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娘点头收了道谢,两个人却诚惶诚恐。六娘说,“驿丞照顾得很是用心,大家在官驿里也歇得很好,伤寒也都好了,若是再在这里耽误时日,只怕年后才能到汝宁,我想着,明日便启程上路。”
杨良骥捋着胡须说,“不敢多留郡主。只是,依着郡主和各位亲兵的脚力,到不了汝宁,就要入冬了。天气寒凉,路上磋磨,亲兵们容易受寒受冻。郡主不如走水路,这时节,河道上还不会结冰,水路去汝宁要快上一半!”
六娘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走水路,只是临行前她问了这些亲兵,多是不会水的旱鸭子。她也自小没有在水上生活过,当时只怕大家难捱,便走了陆路,可没想到,今年冷得早,这些亲兵仍然吃了不少苦。
六娘便着芷兰去问了那些亲兵,多数才染了风寒,此时更愿意走水路去,至少船中不会挨饿受冻。
杨良骥听说六娘决定走水路,便说,“郡主既明日要走,下官便着人为郡主安排船只,明日卯时,客船便在长水码头侯着郡主。”
两人向六娘告辞,六娘又好好歇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启程上路。
没想到他们到码头的时候,沈念早已经在码头待了多时,亲兵在六娘耳边说,“沈校尉带着我们将这船身检查了几遍,才好让郡主上船。”
六娘向沈念笑笑,她其实并不担心,因为她信任杨良骥和王家的大哥,可沈念做起事来总是很细致,很上心。
他们各自忙着搬些东西在这船上。
却见杨良骥,王家一家都来码头送她,六娘上前,抱起小囡囡,捏着她红扑扑的小脸。
囡囡说,“姐姐一路顺风,平安无事,无病无灾。”说着囡囡将她自己护身锦袋摘下来要送给六娘。
六娘笑说,“这是你阿娘给你护身用的,姐姐不要。”
囡囡却说,“姐姐那日给了囡囡银锁护身,囡囡便将这锦袋作为回礼给姐姐,阿娘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囡囡身上最珍重的就是这个自小带着的锦带,还请姐姐不要多嫌。”
六娘不再推辞,笑着小心接过,又将餐盒里昨日沈念做的糕点递给囡囡。
她便和众人一起上了船,站在船板上,向他们招手,小囡囡在船下,抱着大大的锦盒,人还没有锦盒高。不一会儿便只剩一个红点大小,再过了廊桥便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
船或沿着河道一路前行,或是在湖中漂行,却比陆路上快了不少,因杨良骥寻的船夫和舵手是经年的老手,行得平稳,加上这几日风和日丽,不见风浪,便也行得快些。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的亲兵晕了船只,六娘也并不是那么好受,船停靠的时候能在码头上歇歇,大多时候却不得不在船上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