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余年眸光一凛,接过了信笺。
......
姜窈回到姜府后,先去书房见了父亲,将谢府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略去了谢余年装伤的部分,只道太医说需静养。
从书房出来,廊下的灯笼被夜风吹得摇晃,夏蝉提着灯跟在后面,小声问道,“小姐,可要先用晚膳?”
“先沐浴吧。”姜窈的声音有些疲惫。
等洗漱完毕,姜窈只穿着素白中衣坐在软榻上,湿发披散在肩头。
夏蝉拿着干帕子替她绞发,忍不住念叨,“谢大人伤得这样重,婚事怕是要推迟了。”
铜镜里,姜窈的睫毛轻轻颤了颤,没有应声。
“小姐?”夏蝉停下动作,有些疑惑。
姜窈这才回神,望着镜中自己模糊的倒影,轻声道,“他不会静养的。”
“什么?”夏蝉没听明白。
姜窈摇摇头,双手抱膝,将下巴搁在膝盖上。
烛火在她眸中跳动,映出一片复杂的情绪。
夏蝉从未见过小姐这般落寞的神情,正要再问,却听姜窈低低地叹了口气。
他不会静养的。
姜窈又在心里重复了一遍。
他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铜镜旁的烛芯爆了个灯花,惊醒了姜窈的思绪。
她抬头看向窗外,一弯新月挂在树梢,清冷的光辉洒在院中的青石板上。
“夏蝉,”她突然开口,“明日一早,你去库房把那盒雪山参找出来。”
“小姐是要......”
“送去谢府。”姜窈站起身,长发如瀑垂落,“就说,是我给谢大人的补品。”
夏蝉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应了声“是”。
她看着小姐走向床榻的背影,不知为何,忽然有些心疼。
觉着这个背影,有些单薄又有些倔强。
姜窈掀开锦被躺下,却毫无睡意。
她承认,自己对谢余年的喜欢,比她想象中还要多得多。
明明他平安回来了,她该高兴的。
可这份喜悦里,却掺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在心头。
他总是这样。
姜窈翻了个身,将脸埋进柔软的枕头里。
谢余年总觉得自己是在保护她,可他的每一次谋划、每一次冒险,都将她隔绝在外。
如今他是在朝堂上运筹帷幄的谢大人。
不止是与她即将成亲的谢余年。
“小姐......”夏蝉在外间轻声唤道,“可是睡不着?要奴婢点安神香吗?”
“不必。”姜窈的声音闷闷的。
她轻轻叹了口气。
她明白谢余年的顾虑,太后虎视眈眈,朝堂风云诡谲,他不想将她牵连其中。
可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有时候更让她难受。
被动的行事,被动的担心,被动的......
接受他的一切。
第221章 青崖山
姜窈猜的不错。
谢余年在谢府修养了三日,第四日天还未亮,他已穿戴整齐。
谢余年站在铜镜前,指尖轻轻按了按腰间绷带下的伤口,眉头微蹙,却很快舒展开来。
“公子,您真要去上朝?”元正捧着官服,忧心忡忡,“太医说您这伤至少得养半个月......”
谢余年系好玉带,淡淡道,“再不去,有些人该等急了。”
他踏着晨钟进殿时,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刺来。
谢余年面色如常地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谢大人倒是勤勉,”王名扬阴阳怪气地凑过来,目光在他苍白的脸上逡巡,“伤好了?”
谢余年掸了掸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托王大人的福,死不了。”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太后娘娘驾到——”
满朝文武立即噤声,整齐跪拜。
珠帘轻响,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入座。
“众卿平身。”太后的声音透着疲惫,“青崖山急报,晋王被困已有五日,粮草将尽,此事刻不容缓,众爱卿可想到法子了?”
这几日朝中只有一件大事,陆铮与萧无衡护送公主和亲后,回程途中,陆铮竟突然谋反,率兵围困萧无衡于青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