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 第22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22章(1 / 2)

住址,是跟市场里的人打听的,就在这条胡同的北面,看见有路口往南一拐就是,很好找。

而这周围住的多半都是水泥厂的工人和家属,胡同对面又是学校,交通也很方便,地理位置还不错。

姜凤淑和李昌顺跟在儿子身后很快找到张铁山的住处,是一座小四合院子,西厢的两间房。

房子建了有些年了,看着有些老旧,还是几户混居,院子里有些乱。

过道被私自搭建的小棚子和随便堆放的杂物占据,很窄,跟京市那些大杂院没什么两样。

张铁山这会儿正在家门口,手上摆弄着一辆三轮车,这是他低价买来的,虽然很旧,但收拾收拾还能用。

听见脚步声抬起头,看见姜广军身后的二人,很是惊诧。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岳父岳母会千里迢迢的过来。

“我们来看看你跟孩子。”姜凤淑有些哽咽,她如此心硬的一个人,看着拄着双拐向他们走来的张铁山,心里也不禁一酸。

李昌顺更是难受,伸手去扶住他,担心他晃晃悠悠的摔倒。

“我没事儿,都习惯了,爸妈,二哥,你们进屋坐吧。”

这院子里住着四五家,人多眼杂,他赶紧将人请进屋。

有那好奇心重的,都竖着耳朵听,对门还有个女同志直勾勾的盯着姜广军手上的袋子。

顾全冷眼扫过去,吓得立马缩回脑袋,不敢再乱瞟。

大杂院就是这样,没有隐私,谁家有点啥事满院人皆知,顾全没跟进屋,在外面看车。

两间房子都不大,能有三十多平,被间隔成两室一厅,厨房搭在外头,天冷屋里生着炉子,烟气缭绕的,收拾得还算干净。

姜广军不动声色的打量完,收回视线,在心里默默叹息,如果张铁山不出意外,这小家也挺温馨的。

“孩子们上学了?”

“嗯,一个读三年级,一个读一年级。”

“他们中午回来吃饭吗?”

“学校没有食堂,好在离得家近,中午回来能吃上口热乎的,爸妈,你们坐啊。”

姜凤淑和李昌顺在屋里转悠一圈,才坐到客厅的靠背椅上。

张铁山单手撑着拐,腾出另一只手,提起暖瓶,想要给他们倒水,家里是没有茶叶的。

姜广军抢先了一步,“我来吧,你坐着。”

“二哥,柜子有白糖,泡点糖水喝。”

“不用了,铁山,别忙乎了,你坐下吧。”

李昌顺轻轻叹了口气,“是我们对不住你,没教好闺女。”

没良心的玩意,多好的小家,说不要就不要了,早晚有她后悔的!

“爸,你别这么说,广英改嫁我是同意的,她也不容易,跟着我这么多年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只要她心里有孩子,能隔三差五的回来看看就行。”他如今已经别无所求。

“去定做假肢了没有?别舍不得钱。”

“定了,上回二哥给了钱,我弟弟陪我去省医院定做的。”

“什么时候能装上?”姜凤淑又问道。

“得下个月。”他很听姜广军的话,拿着钱没乱花,直接给自己定做了副假肢。

“不行带孩子去京市吧,家里房子空着,你随便住,再说那边医疗条件好,挣钱的路子也多,有大家照应着,会比这里好生活。”张家儿子多,肯定顾不过来他。

张铁山摇摇头,“不了妈,我还是留在f县吧,我父母亲人都在这边,去京市不习惯。”

如果他没跟李广英离婚,他会考虑去京市。

现在李广英已经改嫁,他一个外人还是别去添麻烦了。

两个孩子姓张又不姓李,是他的责任,不能指望别人,岳父岳母能来看看,他已经很知足。

至于二哥之前给的钱,等以后有了他会还的。

屋里一片沉默,

还是姜广军出声问道:“你整三轮车想干什么?”

“我想去卖烤红薯。”张铁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这人嘴太笨,脑子又不灵活,别的买卖做不来,正好乡下有几亩坡地,种了许多红薯。”

红薯在乡下不值钱,城里却不一样,烤好的能卖五六分钱一斤,很多人尤其孩子和小年轻都喜欢吃,守着炉子,冷也不怕。

姜广军点点头,“炉子做好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