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40章</h1>
瞧着她远去的背影,周夫人又取了一块豌豆黄,送到口中细细品尝,这丫头手艺确实不错,先前还以为这丫头是看中了阿莹身后的周家,才故意结交,如今接触了这几次,瞧着倒是不卑不亢,是个好的。
与此同时,刚从周夫人小院中绕出的沈之禾,迎面撞上前来寻找夫人的周老,只见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地打量着自己,与先前在周家后厨瞧见的和善可亲的老头判若两人。
周老双手背在身后,直直地瞧着自己,沈之禾仿佛瞧见高中时代的班主任站在自己跟前,她瑟缩了一下,“见过周老。”
“先前我送你的书可有看?”周老站在门前,探头瞧了眼夫人正在给那几个娃娃讲故事,便也不急着进屋,也算是难得瞧见沈之禾,便打算问问她近日可有学习。
一时间,沈之禾站得笔挺,先前她还以为那书是给之安准备的,还在嘀咕怎么给一个五岁的娃娃准备了不少地理风物志,还有不少大邺的人文风俗,没想到竟是周老特意为自己寻来的。
好在这大邺的文字与后世自己所学的古文字大差不差,自己也能认得不少,眸子一转,对上周老锐利的目光,当即身子站得笔挺,“自然是看了的,多亏周老送来的书,让我了解了不少外头的事物。”
说着,沈之禾将手中提着的食盒放在一旁的石墩上,冲着周老完完整整行了一礼。
见此,周老抚着胡须,满意地点了点头,沈家两姐弟,姐姐聪慧机灵,如今身为商户却不骄不躁,还能耐下性子读书学习,幼弟年岁不大,听替他开蒙的先生所言,倒是个过目不忘的,若好好栽培日后必然大有作为。
瞧着周老的动作,沈之禾不由松了口气,正想开口告辞,便听他再度开口,大约是想起了什么,顿时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前些日子,你让谨之带回的元宵,我记得你写了元宵的馅料,那一手字连狗爬的都不如,你说你这丫头长得白白净净,怎么一手字能写的那般丑。”
顿时,沈之禾红了脸颊,这才知晓为何那日陆郎君接过自己的字条时,那般表情,她垂着头,连耳朵尖都爬上了红晕。
“从今日起,每日练上一页字,记得交于我检查,好了回去吧。”回忆着那日自己瞧见的字迹,周老顿时一阵牙疼,他活了大半辈子都未见过哪个姑娘能把字写成那样。
说起来那丫头也是一双巧手,怎的握得住锅铲,握不住毛笔。
才听周老说罢,沈之禾如蒙大赦,抄起食盒抬脚就往外头去,忽然想起昨日午后来铺子的那人,脚下步子一顿,扭头问道:“周老,可知孙程是何人?”
闻言,周老眸子划过诧异,那沈大郎与孙程走得极近,这丫头怎么好似全然未觉,“那便是本县县丞,好了,你快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