂志的专访时,也被问到对奥斯卡的期待。面对记者的旁敲侧击,她淡淡一笑:“故事讲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

记者若有所思地打量她。这个刚拿下威尼斯影后的东方女演员,穿着简约的墨绿色针织裙,说话轻声细语,却莫名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让人想到竹子,看似柔韧易折,实则风雪难摧。

“你看起来好像很柔弱,”记者突然话锋一转,“但你展示出的能量很惊人。听说你拍《浮生三事》时还在接受心理治疗,饰演dew这样的角色,会不会让你很难抽离?”

明岚舒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枫树上,九月的阳光将红叶照得通透。她想起刚开机那段时间,每当陈楚喊停,她就像一具被抽空灵魂的躯壳。

而片场外的小屋永远亮着灯。许绍恒请来的心理医生就守在那里,像黑暗中的灯塔。

明岚舒收回目光,笑了笑:“dew确实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但就像潜水,越往深处压力越大,看到的景色也越震撼。重要的是,有人会为我准备好氧气瓶。”

这句话说得太轻,记者差点错过其中暗藏的温柔。但职业敏感让她立即捕捉到这个细节:“你指的这个人是谁?”

“泛指。剧组、家人,所有守护我的人。”

专访结束后的第二天,《variety》刊登了这篇访谈,标题是《如竹柔韧,永不折断》。在报道结尾,记者写道:这位东方影后的沉静中带着一种坚韧。当被问及如何在压力下保持从容时,她给出了一个含蓄却意味深长的比喻:在中国,我们欣赏竹子。它随风摇曳,却从不倾倒,只因根系始终牢固。

电影节期间,《浮生三事》获得各大发行商青睐,最终以1000万美元成交。这对于文艺片来说,是非常亮眼的成绩。

《浮生三事》举行了庆功宴,沈翀作为主要出品方专程飞抵加拿大出席。

他站在宴会厅的角落,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露台上的水蓝色身影。

两年零五个月,他记得很清楚。

沈翀松了松领结,穿过觥筹交错的人群。推开通往露台的玻璃门,多伦多秋夜的风迎面拂来,带着几分凉意。

秦霜没回头,专注地看着城市夜景。月光描摹着她耳垂上的碎钻耳钉。

“风大。”沈翀停在两步之外。

秦霜终于转过脸。

“沈总。”她见了他并不惊讶,微微颔首,抿了一口杯中的威士忌。

“明岚舒的礼服很成功。”沈翀注视她礼服上精致的褶皱设计,故意咬着重音:“秦设计师。”

秦霜朝他笑了笑:“离开京州后,我确实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

宴会厅突然爆发掌声,《astimegoesby》的旋律隐约传来。沈翀想起她赤脚踩在他别墅的木地板上,跟着旋律轻轻摇摆的样子。

“沈总,”公关总监的声音打破宁静,“环球总裁到了。”

沈翀回头时,秦霜已经放下酒杯。杯沿沾着一点唇膏,不是很久以前他夸过最衬她的色号。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名片夹摸出张烫金名片递去:“工作室需要合作的话......”

秦霜伸手接过,指尖一触即离:“谢谢。”

应付完一圈寒暄,沈翀再回到露台时,早已空无一人。那只方口酒杯还放在原处,杯底压着他给出的名片。

沈翀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直到听见明岚舒的声音从露台下方一楼的小路隐隐传来。

她似乎是喝醉了,整个人挂在柏原臂弯里,高跟鞋在花园小路上踩出凌乱的轨迹。垂在肩头的钻石耳坠随着踉跄的步伐晃动,在月光下划出细碎的光痕。

柏原再次扶正她摇晃的肩膀:“你到底喝了多少?”

“嘘......”明岚舒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嘴唇:“开心嘛,浮生卖了1000万诶,不值得醉一场吗?”

“你明天还有采访和杂志拍摄。”柏原咬牙托住她往下滑的身体。

“推掉——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夜风裹挟酒精的味道,她染着醉意的嗓音格外任性娇纵。却在转身时一个踉跄,柏原伸手去扶,猝不及防听见她含混不清地说:“对了,祁宴刚才表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