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4章(1 / 2)

“等着吧,宣阳侯府的最后一脚,指不定是谁踩的。”

嬷嬷不敢多言,抬手为太后添了一杯热茶。

太后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香氤氲间,她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

她的眼角只生出了几条浅浅的细纹,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年轻时是何等的惊艳。

......

姜窈在床上躺了几日,只觉得骨头都要躺酥了。

而这几日,府中最张扬的,莫过于姜珍了,摄政王府那边已经定了日子,一月后就要纳她入王府。

姜窈懒散的躺在榻上,眯着眼,听着夏蝉从外面听来的那些话。

她这几日虽未出门,可府中的风声却一点往她院里钻。

不过这日子确实巧,正是阿姐与晋王殿下大婚那一日,也是原书中,原主进王府的那一日。

夏蝉小声道,“二姑娘如今确实风光,自从她那日坐着摄政王的马车回府,就好似变了一个人般。”

“大夫人叫账房那边处处紧着她,一时之间将整个姜府搞得乌烟瘴气的,可偏偏因着摄政王的关系,老夫人也没办法开口。”

“二姑娘添置了好几套新衣裳,还特意从外头请了绣娘来,说是要给二姑娘绣一件百蝶穿花的罗裙。”

说到这,夏蝉撇了撇嘴,这眼看就入冬了,还做什么罗裙。

一旁的春兰不喜大房那边的人,说起话来也有些不顾及,“二姑娘尚未婚配,就与摄政王纠缠不清,也不想想京城的人都是如何传的。”

摄政王妃的那个锦盒,是她放到库房里的,却被姜珍身边的人偷了去,虽小姐并未怪罪此事,可却叫她十分懊悔。

姜窈并未接话,只是懒洋洋地翻了个身,手中的汤婆子已经有些冷了,她随手将汤婆子搁在一旁的矮几上。

深秋的日光透过纱帘洒进来,落在姜窈的榻前,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

夏蝉见姜窈不语,又忍不住道,“小姐,你觉着二姑娘真的会被抬进摄政王府吗?”

姜窈轻轻“嗯”了一声,“可能吧。”

她其实有些想不明白,要是姜珍能进摄政王府,恐怕从秋日宴回来以后就被抬进去了,何必要等到祭祖狩猎之后。

何况......

祭祖狩猎时发生的桩桩件件,可没一件叫摄政王顺心的,他不去思索对策,倒是关心起了后院?

春兰小声嘟囔道,“虽说摄政王位高权重,可二姑娘这般行事,终究是损了咱们姜家的名声。”

“名声不要紧,”姜窈不知想到什么,轻轻抚了抚衣袖上的褶皱,“这事不会牵扯到三房。”

夏蝉一愣,有些惊讶,“小姐,你的意思是......”

姜家如今一体,如何才会分大房三房?

小姐这事要同大房分家!?

春兰和夏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分家之事,非同小可,更何况,如今姜家的老夫人还在,怎会轻易同意分家?

春兰犹豫了一下,小声道,“小姐,老夫人一向看重家族和睦,恐怕不会轻易答应分家,况且,大房如今势头正盛,二姑娘又得了摄政王的青睐,咱们若是此时提出分家,怕是会被人说成是眼红大房的风光......”

她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怕被人听了去。

姜窈垂眸,眸中闪过一丝算计,“我记得,大伯父前些日子传了信回来,他就快要到京城了吧?”

大伯父可是商人,是商人就喜逐利。

柳氏行事张扬,姜珍如今与摄政王纠缠不清,迟早会惹出祸端。

三房若是继续与他们绑在一起,只怕到时候连累自身。

第103章 书斋

只不过如今与京中发生的另一件事相比,摄政王要纳一个侍妾入府实在只能算一件小事。

回京之后,锦衣卫奉皇帝之命,前往宣阳侯府彻查。

原本只是清查死士的事,谁知竟在侯府的密室中发现了惊人的一事。

五年前赫图一战防备图丢失一事,竟与宣阳侯府有关。

密室内,藏有与狄族往来的密信,信中详细记载了当年战事的布局与内应之事。

锦衣卫不敢怠慢,立刻将证据呈报了上去。

皇帝得知此事以后勃然大怒,下令刑部核实严查。

而此时,赵若钦上书父亲罪状,一桩桩、一件件,清晰明了。

字字如刀,直指其父宣阳侯。

陛下在御书房中怒极反笑,冷声道,“好一个宣阳侯!好一个赵家!朕竟不知,朕的朝堂上,竟藏着如此蛀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