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污蔑张士诚那个鳖孙才对。 这件事他一定要记得,省的几百年后还被人质疑他小心眼。 他是个体面人! [徐宋政权一直是盘踞在荆襄一带的,也就是长江上游。本来徐寿辉作为创始人,应该是他们集团内部的一把手,实权人物。但天有不测风云,之前李察罕横扫中原的时候,不仅是刘福通损失巨大,徐寿辉也被扫到了台风尾,嫡系部队死了一半。 这之后,集团的二把手渐渐上位,仗着自己拥趸众多,成天想和一把手别苗头,想自己控制集团。 最终的结果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三把手陈友谅同学,趁着他俩斗得你死我活差点同归于尽之际,干掉了二把手,架空了一把手,成了徐宋集团的真正当家人。 后来更是在时机成熟后,直接把徐寿辉给噶了,自称汉王,接手了集团。] 陈友谅现在还只是徐寿辉手下的一个将领,名声不显,所以朱元璋格外注意他的信息。 听完后他觉得,这确实是个对手,有野心有手腕。 [而陈友谅在领兵作战这方面也确实很厉害,地盘拓展到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全境,并安徽、浙江、福建部分地区,是南方最大的霸主,尤其他的水军更是碾压其他各路诸侯。 他在陆路或许打不过朱元璋,但就凭着一手强大的水军,沿着长江而下一路往东,两年间竟然吞掉朱元璋十几座城池,最后甚至打到了应天府附近。 朱元璋表示:不能再苟了,再苟家都要没了。] 天幕上展示一张淮河以南的地图,通过颜色变化,动态的展现了几方势力的拉扯。看着代表着朱元璋的色块一点点变小,应天府众人脸色都凝重了起来。 即使知道最后会赢,他们也不想中间被打的这么惨。 因为这代表着……他们会失去很多兄弟! 那些因为信任他们而依附的百姓,也将再次惨遭蹂躏。 [应天府周围有两个防御点,一个是上游的当涂,当时叫太平府,一个是下游的镇江,只要守好这两个地方,那应天就是固若金汤。所以,朱元璋派了自己的心腹亲卫,前面提到过的花云来守太平府,直面陈友谅的冲击。 陈友谅率舟师十万而来,实力强大,太平府内的三千守军抵不过陈友谅的水军。尤其当时正是江淮地区的梅雨时节,对水师更加有利。太平抵抗了八天,最终城破。与花云一起守城的朱元璋义子朱文逊战死,花云本人被俘。 花云骁勇,陈友谅起了招降之意,所以命人五花大绑的送来。结果花云见到他就开始极限输出,大骂道:“老贼!你现在绑了我,回头我大哥肯定弄死你,把你切成生鱼片!” 然后一个暴起,挣脱了绳索,夺过一把刀,连噶了五六个人。 陈友谅气得半死,又派了数十甲士围上去,重新活捉,然后把花云绑在桅杆上,让亲卫给他射成了马蜂窝。 花云就这样乱箭攒心而死,享年三十九。] 这一次,天幕播放的不是影片,而是一出京剧《战太平》的选段。 主角花云登场,一身利落的短袖箭衣,手上挂着铁链锁。 很少出声的朱升诧异:“这是小戏?” 此时苏州地区才刚刚流行开一种叫昆腔的曲子,看起来和天幕的装扮有些像,但其语调婉转细腻,远没有这前奏如此激昂。 天幕中,戏台上的男主张嘴开唱,西皮导板音调高昂,但男主却唱出了一种悲凉之意:“叹英雄失势入罗网……大将难免阵前亡。” 胡大海终于搞明白了,原来这唱曲儿的人是扮演的花云,他叨咕了一句:“这个花云不够黑啊……” 众人本来沉浸在那苍凉的氛围里,结果被他一句话打破了,花云透黑的脸色里,可疑的泛出一丝红来。 不仅元帅成大业后追封他郡侯,且后人还为他创作了戏曲。 虽死无憾了。 [花云的妻子听到丈夫被俘,很坚定的对侍女说:我丈夫是个忠义的汉子,不会背叛元帅,因此必死无疑,我也不会苟活。遂把三岁的儿子托给她照顾,自己投水而死。 那侍女抱着孩子躲躲藏藏,经历几番死里逃生,过了将近一年,才找到朱元璋的营地,完成夫人的托孤。朱元璋亲赐名为花炜,自此侍女孙氏以养母身份好好抚养孩子,也算一段传奇了。] 花云听到这里,不仅是脸,连眼角都沁出了红丝。他的妻子,前两天刚刚诊断出身孕…… [眼看陈友谅就要打到老家了,所有人都慌了起来。有人建议反攻太平,有人建议退回江北,一时间军心大乱。这时候,另一个老熟人刘伯温站了出来,他坚定的表示:应天就是我的家,我和应天共存亡! 这话说到朱元璋的心坎里了,应天是他的根据地诶,他经营了四年,怎么可能放弃。 由于陈友谅的舰队暂时天下无敌,所以朱元璋想着扬长避短,把陈友谅给骗上岸。 给他管屯田的康茂才跟陈友谅是故交,于是他让康茂才写信,假装投降作为内应。 康茂才对陈友谅说:我知道老哥你的舰队都在长江上飘着呐,从长江进秦淮河那有座木桥卡住啦,不好进呐!放心吧,到时候我带人守在那,把那座江东桥给拆喽,到时候我们一起从秦淮河杀进应天,活捉朱元璋! 朱元璋相信,以陈友谅那个骄傲又自负的性格,一定会来,到时候他们被堵在狭窄的江东桥附近,不管是陆战还是水战,他一个埋伏都能成功。 果然,陈友谅十分配合朱元璋设定的剧本。 不仅来送人头,而且送的十分彻底。 陈友谅来了之后发现,说好的木桥呢?怎么是座石板桥?而且你也没拆啊,老康你跟我玩呢? 这时朱元璋水陆伏兵齐出,把陈汉军队被杀得溃不成军。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缴获了一百多艘军舰,更有三四艘是那种无敌巨舰! 这下子水师、将领、成品船、造舰技术都有了,立马补齐了朱元璋的短板。 陈友谅,大好人呐!] [此战之后,陈友谅元气大伤,连之前吃掉的朱元璋那十几个城池都吐了出来,从一方妥妥碾压到两边势均力敌。] [此时,朱元璋不再是占据一隅的小诸侯,他真正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格!] [由此,朱元璋也进入下一个阶段--或跃在渊。] [其实,比起重心在湖北那边的陈友谅,占据了江南膏腴之地的张士诚离朱元璋更近,两人平时的摩擦更多。 甚至,张士诚的亲弟弟兼他们集团里最会打仗的将军张士德,就是死在朱元璋的手里。 当时两方在争夺常熟,张士德兵败,被我们大名鼎鼎的战神徐达生擒。张士诚一下子慌了,写信给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