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蝉一惊,还以为小姐是想要寻短见,忙把那叠纸紧紧抱在怀中,“小姐的命令,奴婢就算死了,也会替小姐达成的。”
她的表情过于认真,倒叫姜窈有些不知所措了。
“倒也不必......不过你去书斋的时候可要小心一点,千万不要被人认出来。”姜窈想了想,又提醒了一句。
虽说她将背景设在了另一个朝代,男女主的名字人设都改了,但还是小心点更保险。
......
又过了几日,等姜窈的脚养的差不多了,才叫春兰去前院里约着姜盈一同出府闲逛。
还寻了个替她挑选新婚礼物的由头。
姜盈知道姜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今日天气不错,刚到街口,姜窈便让马车停了下来,“阿姐,我们下去转转吧?”
第104章 锦绣轩
姜盈自是依她的,两人一前一后下了马车。
“阿姐你看这个簪子如何?”姜窈指着一支镶着珍珠的银簪问道。
阳光透过琉璃窗照在簪子上,珍珠泛着温润的光泽。
姜盈顺着她的手指看去,见那簪子做工精巧,珍珠圆润饱满,“窈儿的眼光自然是好的。”
姜窈将那支银簪拿起来,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那支银簪插入姜盈的发间。
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姜盈的耳垂,带着些许凉意。
“阿姐成婚后,怕是不能日日与我待在一处了。”
姜盈下意识伸手摸上了发间的银簪,阳光透过她的指尖,在发丝上洒下淡淡光晕。
她望着眼前的铜镜,镜中映出姜窈的身影,她正专注地调整着簪子的位置,眉眼间带着几分不舍。
“那我去同殿下说,将婚期往后延。”姜盈几乎是脱口而出。
姜窈姜银簪的位置调整好,闻言轻笑出声,“阿姐这说的是什么话?你与殿下的婚期是陛下定的,岂能说改就改?”
她退后一步,仔细端详着姜盈。
银簪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衬得姜盈的面容愈发清丽。
姜盈这才反应过来她刚刚说了什么,“是我说错话了,但是无论我成亲与否,你都是我唯一的妹妹。”
“知道啦!”姜窈握住姜盈的手,“阿姐喜欢读书,这附近有一家书斋,我们去那瞧瞧?”
姜盈点点头,任由姜窈拉着她往外走。
春兰则极有眼色地留在后面结账。
阳光透过细密的竹帘,洒在书芳斋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书芳斋是京城里最大的书斋,其中书架高耸,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古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
姜盈轻纱遮面,身着一袭淡雅的崔烟衫,跟着姜窈走了进来。
窈儿向来不喜读书,如今竟主动要来书斋,还说要给她送一本,姜盈打定了主意,无论窈儿送她多么晦涩难懂的书,她都会仔细拜读。
“阿姐,你看这本书。”
姜窈眼珠子一转,就在书架的一角,找到了自己那本。
姜盈还畅享在妹妹勤奋好学的美好幻境之中,闻言微微颔首,走了过来。
接着就见姜窈指尖轻轻划过书脊,从《诗经》到《战国策》,最终停留在了那本......
《房中不得不说的那些事》上面。
姜窈将那本书拿下来,递到姜盈手中,眼神十分真诚,“阿姐,这本书能在这放着,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她只叫夏蝉提前同掌柜说,尽量将这本书放的显眼一点,却不知竟放到这。
真是罪过,罪过。
无论心里的小姜窈如何拜神求佛,面上姜窈仍是一副理不直气也壮的模样,“阿姐不喜欢吗?”
姜盈愣愣地接过那本书,看着那封面上纠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人,面色一瞬间变得诡异起来。
突然觉得,父亲说的对,窈儿也大了,如今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早些与谢公子定下亲事也挺好的。
姜窈看着姜盈拿着那本书不说话,心中不禁怀疑是不是她猜到了什么。
“阿姐?”
姜盈抿着唇,默默将手中的书递给身后的冬灵,“去结账吧。”
毕竟是窈儿的心意,她不能伤了窈儿的心。
“不不不,”姜窈抬手叫春兰去拦住冬灵,“这是我送给阿姐的礼物,自然也由我结账。”
等姜窈见春兰拿着话本子去结账了,心中才算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