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分卷阅读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1 / 1)

消的。] 秦始皇点点头,十分认可天幕的观点,心想若是朕,必定夷其三族,九族内亲眷都恨不得贬为奴隶。 不对,朕压根儿就不会拜这种庸碌之人为丞相,把国家交到这种人手里岂非自取灭亡? 所以到底有没有人给朕讲讲,这个大唐凭什么有两百多年的国祚? 就这种朝廷,朕不服! 【作者有话说】 黄巢起义简直比打游击还能跑,所以选了一个我自己发现的比较有意思的角度来写,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无聊。 还有六千…明天吧,作者社畜,太困了…… 第8章 唐末农民起义4 ◎秦始皇的沉默震耳欲聋◎ [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也就是起兵的五年半后,黄巢攻占长安,于大明宫含元殿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刚开始,长安的平民百姓是很欢迎这位新帝的,因为咱们之前说过,唐僖宗君臣的所作所为很离谱,不管百姓死活,所以百姓抛弃他们也毫无心理负担。 据《资治通鉴》记载,黄巢入长安时,百姓夹道相迎,黄巢还让自己的肱股大将尚让传口谕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毋恐。”] 视频中,残阳如血。 唐廷的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带着几十名文物官员,毕恭毕敬的在灞上迎接长安城的新主人。 远处渐渐走来一群铁骑开道,甲束严整的侍卫,拱卫着一架豪华的马车。 百姓密密麻麻跪在道路两旁,有的战战兢兢不知所措,有的抬起头来好奇的观望着新天子和他的团队。 年逾六旬的黄巢透过帘子看到百姓的神态,便在尚让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尚让听后,打马向前,大声喊道:“黄王举旗起兵,本就是为了百姓,绝不会像李唐王室那般不爱惜你们。大家只管好好过日子,不必惊慌!” 百姓听了,无不赞叹黄王圣明。 “非如李氏不爱汝曹”!这句话回响在两仪殿中,让李世民觉得格外刺耳。 [起义军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有时还会慷慨解囊,给穷苦民众分发钱财物资,百姓由衷的爱戴他们。 这,大概就是黄巢的人生巅峰了。 因为他要开始搞清算了。 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黄巢下令杀掉所有未来得及逃跑滞留长安的李唐宗室以及三品以上的高官。后来又因为广德公主等人表面归顺,其实暗中藏匿了一些公卿、勋贵,惹得黄巢大怒,在城中大肆搜捕、诛杀,牵连甚广。 而大唐,到底还是有忠臣的。] [郑畋,原本是唐僖宗的宰相,政斗失败被罢相后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治所就在长安西边,离得很近。唐僖宗出逃蜀中的时候还曾经路过过。 郑畋不忍大唐就这么覆灭,于是召集将领们一起商量讨伐黄巢之事。那时黄巢看上去是大势所趋,将领们私下和黄巢派出的人都已经商量好条件了,这时候再看郑畋说要讨伐,只觉得这老头有病。 郑畋气的破口大骂,激动之下把脸都磕破了,直接晕了过去。 结果第二天黄巢招降的使者就按时上门了。 凤翔监军和将领们趁着郑畋不能起床见人,十分麻利的谈了条件,签了降表,宣誓效忠,走完了一整套流程。然后大开宴会,宾主尽欢。 可谁也没想到,这顿饭成了新生的大齐政权的丧钟。 因为宴席上演奏了一曲大唐军歌《秦王破阵乐》。 众所周知,太宗皇帝李世民没继位前封爵秦王,当时是他领兵打败了强敌刘武周,稳固了刚刚定鼎的大唐天下,他手下的将士为了庆祝凯旋而创作了这首《秦王破阵乐》。 有赞歌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在李世民成为皇帝后,又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乐师的加工整理,以及魏征、虞世南等人的填词,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 其曲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极富号召力。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从此,这首军乐贯穿了大唐三百年,它跟着大唐的铁骑踏破东突厥,饮马瀚海;西出葱岭,撅平中亚,从此长安西去一万两千里,尽是大唐疆域! 它见证了太宗皇帝成为百族部落的“天可汗”,也见证了大唐疆域扩张到了极致! 北到无人居住的西伯利亚,南到一望无际的南海,东到黑龙江的出海口,西到繁华的波斯高原,大唐铁骑在哪里,哪里就是大唐,就会响起这首《秦王破阵乐》!] 天幕上又出现了一幅地图,不同的是,一开始只有长安周边的京畿地区,慢慢的随着镜头拉高,显示出的地区也越来越大,直至出现极盛时的大唐。 秦始皇本来听到现在,对于大唐这个王朝是很不屑的,他不明白就朝廷这幅德行是怎么苟延残喘这么多年。 可随着天幕的变幻,他失态的站了起来。 天下,竟然这么大! 原来竟有这么多他未知的地方! 他无意识的向前走了几步,丝毫不顾及仪态的扶着门框,张目仔细的看着地图,暗暗的在找自己大秦的边境在哪里。却发现,这唐廷在西边竟然还有好大好大一片疆域,面积足可与中原比拟。 怪不得从长安西去一万两千里! 怪不得叫大唐! 秦始皇不得不承认,他慕了。 而贞观七年的李世民,也在两仪殿中心神激荡。 这一年,他刚刚让人重新编排了《秦王破阵乐》,听到天幕时,他隐隐有些自得,待看到了地图,他顿时激动的两颊通红,感觉自己体内有一股难以抑制的自豪之情。 虽然他目前还没有达成这种成就,但他知道,他会做的更好,他的儿孙也将继承他的遗志,做的更好! 这股豪情,让他把之前痛骂的不肖子孙都抛到了脑后。 “诸位!”李世民指天而立,在殿中朗声道:“天幕已经告诉我们了,这就是大唐,是吾辈要努力的方向!” [这首曲子,不仅代表大唐武德充沛,也包含着太宗皇帝的拳拳爱民之心。 李世民本人为君,勤政爱民,虚心纳谏,在他的治下,创造了后世津津乐道、成为帝王标杆的“贞观之治”,其时政治清明,休养生息,文化繁荣,边疆稳固,天下宴然。 子民皆以大唐为荣耀,胡人皆视大唐为向往。李世民凭自己的实力,成为整个大唐臣民的白月光。 甚至,在太宗皇帝崩逝后,唐朝多了一项不成文的制度--哭昭陵,即太宗皇帝的陵寝。 宋代赵与虤在他的著作《娱书堂诗话》记载:“唐制,有冤者哭昭陵下。” 还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