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分卷阅读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1 / 1)

了个佐证,即唐代诗人李洞有一首诗《策夜献廉诗》云:‘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痛哭一生休。’ 不管是臣子还是百姓,有冤而无处申诉的,就会跑去哭昭陵,去找太宗皇帝告状。 大家总觉得,如果太宗皇帝还在就好了啊!皇帝一定不会这么胡闹,当官的一定不会这么可恶,大家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太宗,太宗。 太宗皇帝就是后世所有大唐人的心理依靠。 二凤陛下的福泽荫蔽之深远,可见一斑。 当得起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千古一帝不是朕么?怎么这个李世民也是?到底有几个千古一帝啊? [因此,当凤翔的招降宴会上,响起了这首《秦王破阵乐》,将士们先是沉默,继而痛哭。 他们想起了太宗皇帝,想起了大唐往昔的繁荣强盛,想起了如今成为丧家之犬,心中不是滋味。 黄巢的使者不能理解,因为他从来不是大唐的军人,他生活的乱世,太宗皇帝也早已成为了一个缥缈的传说。但祖祖辈辈生活在凤翔的老百姓记得! 他们听说这件事后,也是恸哭成一片,然后在族老的带领下,纷纷赶到节度使司门前,表示愿意同凤翔军共进退,与巢贼抗争到底! 郑畋当下大喜,直言:人心尚未厌唐,巢贼坚持不了多久的! 也不顾脸上破了相不能见人,立刻派儿子给逃跑的皇帝送了血书。然后出面整理凤翔的防务,并联络周围的节度使,集结兵力,准备反攻。 太宗皇帝,在崩逝两百多年后,以这样的方式,又一次保护了他的大唐。] 李世民没想到故事的发展竟是这样。 他双眼含泪,哽咽道:“朕……朕何德何能,得百姓如此厚爱……” 自玄武门兵变后,他总是担心后世会骂他弑兄迫父,不配为人子,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白白抢了这个皇位。 可现在…现在却听到后世这样怀念他,以至于因为他,还愿意继续守护李唐的江山。 可想到“晚唐”时逃跑的皇帝,碌蠹的大臣,使得百姓流离失所,遭受战火,他眼眶又红了起来。 咸阳宫。 秦始皇的沉默,震耳欲聋。 自地图出现,他就站在门口没动过,大臣也不敢出声劝谏。 这就是君主的“德行”么? 他记得儒家喜欢强调这一套,走到哪里都变着花样的讲故事,劝君主修道德,行仁义。 但在当时的他看来,大争之世玩这一套属实是扯淡。 现在,他是一个大统一国家的皇帝了,他才刚刚转变过来这个思想,天幕就给他砸下来这么大一个例子。 若是他在坚持法治的同时,也行一些仁义的政策,让百姓过得更好,那他百年之后,大秦是不是就不会那么脆弱,一推就倒? 这就是那大唐能有将近三百年国祚的原因么? 秦始皇心里微微泛酸,不对,是很酸。 【作者有话说】 零点前还有一章 感谢在2023-03-1500:00:58~2023-03-1520:16: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沉雾.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章 唐末农民起义5 ◎天街踏尽公卿骨◎ [虽然发生在凤翔宴会上的故事很感人,但大唐倾颓至此,不是靠着感人就能盘活的。 虽然郑畋的凤翔军誓死不降,可当时长安周边的其他藩镇都接受了招降--事情都到了这一步,谁坐上皇位他们也无所谓了,反正只要自己手里有兵有钱就好。 而逃到蜀中的唐廷政府,在收到郑畋的血书后,也终于意识到了局面败坏成什么样子了。他们痛定思痛,下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放给藩镇人事权。 自唐玄宗后期,中央财政就压力颇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选择将赋税分段截流、运输,靠着永济渠和通济渠,既能减少运输成本,又能分摊财政压力。即--直接把部分赋税留给地方。 其实这个做法在我们现代看来不算错,因为从明清到现在我们都是这样搞得。但唐朝是有边镇节度使的。 既有兵权又有财权,边镇就成了事实上的藩镇。 尤其安史之乱后,皇权式微,藩镇肆无忌惮的截扣赋税,强干弱枝变成了强枝弱干,中央朝廷得在藩镇嘴里讨吃的。 要不是后来中央建立了看似强大的神策军威慑地方,我估计安史之乱后唐朝苟不到一百多年。] “安史之乱,又是安史之乱!”李世民气的牙根儿痒痒,到底是哪个好大儿的后代做出这种事情! 大明宫,李隆基刚打了一个酒嗝,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杨贵妃关切的问:“陛下,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李隆基有些茫然的说:“爱妃,朕总觉得有人在骂朕。” 杨贵妃嫣然一笑:“陛下多虑了,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怎么会有人骂您呢?这安史之乱又不是您弄出来的。” 没错,李隆基又喝了一口酒压压惊,后世史书一定会夸赞他是一位明君。 [而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被大齐政权给刺激到了,蜀中唐廷直接使出了一记“两败俱伤”,唐僖宗拜郑畋为宰相,让他兼任京城四面诸君行营都统,还昭告天下藩镇,许他们自行任命官员,便宜行事,讨伐巢贼。] 秦始皇终于平静了下来,坐回了殿上主位,摇摇头:“真是糊涂,如此一来,那藩镇俨然一方诸侯,天下岂不重现春秋故事?” 扶苏在一旁道:“如此危机时刻,就算是虎狼之药也得试试,当周天子总比变成亡国之君好吧?” “东周时的周天子尚有周礼制约诸侯,即便如此,春秋时冒犯周天子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你觉得这小唐帝能坚持到几时?” “刚刚不是说了那大唐的太宗皇帝嘛,也是荫泽深厚的。” 唐太宗,现在已经是秦始皇心里的头号竞争对手了,听到名字心里就酸的不行的那种。 他冷哼一声,不再理自己那好大儿。 [兵权、财权,现在又多了任命权,各军镇就真的成了国中之国了。恰巧大齐新立,黄巢要兑现他的政治诺言--均平。 其实均田制每个朝代初立都要做,但黄巢你平定天下了么?没有啊!你连个后方根据地都没有,只是占了两京而已,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本的号令天下。 果然,京畿周围的均平都还没开始,藩镇就听到了风声,再加上唐廷的条件实在诱人,他们又立马撕了降书,当起了大唐的忠臣。] 尉迟恭看着这些人反复无常,十分生气,大骂道:“这些兵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