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示意身后的丫鬟奉上贺礼。
佘夫人笑容不减,让身旁的婢女接过,嘴上客气道,“姜夫人有心了,改日我定当登门探望。”
姜窈又取出一份礼单,轻声道,“这是晋王妃托我转交的贺礼,王妃府中事务繁忙,今日实在抽不开身,也请佘夫人见谅。”
佘夫人脸上的笑容微不可察地僵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依旧笑着让人收下,“王妃贵人事忙,能记挂着我们佘府,已是我们的福气。”
姜窈垂眸,心中暗叹。
这些不过都是托辞罢了,沈氏被卫姨母寒了心,不愿来,阿姐经历了那一件事,更是连面都不露。
若非实在无人可来,姜窈今日也不想踏进佘府的门。
只是,她原以为佘夫人会因姜家无人到场而不悦,却没想到佘夫人还能笑脸相迎。
姜窈正暗自疑惑,佘夫人已叫丫鬟引着她入席。
她刚准备坐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旁,忽地一怔。
谢余年竟坐在那里。
谢家与佘府素无往来,他怎会在此?
似是察觉到她的视线,谢余年抬眸望来,唇角微扬,冲她轻轻颔首。
姜窈迟疑片刻,待丫鬟退下后,才低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谢余年执起茶盏,慢悠悠地抿了一口,才道,“我去姜府寻你,门房说你来佘府赴宴了。”
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只是来了以后,发现姜窈还没到,只能先进来了。
姜窈耳根微热,有些不好意思,“我见时间还早,就去茶楼听了会说书。”
姜窈眸光微闪,突然明白过来,低声道,“怪不得佘夫人今日对我这般客气......”
谢余年眉梢轻挑,“嗯?”
姜窈她将方才在花厅的事细细说了一遍,末了轻叹,“我还奇怪,佘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也不至于对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这般热络,原是我沾了谢大人的光。”
谢余年闻言低笑一声。
“怎么了?”姜窈抬眸看他。
谢余年摇头,眸中带着几分无奈,“看来这几日京中的传言,阿窈还没有听全。”
姜窈一怔,“什么传言?”
谢余年缓声开口,“你大伯父姜明和的案子今日刚贴了告示,罪名已定。”
姜窈指尖微紧。
萧旌入狱后,认下了不少罪,不仅承认了有造反之意,更牵扯出私贩盐铁的罪状。
姜明和自然被归成了萧旌一派。
判决书自然就下来了。
可这与今日佘夫人的态度有何干系?
姜窈思索着,忽地心头一跳,蓦然明白了其中关窍。
她刚跟谢余年定下了婚约。
按律法,姜家虽已分家,但三房作为同宗血脉,本该受些牵连。
第190章 离京
可这次判决下来,他们竟全须全尾地躲了过去。
阿姐虽是晋王妃,可晋王萧无衡素来闲散,在朝中并无实权。
而谢余年......
他如今是御前太尉,天子近臣。
京中谁人不知,这次肃清萧旌一党,谢余年便是主理之人之一。
难免有人觉得姜府这次能断尾求生,尽靠的是谢余年。
姜窈想清楚了其中关节,揶揄道,“那我这也算是抱上大腿了?”
这词不难理解,谢余年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今日佘府的宴席并未分设男女席位,姜窈便顺理成章地坐在了谢余年身旁。
她上一次参加婚宴还是阿姐出嫁时,那时她作为娘家人忙得脚不沾地,今日倒是头一回能静下心来观礼。
卫玉凝一身大红嫁衣,头戴珠冠,被喜娘搀扶着缓步走来。
尽管姜窈对她并无好感,却也能想象到,盖头下的她应是明艳动人的。
她侧眸瞥了一眼身旁的谢余年,忽然起了促狭的心思,压低声音道,“谢大人可后悔了?”
谢余年偏头看她,“嗯?”
姜窈以袖掩唇,眼尾微弯,“若是你当初应下那出‘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戏码,今日这新郎官,说不定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