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殷勤走上前来,“眼下天气还不算热,贺娘子不必为丽娘买如此多的冰来用。”
贺梅奇怪看她一眼,“这也不多啊?你尽管放心,就这么点,不出半个时辰,就会全部卖掉的。”
吴丽不解:“贺娘子为何这般笃定?”
贺梅:“你等着看便是。”
她在伞下的桌子上依次摆上充当样品的各色饮品,杨梅荔枝饮、绿豆沙、皂儿水、甘草汤、酸梅汤……冰镇过的各色饮子散发着阵阵寒意,很快就有水珠在四周凝聚。
吴丽:“竹竿巷相对较偏,可需丽娘叫卖?”
贺梅:“不用,你就坐着等客人上前来买就是,到时候记得让他们排队,以免错漏忘记收钱,若是卖完了就回店内找点茶的陈娘子。”
吴丽迷茫地看一眼行人相对少些的巷子,顺从点点头。
贺梅转身进了厨房,开始配置千里香馄炖的调料黑葱油。
她将葱、姜、蒜、洋葱等调料剁碎,用吊秤称足量已经炒好的黑芝麻、适量之前制好的十三香放入碗中备用。
接着锅中烧热菜油,加入猪油烧至猪油全部化开,把剁碎的各色食材倒入锅中,请赵芸帮忙抽掉部分柴火,使得灶火转为中小火后,慢慢熬制使锅内的食材逐渐变成漂亮的黄色取下。
而后把黑芝麻与十三香混合物倒入搅拌均匀,此时油的余温将食材的颜色变得更深,同时也激发出各种香料的芳香之气,霸道得从厨房狂飙出去。
赵芸首当其冲,“嘶,这香味,明明才吃过午饭没过半个时辰,我可就被勾得直流口水。这又是做什么用的?”
贺梅:“千里香馄炖,这是馄炖香、味能否出挑的关键所在。”
赵芸:“千里香?好名字!这样叫它,倒也算是名副其实。只是我们今日的菜单之上,并无这道小吃呀?”
贺梅:“丽娘子急着要去店头撑伞售卖冷饮,这会儿来店内的多半都是熟客。竹竿巷咱们食肆所在的地址相对较偏,仓促之下,难以做好宣传,只好兵行险招,用这个来带货了。”
外面跑堂的孙月倏地从厨房门口探出头来,“贺娘子在做什么呢?竟然有那样奇妙的香味,叫人闻了还想闻,甚至食欲大增。明明腹中鼓鼓囊囊,可着实还是心痒难耐。外面的书生们都在朝我打听呢!”
贺梅:“这是过几日将要添在菜单里的吃食,今晚卖的是另外一样。”
孙月点点头,“那便按照贺娘子的说法回禀给食客们。”
外面突然传来“跑堂的可在?”、“小二呢”等问话之声,听起来收银的钱琳都下了场去应对,孙月连忙脚步匆匆地回去了大堂之中。
贺梅这才好整以暇地问赵芸:“今晚的米线可准备好了?”
赵芸:“准备好了,分量足足的。若非贺娘子说什么,适当地让一部分人吃不到是美食届的一种艺术,咱们便是多准备些想来也是无妨。”
贺梅站在厨房的窗口处,一边拿扇子对着锅中的黑葱油扇风降温,一边同赵芸道,“食材放久了就会不新鲜,这个道理谁人都懂。
唯有当天备下的当天就卖完,一则部分人买不到,心中便知晓第二日食材必然新鲜;二则由于不曾吃到,反而更加心心念念;三则形成聚集效应,常人皆有从众心理,遭人追捧之物,出于好奇也会愿意主动尝试;四则利于咱们休息,相对而言不必那么辛苦。”
赵芸似懂非懂,“我是个粗人,虽然听不太明白,可还是觉得贺娘子说得极有道理。”
说书的李芙说完了今日在店内要说的部分,走进厨房,“贺娘子今日所嘱托的部分,可否让奴家再行演绎一遍给你?”
贺梅摇摇头,“你等下就在店外说一遍,晚间在饭点每每食客最多的时间再说一遍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李芙称是离开,贺梅和赵芸继续备菜。
过了一会儿,孙月又进来了厨房,对着贺梅不住挤眉弄眼。
贺梅:“好姐姐,你有话就直说好啦,我着实看不明白。”
孙月冲她竖起一个大拇指,“你跟新来的丽娘说,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卖完摆在外面的那些饮子还是过于谦虚保守了些。如今不过是一盏半茶的功夫,竟然就这样售罄了。
最讨巧的便是那个冰镇的酸梅荔枝饮,不少去前面城隍庙上香的女眷都喜欢这口。不仅如此,还争相询问,咱们后厨在做什么美食飘香十里呢!”
赵芸:“贺娘子刚才和我说,那是千里香馄炖的精髓所在。我虽称赞了句名副其实,可也没想到真能传这样远……”
昨日用老母鸡、猪蹄、鸭腿、云腿火腿骨、云腿肉一块放入大锅中小火慢炖的高汤,至今已经过了七个多时辰,整体呈现出迷人的淡黄色,散发着阵阵清香。
贺梅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肉片,加入盐、鸡肉粉、胡椒粉、米酒腌制两盏茶的时间。接着用豌豆粉、温水、蜂蜜、淀粉混合均用,打入少许鸡蛋,倒入肉片拌均下油锅炸至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