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增顿了顿,说道:“你以前要是这般听话,何至于此?”他叹了口气:“楚国看似落入绝境,实则不然。”
项羽心生希冀。
“天下业已三分,大王刘邦各占一分,最后一分已落韩信之手。若韩信不动或倒向大王,则楚国可保。”范增看向项羽,“大王可派与韩信私交不错者前往齐国劝说。”
项羽迟疑,他曾轻视韩信,韩信还愿意听他劝说吗?
“此一时,彼一时。”范增看着项羽,“大王何故犹豫不决?”
本王为何犹豫不决?项羽反问自己。
范增再问:“大王难道忘了昔日破釜沉舟之勇?”
“我没有!”在说出这三个字后,项羽豁然开朗,积压在心头的焦虑消失不见。
他想,不过是策略罢了,奏效固然好,不奏效也没什么,大不了殊死一搏,胜负还未尝可知。大丈夫不惧生死,亦不惧胜败。
“多谢亚父指点。”项羽冲范增深深一拜。他走出大帐喊道:“钟离眜呢,叫他来见我。”
见项羽露出笑脸,楚营中人松了口气,他们就知道大王肯定有办法打败汉王!
第58章 (一更)
“冬季低温,虽然出现疫病的可能性很低,但容易冻死黔首牲畜,让各郡县做好救急措施。另外,冬季野兽觅食困难,极易下山骚扰城外野庐,要加强警戒。”阴嫚放下笔,将写好的章程交给陈贺。
陈贺接过章程感叹:“末将算是知道杨和他们为什么一天到晚都不见人影了。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将军是在抱怨?其实我已经不介意剑丢了的事情,将军不必为难自己。”阴嫚挑眉。
陈贺连忙否认:“怎么会!能跟在公主身边学习是末将的福气!”
看着和韩信如出一辙的陈贺,阴嫚浅笑,放过了陈贺。
陈贺松了一口气,一溜烟地跑了。
阴嫚摇了摇头,看到天气不错,便裹着披风,带着手炉出门了。
大雪过后,齐鲁大地一片雪白。临淄城中银装素裹,安静祥和的气氛俨然与半月前的喧嚣血腥截然不同。
空气中带着冰雪的味道,令人神清气爽。登高望远,是说不出的畅快。
阴嫚撑着栏杆俯瞰城池,一辆马车从王宫缓缓驶出。自从韩信封王后,齐王宫就热闹了起来。可有谁知道这热闹之下是说不尽暗流涌动呢?
她叹了口气,准备回去,却不想一回头,就见到了蒯通。
历史上的蒯通是个什么人她不清楚,但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直觉告诉她,此人心志不小,又自恃有才,欲成就一番大业。留在韩信身边,恐非好事。
“公主。”蒯通向她作揖。
阴嫚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又道:“楼上风景不错,先生算是来对了地方。我已赏过,就不打扰先生了。”说完欲走。
蒯通叫住了她:“公主留步。”
阴嫚抬眼看向蒯通,对方谦和有礼:“通此次前来就是为见公主。”
“见我?”阴嫚挑眉他们两个素无交往,如今突然跑来见她,定是有事相求。观其为人,她猜,其所求之事不是什么好事。
她抱着手炉,态度疏远:“我不过是个公主有什么可见的?”
蒯通含笑:“通却以为公主非同常人。”
“先生谬赞了。”阴嫚并未向下引话,一副“我不想跟你再聊”的样子。
若是旁人感受到她这番逐客之意早就灰溜溜地离开了,但蒯通非同常人,即使在阴嫚这碰了一鼻子灰,他却越挫越勇:“通欲求公主一件事。”
阴嫚默不作声,拒绝之意很明显。
蒯通熟视无睹,继续道:“通想请公主劝劝齐王。”
劝谁?阴嫚差点没反应过来齐王是谁。她重新看向蒯通,刘邦刚同意韩信当齐王,你就按捺不住心思了?
她眼中划过一丝玩味,我倒想看看你能说出什么。
于是她眼皮微抬,语调慵懒:“先生深得齐王信任,有什么话亲自向齐王说便是,何必找我这个外人去劝说?难道是难以启齿,欲让我做替死鬼?”
蒯通虽知道阴嫚说话不客气,但冷不丁遭遇一番差点没绷住。他咳了咳:“公主说笑了。”
“你看我像是在说笑吗?”阴嫚逐渐严肃了起来,“有话直说吧。”
蒯通实在摸不清阴嫚的路数,索性摊牌:“公主可知项王派人来了。”
原来刚才那辆马车是楚国的,阴嫚恍然大悟。她看向蒯通:“现在知道了。”