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主任却叹了口气,难以掩饰惋惜:“隔壁省的志愿早报完了,人家12月10号就考试了。”
现在想想,确实有点亏呀。
叶菁菁从善如流:“没关系,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再说了,后面还有考研呢。”
校办主任终于点头应下:“那我这边马上安排老师,什么时候去省广播电台汇合?”
叶菁菁和薛琴都是后背冒冷汗了,如果说西津市广播台那还好说,省广播台,他们没打过招呼呀。
但是她们好不容易才说服了西津大学,她们可不想再起波澜。
“广播台那边我们还得再联系一下。之前,人家也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过去呀。”
两人出了行政楼,叶菁菁骑上自行车,带着薛琴就一路狂飙。
目标——省广播电台。
路上,薛琴还在叨叨:“就应该让西津大学自己去联系,要不是咱们提醒他们,他们都招不到好学生。”
“不会的。”叶菁菁眼睛看着前方,用力蹬自行车,“其实全国的情况都差不多,这一次高考,成绩最好的肯定是老三届。人家在文·革前,就完成了完整的高中教育。”
“不会吧。”薛琴下意识地反驳,“他们都毕业十几年了,早忘光了。”
叶菁菁不假思索:“真学得好的,学得扎实的,很快就能回忆起来。”
好吧,作为学渣,薛琴默默地消化了来自学霸的重击,直接跳入下一个话题:“那老三届就一定会报考西津大学吗?”
“老三届年龄不小啦,基本都快三十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家立业。考大学,他们也得考虑自己的小家庭。外地的学校,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会优先考虑本地学校的。”
薛琴瞪大了眼睛:“那你不是忽悠了西津大学吗。”
叶菁菁坚决不承认:“本省高校又不止西津大学一家,这可是给他们独占鳌头的好机会。”
现在市区还没有扩张,省广播电台距离西津大学也不算多远,骑车半小时就能到。
叶菁菁停下车,都来不及等气喘匀了,就要往里头去。
然而,1977年的广播电台,地位超然,外面还有持枪士兵站岗执勤。
哪怕她们手里拿着介绍信——为了进省招生办大门而准备的,人家门卫也不肯放他们进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