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分卷阅读2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0(1 / 1)

会下,虽然女儿是血脉至亲,主母是外来媳妇,但女儿当家的合法性远远不如主母。因为女儿早晚是别家的媳妇。我们今天当然要大加痛斥这种封建思想。但是在当时,这就是根基。女儿可以辅佐,却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当家人。】 【在武则天刚登基的时候,她将前任皇帝李旦贬为皇嗣,又给自己的两个侄子封王。要注意,皇嗣不是皇储,更不是太子,太平公主也能被称作皇嗣。而给武家封王更是把他们抬到了宗室的位置。所以武则天是模糊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处理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唐皇室的人心轻易不可动摇,武家人又拉胯。武则天不得不接受现实,重新立庐陵王为太子,稳固自己的统治。】 如果你访问的这个叫御宅屋那么他是假的,真的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请复制网址 ifuwen2025.com 到浏览器打开阅读更多好文 李旦默默地想:要是能现在把三哥接回来当太子,他去封地当个闲散宗室多好。在洛阳的每一天他都喘不过气来,生怕触怒了太后。 【但李显当太子也就是个招牌,武则天是不会允许他插手一点朝政的。等到武则天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的时候,为了将权利仍然握在自己的手里,她选择了和自己的丈夫当初一样的做法——分权给后宫。 于是,她最宠爱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开始接触把持朝政,隔绝内外,这就是“二张乱政”。】 【要问我的意见的话,我只想大喊:陛下,后宫不能干政! 其实我一直挺奇怪的,掌国女主养男宠不是什么新鲜事,只要不出格一般大臣也不会管。但是,这些男宠们一般都非要干点什么,担任个官职掩人耳目,甚至直接参与朝政。咱就是说,各位太后皇后们,不能像男皇帝养后宫一样,把他们当金丝雀养起来么?非要通过男宠来掌握权利?那我觉得还不如用宦官,心里踏实点。】 武则天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仙子说的有理。 她的目光又落在了书案上的明堂设计图纸。 这明堂,确实没必要找薛怀义来督造。他还是当个金丝雀就好。或许……她也应该成立个府衙? 【二张嘛,人应该长得挺漂亮的,毕竟“莲花似六郎”嘛。但他们没有政治主张,更没有政治理想,这就很要命。导致他们不会想到利用皇权在民生治理上做出什么成绩,而是兴奋的在政治旋涡里当一个弄潮儿,只知道争权夺利。 当然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毕竟他们是依附在女皇陛下身上的藤蔓,陛下如果驾崩,他们肯定也不会有好下场。可陷害宰相魏元忠,那不就更和这些心向李唐的老派大臣结怨,不给自己留后路么? 所以他俩这一通乱搞,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就在这个当口,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一起议论二张,二张怀恨在心,在武则天面前构陷他们。最后武、李被处死,永泰公主受惊而死。 武延基是武家宗室,永泰公主是李唐皇室,而李重润更是太子李显的嫡长子,唐高宗李治生前亲封的皇太孙。而武则天仅仅是听二张的一面之词,说杀就杀了。这件事,让武李两家摒弃前嫌,重新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二张兄弟。】 【说起来,武则天这么多年在武李两家宗室之间摇摆,又大量安排武李联姻,连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都是武氏宗亲,就是想走当初吕后刘吕联姻的路子。没想到是二张兄弟达成了这个成就,也是够地狱的。】 原来,她在男宠上翻过这样的过错……可是当时老糊涂了? 【神龙元年正月,也就是公元705年,武则天病笃,在迎仙宫集仙殿卧床不起,只有二张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城,杀死二张,随即包围集仙殿,要求武则天退位。二十三日,李显代理国政,施行大赦,改年号为神龙。二十四日,武则天被迫传位给李显,次日,李显在通天宫即皇帝位。退位后的武则天徙居上阳宫。 李显复位后,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这也是我们俗称的“武则天”的由来。二月初四,恢复国号为唐,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至此,女皇陛下二十年的努力皆成泡影。】 武则天一声叹息。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死前,她留下遗诏:拊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第二年,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 拊庙、归陵,令去帝号,都是为了保护自己。只要这李唐皇帝还是她的血脉,就不会把她怎么样。 只是……心里到底有些不甘心。 【而后武则天时代,唐宫又接连发生几场政变,最后,权利在李隆基的手里稳定下来,开创了辉煌盛唐,开元盛世。当然,他后来上了年纪,好大喜功,贪图享乐,造成了“安史之乱”,让大唐几乎腰斩,再不复从前,那时另一回事了。 李三郎,多好的皇帝啊,可惜死晚了,啧。】 【哈哈哈,开个玩笑。好了,本系列到此结束,我们有缘再见。】 载初元年,神都洛阳。 武曌身披皇袍,一步一步走向高坛。 虽然天幕仙子再没出现过,但她还是按照仙子所说,登上帝位。 今天,就是她的登基大典。 她挣扎了许久,还是决定以李旦为储君,好好培养还在幼年的李隆基,来安定人心。 虽然她确实让渡了一部分权利,但她要让自己政绩比原本的更加斐然,让后世人不再非议、甚至质疑她的能力。她要让人们提起她武曌,想到的都是她的辉煌、她的伟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叩首,三呼万岁。 登基大典后仅仅三日,武皇便拜程务挺为帅,驻军幽州,全力讨伐东突厥的叛乱,并监控营州的契丹部落。 这一次,她不会再让突厥叛党壮大了…… ……………… 洪武二十五年,紫禁城全城素缟。 太子朱标薨逝了。 朱元璋悲痛欲绝。他这一生,从第一次遇见天幕开始,明明都在极力规避错误,明明他都没有再派标儿去巡视洛阳、西安等地,依然阻止不了他的离去。 原本,他已经将老四朱棣封在大宁地区守边关,打算过几年自己迁都北平。 可事事不能尽如人意,或许这就是天命吧…… 沉痛过后,想想天幕所讲过往,他长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